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政策相关论文
清代察哈尔地方盛产可延年益寿的黄芪,颇受内地民人青睐,但清廷在蒙古地区厉行封禁政策,内地民人只能私赴口外活动。把尔头(雇主)带领山......
清军入关后,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同时也是为了维护清朝贵族的特权,保护满洲的风俗,清廷在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但是,禁关令在......
相邻国家边界的形成,在古代主要是基于传统习惯所形成,到近现代主要是依条约划定。本文主要通过对明清中朝边界之形成过程及沿革,探......
本文以顺治十年颁布的《辽东招民开垦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认为招垦例的颁布是出于恢复东北经济的目的,但是它并没有取得预期的......
清朝治理蒙古的法律条文直接体现了清政府治理蒙古地区的精神,对后世研究清朝的治蒙方针具有重大意义。清朝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立法是......
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东疆地区封禁政策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沙俄的军事侵略威胁、朝鲜流民问题的冲击、东北边疆防御力量的空前削弱三......
道外区域历史上曾被称为“傅家店”。为什么叫“傅家店”?有多种说法,种种说法各有根据。十二世纪初,道外区域江北万宝镇后城村是......
黑龙江林区是国家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全省有林地面积2.3656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3.4%,居全国各省、自治区之首;森林活立木蓄积......
清朝朝鲜边民迁入延边地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初期因战争被掳至满洲贵族庄园劳作的包衣;第二个阶段是封禁期间非法越......
清军入关后,清统治者把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封禁了东北.其目的从最初要保持满族风俗、保证统治者享受的经济利益,到后来要把东北作......
【正】 清代前期云南铜矿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矿业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本来,清初鉴于明代后期矿政方面所造成的危害,对矿业曾采......
满洲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后,在东北地区实行长时期的封禁政策,禁止或者尽可能地限制汉人移民东北地区。其原因大致有三:避免汉化而保留......
【正】 (一) 东北的农业开发历史,南部悠久,北部迟緩。南部卽古之辽东、辽西地区,在战国时代已經設立郡治。《汉書·地理志》......
学术界对清代1860年之前松花江上游地区的农业开发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领域:流民移垦、封禁政策、旗地所有权问题、围场牧厂及手工......
从清初开始,清廷开始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禁止汉族移民移居东北地区,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限制尤为严厉。由此导致当地人口稀少,社会......
乾隆五年,清廷颁布了封禁东北的法令,由于此法令与清代全国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总趋势不协调,因而遭到人民的强烈反抗和抵制,大量汉族......
边疆开发并非是中国特有的历史现象。在几乎与清代中国边疆开发的同一历史时期,美国有对其西部地区的开发,俄国有对西伯利亚地区......
座落在当今吉林省集安市区内的高句丽王纪功碑即好太王碑,曾在清代被埋没以致于遗忘达数百年。本文认为好太王碑长期被遗忘的原因......
清代封禁东北政策,是清王朝对全国实施有效统治的总体战略之组成部分,与闭关政策共同构成其“控驭中外”的严密网络。清朝封禁东北的......
封禁东北,作为清政府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其实行目的是独占东北丰富的资源,维护满洲旗人的利益和生计,保持满洲固有的习俗,保护"龙......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清代中朝两国之间的边务争端,是近代中朝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正确阐明清代两国的边疆政策,有助于了解和解释清代两国的边务争端。为......
<正>清末是松花江流域社会经济大步前进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其进行全面开发的重要阶段。虽然其开发时间不如大凌河和辽......
【正】 清代中国东北边疆的管理问题,是中国边疆史和中俄关系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从一六八九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清廷对东北长期实施封禁政策,禁止民人(主体是汉民)流入。实际情况是,尽管有制度和政策限制,仍有大批内地民人不断进入东北地区垦......
清初清朝统治者为恢复东北地区残破的经济,积极鼓励汉族民人出关开垦土地,而当汉族民人大量涌入东北地区后,清廷又于乾隆五年颁布......
有清一代,奉天逐渐成为清朝重要的粮食产地。因奉天在海陆与京畿、直隶地区相连,至京师、直隶、山东地区遭灾之时,奉天成为清廷首......
论乾隆朝蒙地的封禁政策刁书仁清入关前,蒙古各部相继归附,清朝于此建立了以八旗制为基础,又保留蒙古固有特点的盟旗制。为了加强对蒙......
<正>引子从明末清初,直到民国时期政府大规模开发西北,将近300年左右,山西曾发生过连绵不断的大的移民活动。这,就是山西民歌中传......
清朝入关前的盛京,随着满洲的统一和政权建设及稳固,女真(满洲)风俗虽然仍然以传统的旧俗为主,但也在与周边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基础上发......
清季朝鲜移民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推动了延边地区近代经济发展的进程。延边地区的近代史涵盖了几条相互衔接的重要线索:其一,对东北地......
<正> 一、中国痛失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教训 1858和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通过这两......
<正>本世纪初,清朝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统治明显“松动”,开始放弃传统的封禁政策,实行较为开明的移民实边政策和新政。对于清廷这种......
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用炮舰打开了中国南方的门户。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这次战争的......
<正>我国的东北地区,在明末清初,开垦的农田主要集中在大凌河和辽河流域,而吉林、黑龙江和周边地域,尚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但随着......
在清初大一统的背景下,清统治者为了更好的治理北部边疆,维系北疆稳定,在蒙古地区实行了一系列包括盟旗制度在内的封禁政策;为与之......
清政府对蒙古、东北封禁政策的变化赵云田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逐渐改变了对蒙古、东北的封禁政策,允许汉族人民前往垦荒种植;《辛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