深部结构相关论文
东昆仑位于青藏高原北部, 是研究青藏高原向北生长的重要地区.该区在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阿拉善地块向南挤压下, 新生代构造和......
北喜马拉雅(也称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是全球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尺度认识大型矿集区和成矿带形成的深部控......
反演问题贯穿于地质学科的几乎每一个分支。地质学中的反演问题,指通过观察现存的地质现象,反推地质历史事件;或通过在地表测量的......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M_S7.4地震,截至5月27日,已记录余震2700多次.本次地震震源深度17 km,震中坐......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侧,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且地震多发,自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之后,龙门山断裂带......
学位
四川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其油气勘探已经进入超深层。深部地质结构对深层、超深层油气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控制作用,深......
学位
利用准噶尔盆地 1 96口井的温度资料及 90块岩石样品热导率的测定 ,计算了 35个大地热流数据 ,编制了盆地不同深度现今地温等值线......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治疗与预后.方法对40例病理证实的PCNSL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治疗......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在地形上处于青藏高原隆起区的东北边缘,青藏高原块体、鄂尔多斯块体和阿拉善块体交汇于此,是整个高原向大陆内......
研究区横跨巴颜克拉地块和华南地块,处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松潘-甘孜造山带、龙门山构造带和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复杂耦合区域,是中国大......
原特提斯洋起始于新元古代,结束于早古生代末期,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关键在于原特提斯洋内存在一系列亲缘性不明的微......
地震层析成像是通过分析穿过地球内部的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获得地震的破裂过程以及沿射线路径上介质物性信息的重要地球物......
东北盆地群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是由多个微板块在前中生代拼合形成的统一的复合板块。研究盆地群深部结构,包括基底、地......
海南及其邻区位于欧亚、印-澳、菲律宾海三大板块的交汇部位,自新生代以来,该区发生了10期59回次的火山喷发活动,形成了100余座火......
地震勘探方法是研究地球壳幔结构的主要手段,同时广泛应用于石油、煤田等矿产资源勘探中.通过开展以人工地震为主要手段的地球物理......
川滇地区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 且近期的强震活动仍十分频繁。本文论述了川滇地区在我国大陆强震的机理和预测研......
根据黄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资料,通过多种方法处理,得到有关断裂的信息并求取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分布.经过与地震层析成像结......
高速层成因的争议限制了对南海深部结构、构造演化以及南海完整演化历史的认识.运用Oasis Montaj软件对穿越南沙西南部的最新地震......
以黄海及其邻区为研究对象(32~42°N,120~130°E),以研究区的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层析成像数据为基础,在研究区中分辨......
期刊
岩石圈并不是经典板块理论认为的整体的刚性圈层,而是在不同大地构造位置及不同深度具有不同的流变性质。在介绍岩石圈热一流变结构......
目前重力场结构分析多关注重力场表层,关于重力场深部结构的分析较少,所反映出的地球地质、板块运行等地理信息结论也比较少,为此......
利用最新多道地震剖面资料,结合重力、磁力、地形等地球物理资料,揭示了中沙地块南部断裂空间展布特征、断裂发育时期、断裂内部构......
前不久,由中国石油东方物探2211队承担的雄安新区深部结构三维探测——雄安新区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采集项目近期通过验收,被甲方授......
应用综合物化探技术从地球物理场方面揭示了柴达木盆地具有双重基底结构,上部为褶皱基底,深部存在结晶基底,该基底的厚度变化控制着盆......
南北地震带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块体边界带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历史地震活动频繁,自1970年在这里便发生了60多个6级以上......
本专题共收到论文49篇,考虑到提交论文的参会作者多为青年学者,专题召集人为了让青年学者有更多锻炼和交流的机会,决定分成两个会场,两......
我国大陆有很多火山,如五大莲池火山、长白山火山、腾冲火山、海南火山、大同火山和昆仑山火山等,其中五大莲池火山、长白山火山和腾......
利用接收函数的方法通过接收震中距30°~90°、震级在5.5以上的远震事件反演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区的深部结构,探索汶川地震......
新生代以来,欧亚与印度两大板块间的碰撞拼合及后续的汇聚挤压塑造了现今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形地貌和巨厚地壳。位于青藏高原最北......
本文以中国边缘海—东海与南海为研究对象,在体波与面波数据层析成像结果基础上,结合重磁及莫霍深度反演结果,对中国边缘海的地壳......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铁等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国际地震中心的震相报告资料,11个地震台站记录......
近年来,为了解决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区域的隆升和变形机制,探究青藏高原的深部结构,在青藏高原以及周缘区域开展了大量的包括重、磁......
华南地区(指福建、广东一带)位于中国的东南部,东临菲律宾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是岩浆多期次的强烈活动区。在加里东、印支、燕山等各构......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成矿带之一。本文利用地震、大地电磁数据以及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前人研究的地球物理和岩石地球化学......
有关青藏高原横波分裂的各向异性研究已经开展了近30年,在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获取了大量的横波分裂测量结果......
月球"质量瘤"是指具有等轴状、高幅值重力异常的撞击盆地区域,重力异常是高密度月幔物质隆起与月海玄武岩充填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
收集1989年以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中国大陆深部结构研究成果文献,通过按研究方法分类筛选、图件数字化处理后作为基础数据,利......
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分别在南海西沙永兴岛和云南哀牢山$C红河断裂带两侧开展了流动观测 ,经过 1a的运行记录了许多地震波形数据 ......
大容量低频组合气枪震源已成功应用于南海北部海陆联测实验及陆上水库实验,其信号传播最远距离可达255km.为了探讨气枪信号的波形......
使用人工建立的推断模型难以定量描述蚀变带深部特征,影响推断准确性,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地球化学勘探的金矿床深部结......
用自1982-2004年间发生在我国华东地区(29°~37°N,115°~130°E)的5742个地震,66265条S-P资料,在进行地震重新定位后,进......
综合介绍了地震科学的几个发展趋势,包括:从板块理论向板块边界带研究的过渡,从深部结构研究向浅层地壳结构研究过渡,从观测向模拟......
安徽贵池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铜多金属矿集区,随着浅表找矿难度的加大,急需了解矿集区深部结构为深部找矿提供深部找......
印度一欧亚大陆碰撞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是中生代以来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围绕青藏高原深部结构与大陆动力学问题的探索,一直是全......
精密可控震源对地发射扫频信号,通过高精度的观测系统获得记录资料,采用专门的数据处理方法来提取信号,获得地下介质的信息.介绍现......
文章较系统地梳理了针对长白山火山区开展的地球物理观测和探测研究情况,概述了地壳和上地幔结构探测研究的主要进展,即长白山火山......
黔湘渝毗邻区的“大塘坡式”锰矿床,是南华裂谷盆地形成过程中的次级拉张、断陷小盆地中的沉积产物,查明成锰槽盆的深部结构与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