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生物相关论文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微粒,具有难降解、分布广等特点。微塑料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的分布、迁移特征及微......
基于长江口3个区域潮间带(崇明东滩、南汇边滩和嵊山岛)监测数据,对长江口区域潮间带底栖生物生态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 表......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可灵敏、高效、便捷地监测生境中生物多样性,在传统生物样品采集困难的情况下作用更为显著。深海和极区正面临......
海岸带是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重要生态系统过渡带,海岸带作为地球表面最为活跃的自然区域......
海草床是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陆海连通性和潮间带区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海草床一方面可为大型底栖动......
以厦门海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填海造地、旅游娱乐、港口航运、渔业和工业5类用海类型共14种用海活动构建定量化的近岸海域利用强度指......
2015年7月-9月,对长江中游武汉及周边四组不同鱼类养殖方式(对照组A0-1、对照组A0-2、鱼类养殖组A1、鱼类养殖组A2)的25个湖泊......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长江河口区水域内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卵仔鱼、稚鱼渔获量等水生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调查资料表明,长......
根据2006~2011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范围内的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科,运用方差分析、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多维尺度排序、典范对应分......
该文通过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调查的结果,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特征,并按照水质环境、富营养化、浮游生物......
近海或内海养殖水域富营养化、水质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水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有......
原位微生物技术通过激活水体中的土著微生物快速降解有机物,其在亮马河应用的结果显示,下游COD和TP较上游出现明显下降,因NH3-N本......
为系统掌握底栖生物在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时空分布,在2018年冬季、2019年春季利用采样工具珊瑚礁监测结构(autonomous reef mo......
该文在对长江口海域的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地理环境、水质因子、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进行了研究,进而对长江口水域的富营养化、水......
粉土在对诸如波浪一类的动载荷响应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一些独特的响应性质,如孔隙水压力在深度上变化剧烈、土体共振现象等,早有国外科......
莱州湾位于中国渤海南部,是渤海重要的渔场、产卵场和索饵场。小清河是流入莱州湾最主要的河流之一,其河口位于莱州湾西南部,是中国重......
我国在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可用于推算基准值的毒性数据很少,目前还没有能普遍适用的沉积物质量基准或标准。因此......
小型底栖生物是海洋底栖环境中数量最占优势的类群,在海洋底栖食物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线虫作为小型底栖生物的主要成员,......
本研究以生物分析为基础,结合同区域沉积物样品,通过8种金属元素(Zn、Fe、Cu、Cr、Cd、Mn、Ni以及Pb)和稳定同位素比值(C、N和Pb)的......
1.根据青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投饵: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青虾摄食的饵料种类及饵料颗粒的大小不同。从虾苗种下塘后至长到体长3厘米......
1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生物学特性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我国中科院研究所通过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方式所培养出的新的子代品种,母本是黑龙......
梭鱼是渤海湾的主要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肉味鲜美等特点,主要以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不但食性杂,而且广盐性,适宜......
依据2017年11月对舟山本岛西面海域底栖生物现状的调查结果,从该海域底栖生物的种类、生物量、丰度、多样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实验Ⅰrn动物系统学和形态学rn实验考试时间60 min,共40分.rn工具和设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标本针、镊子、10个培养皿(容器),......
滇西北地区,由于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原因,成为了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洱海则在这一地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调......
浩瀚的蓝色海洋有太多鲜为人知的秘密。有一类被称作海洋生力军的生物,它们大小分布悬殊,种类形态多样;有的可作为餐桌上的美味,有......
最近,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发明的“手摇式底栖生物冲洗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在此次洱海水源地调查中,本研究通过科学的样点规划和经典生态学水质与底栖生物采样法,探究了洱海三个主要水源湖泊——茈碧湖,西......
洱海水源地西湖、茈碧湖、海西海三个高原湖泊及其附近的万花溪的水质、底栖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检测.我们利用使用彼得逊采泥......
受河口圈围工程、长江径流以及东海潮流复合影响,长江口横沙浅滩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本项研究采用遥感分析......
PCP(pentachlorophenol,五氯酚)是一种可电离有机化合物,pH会影响水体中PCP的毒性.为准确评估沉积物中PCP的生态风险,通过研究不同......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对于水体沉积物中环境雌激素对底栖生物的影响研究不多,具......
2000年在象山港3个养殖区(海带、牡蛎、鱼类)和非养殖区水域进行了四季调查,对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学进行比较研究......
根据2003年6月初对胶州湾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及生物量分布。共鉴定了40种底栖生物,平均总生物量为23.9......
采用1991—1995年在胶州湾10个监测站季度取样的资料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并与80年代的资料进行......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人工鱼礁区内底栖生物体内Cd的含量.结果表明:底栖动物Cd的含量为0.011-0.541μg/L,平均值为0.188&......
丰度生物量比较法(Abundance Biomass Comparison,以下简称ABC方法)是利用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来监测海洋环境污染的状况,由英国学......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估日益受到关注,而沉积物质量基准是开展生态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本研究通过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
为评价不同粒度、不同掩埋深度的疏浚物对于底栖生物潜在影响,采用长江口疏浚物模拟不同粒度、不同深度掩埋菲律宾蛤仔,并研究其存活......
指出了滩涂资源开发而引发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由于防渡堤的建设对于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尤其是底栖生物的影响......
根据2012年10月清水河流域18个监测站位的底栖生物数据,从24个候选指数中筛选出了清水河流域的B—IBI指标体系,包括总分类单元数、水......
摘要 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标,从2007~2013年对南水北调徐州段张楼和蔺家坝控制断面底栖生物进行了水质的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两个断......
对大亚湾底栖生物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与分析,评价底栖生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及食用质量.结果表明,该水域底栖生物体内重金属平均含量......
以条子泥一期围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程前后近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及潮间带底栖生物进行取样调查,分析围垦前后的......
为了研究贵阳市红枫湖底栖生物体中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的污染情况,通过索氏抽提、凝胶色谱柱和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