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相关论文
多少年来一直想去杜甫草堂这个文学圣地拜谒“诗圣”,然而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未能成行。直到最近,当我浪迹天涯几十年之后回到四川故......
我国古诗中出现过“蚍蜉撼大树”和“蜉蝣撼大树”两种说法,二者的本意有所不同。前者是“不自量力、不能得逞”的意思,而后者是“......
本文对初唐诗歌的下限重新作了界定,论述了初唐百年间,随着三代诗人身份的变化,诗歌从御用的路线转向个人抒情的路线这一重要变化。作......
中国古典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鉴赏它是一种艺术享受。从 1998年起,诗歌鉴赏成为高考的重要考题;2002年诗歌鉴赏由一卷移至二卷,这......
在近体诗十分盛行的中晚唐时代,写律诗蔚然成风,有的人一生专写律诗。李贺却一反常态,写了大量的乐府联行与古诗,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艺......
鉴赏古诗,分清诗的类别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不同类型的诗往往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其中,离别诗是一种重要类型,数量很多。离别诗又可......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 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
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仅是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战略家~([1]),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女文学家、诗人~([2])。这不仅表现在她撰写的碑文、......
在汉语词汇中,动词是最富表现力的词性。一个完整句子,最不可缺少的是动词。动词运用得准确恰当,可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景物活灵活现,场......
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
“江花应好在,无计会江楼。”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过古合州时留下的千古绝唱,它生动地描绘了合川历史上始终保持着繁荣的文化景象。历......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
杜甫一生诗歌创作极为丰富,就现实主义内容而言,杜甫诗歌展现了时代的真实画卷,被后世称为“诗史”.这种诗歌特征,与杜甫对祖父杜......
2012年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京兆杜陵人(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南)。......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rn杜甫(公元712年~770年)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生于河南巩县,祖籍湖北襄阳.因曾居长安城南少......
杜审言是初唐后期一位重要的诗人,其无论在近体诗形式上的发展、定型,还是在内容的拓展与表达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形成其卓立于......
“初唐”在文学史上的界定,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是从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玄宗开元初,《全唐诗》中所载的贬谪诗,从许敬宗到赵冬曦有近二......
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研究唐代文学的学者把注意力投入到了初唐文学的研究上,但对杜审言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然而作为初唐的重要文人,他......
独有宦游人rn吟哦唐诗宋词,循着历史的足迹,回到千年前.rn我看到杜审言在“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的早春江南,独自正襟,惊觉物候......
杜审言的七律《大酺》是一首早期的七言律诗,确定其作年,对准确地了解七言律诗的发展演变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确定杜审言任洛......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诗人对外界的观察,外界的变化触动了人的内心,诗的媒介也因此生发出来。作者选择特定的时空布设人或物的形态,并......
杜审言是“文章四友”中最有才华的一个,而其为人也十分狂傲,对自己的文章犹为自负,尝自谓:“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
【课标依据】2012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在......
文章主要从对于宫廷诗的影响、各类诗歌创作中出现的新特征、在五律和五排定型上的作用、在七律上的贡献诸方面对杜审言诗歌特征进......
初唐诗人杜审言一生经历丰富、交游广泛。本文着重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考察他与同时期的著名诗人陈子昂、沈俭期、宋之问、李峤、崔融......
<正> 自从南朝诗人沈约揭示出汉语所具有的声调现象之后,他本人以及同时代的一些文人就纷纷探索这一语言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力......
期刊
宋朝人写诗其实真的很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唐朝人的诗写得太好了。——什么是好的诗歌呢?如果问文学批评家,他们一定有很麻烦的解释......
苏味道,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自小聪颖,九岁能诗文,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初唐文章四友,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苏洵、苏轼、苏辙......
本文主要对杜甫接受其两位家族先辈杜预、杜审言影响的唐代的现实背景做了一些考论。认为,一,唐代贞观时开始,杜预被配享孔子庙堂,......
杜审言为人狂放,常以文章自负,青年时期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是唐初五言律诗的奠基者之一。其《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
杜审言和杜甫是初唐和盛唐时期五言排律创作的代表,杜甫的五排是在继承其祖的基础上而做出的发展。二者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新知识出版社1958年第1版)一书中,对诗病“合掌”阐述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从理论上探讨,为其正名,庶......
期刊
<正> 一九四七年我在上海《国文月刊》上发表过一篇《忆一多师》的纪念文章,文中提到这样一件往事:那是一九四一年夏天,西南联大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杜诗学者讨论“诗史”,往往从孟棨开始,《本事诗·高逸第三》云:“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
唐代文学史上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唐代近四百年间,几乎所有重要诗歌流派的大家,名家都遭受过贬谪,数目之多,地域之广,创作成就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