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杨相关论文
以小叶杨无性系M09、M29、M50、W100、G10和G42为材料,通过盐胁迫试验,研究小叶杨无性系因盐胁迫而对其产生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利用1995~2019年大兴安岭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上3个农牧业气象观测站(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鄂温克旗)的6种典型木本植物物候期和同期温......
五十年代初期,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红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我国著名作家丁玲的一部力作,毛泽东同志......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由劉少奇主持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由于交通不便,许多同志是骑马而来,把马拴在数处,其中村南苇塘边小......
以形成黄土高原"小老树"的2种典型树种刺槐和小叶杨为对象,研究了立地条件(沟谷台地和沟间坡地)和树龄对两种树木叶水力学性质和抗......
以黄土高原区典型植物刺槐、小叶杨、沙棘、沙柳、苜蓿和长芒草的凋落物为对象,采用网袋法研究了半干旱区(神木)分解过程中,单种、......
水分是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是河北省张北县典型的防护林树种,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为了......
以天然草地、由天然草地转化成的农用坡耕地和22年生小叶杨人工林3种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养分......
<正> 我所于1963年克服了小叶杨、胡杨间远缘杂交的困难,获得了小叶杨×胡杨的胡杨类型和小叶杨类型的二种F1杂种,并于1978—1979......
一、青海杨除分布于内蒙、宁夏和甘肃等省(区)外,还天然分布在我省柴达木盆地的乌拉泰(都兰县境内)。1983年作者在共和县采集了几......
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近40年河北坝上地区健康和衰退小叶杨人工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敏感性差异,揭示健康和衰退杨树生长与......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er)隶属于杨柳科杨属胡杨派,是干旱荒漠区内唯一天然分布的乔木树种,兼有耐盐碱水湿、抗干旱风沙等......
改善和提高植物的抗旱性研究是植物抗逆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改良植物的抗旱能力被广大科研工......
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林木资源,具有优良的抗逆基因资源,但很少有人对影响这些抗逆性状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杨树是我国城市绿化、工业用材和生态防护等主要造林树种,但由于土壤干旱严重影响了杨树的正常生长与木材产量,因此,生产培育抗旱......
甜菜碱被认为是在细胞中起着无毒渗透保护作用的细胞相溶性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细胞中,高等植物中的甜菜碱生物合成是以胆碱......
本研究以小叶杨为实验材料,根据不同无性系的特性进行了扩繁,在同一水平条件下对扩繁实验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后,提取叶片总RN......
立地条件和树龄是影响黄土高原“小老树”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此,本文以形成黄土高原“小老树”的两个典型树种刺槐和小叶杨为对象,研......
科技文献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国内外小叶杨科技文献是开展小叶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借助国际CAB林业文摘 ......
简述了小叶杨的栽培利用史和生物学特性 ,指出应对小叶杨给予正确认识 ,并采取保护和发展措施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
小叶杨属柳科、杨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是深根性的阔叶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为其发达的根系以及很好的抗寒抗旱能力,适宜种植于......
中国“三北”009项目从1992年开始进行中国北方乡土杨树品种的资源保存工作,到项目结束已建成以小叶杨为主的杨树基因库。有天然小......
利用RT-PCR方法,首次由小叶杨受热激胁迫后构建的cDNA文库中扩增获得一热激转录因子HsfAldcDNA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PsHsfAld c......
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小叶杨的栽培历史、发展现状、资源分布及其抗旱、耐瘠薄、耐寒等特性.指出小叶杨在三北地......
小叶杨属于柳科、杨属植物,是落叶乔木,为深根性的阔叶树种,因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由于其具有发达的根系、良好的抗寒抗旱能力,因......
小叶杨(俗名水桐),按《树木学》分类属杨柳科杨属,多年生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柔荑花序,五月种子成熟,即可插枝落种培育实生苗。1999年......
孟庆龙同志入伍二十年来,无论是在呼伦贝尔军分区任副参谋长还是到海拉尔区人武部任部长,始终把绿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特别是在......
[目的]探明小叶杨叶片气味物质的组成及其诱蛾活性成分。[方法]以2年生小叶杨叶片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萎蔫叶片中的挥发性......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石河子地区几种常见杨树的叶片粗提物进行了风洞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小叶杨叶片的粗提物诱集棉铃虫的效果最好,试验结果也显示小叶......
通过对小叶杨天然林内雌、雄株随机单采53株母树,开展田间选育试验。结果显示,53个单株高生长、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平均成活率达7......
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在小叶杨更新改造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介绍了长城山林场小叶杨“小老树”成因,并对小叶杨更新改造技术进行......
利用RT-PCR方法,首次从小叶杨未成熟木质部cDNA中分离出PsGA20OxcDNA全长及其基因组DNA,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小......
为了在吉林省西部地区选育出耐盐碱性强,又能无性扦插育苗进行快速繁殖的杨树新品种,选用了白杨派的银新杨作母本与青杨派的小叶杨......
对小叶杨采用盆插土培法辅以田间育苗施肥实验.结果表明:在渭北旱原土壤条件下,N、P、K三要素对于培育小叶杨壮苗都是必不可少的,N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