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律例》中的封禁政策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_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治理蒙古的法律条文直接体现了清政府治理蒙古地区的精神,对后世研究清朝的治蒙方针具有重大意义。清朝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立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历经初期探索、中期发展以及后期完善三个部分,期间颁布的法律条文也逐渐丰富起来,包括《盛京定例》、《蒙古律例》以及《理藩院则例》等,其中,《蒙古律例》为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法律文本。这些专门为蒙古地区而制定的法规条文体现了清廷治理边疆的思想,不仅对当时民族关系有直接影响,而且及后世制定民族政策的也有深刻影响。本文从《蒙古律例》出发,结合其他史料,梳理并研究清政府对蒙古地区的限制性政策,即“封禁政策”。  在本文在的首章,首先阐明了本文中“封禁”一词的含义以及封禁政策的内涵,然后界定了本文研究的《蒙古律例》版本。第二章中,本文以《蒙古律例》为切入点,并引用大量史料,用以梳理清朝治蒙封禁政策的规定内容,从生活、经济及精神文化层面将清朝对蒙封禁政策分类。这一章努力呈现封禁政策最原本的面貌,同时加入分析和评价。第一章中在界定本文研究的《蒙古律例》版本时为第三章埋下伏笔,对比乾隆时期,探究嘉庆时期封禁政策的调整为第三章重点,从乾隆盛世到嘉庆中衰的历史背景是封禁政策调整改动的背后原因。本章将律例改动的内容加以梳理、比较,并努力深挖背后的社会原因。在本文的最后一章,是作者对封禁政策的思考:1.结合当代一些法律条文对比清朝治理蒙古的封禁政策,剖析二者关系。2.总结封禁政策的影响与评价,既肯定它在当时特定的背景条件下的作用,也承认它在历史长河洗礼后沉淀下来的影响。
其他文献
水土保持法颁布后,松辽流域各省(区)狠抓法制体系建设、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查处人为水土流失大案要案,抓好“三权”落实,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取得较好效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