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育仁相关论文
宋育仁(1858-193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被忽略的重要思想家。他一生坚守民族文化本位,发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同时又能睁眼看世......
《借筹记》一书记录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宋育仁先生在英国秘密购船招兵试图奇袭日本救亡图存的事迹,本文在介绍这一事迹的基础......
宋育仁早年入读成都尊经书院,为书院早期的学生,学成后被任命为参赞出使欧洲,是四川担任驻欧使节的第一人。其一生波澜壮阔,也与尊......
作为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宋育仁对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他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守旧顽固派的......
学位
清末大兴洋务,各地官员纷纷建工厂,开公司。但很多人都对洋务不甚了解,例如张之洞门人宋育仁,光绪年间受四川总督鹿传霖委任管理商......
甲午战争期间,清廷驻外使节宋育仁曾提出了一个奇袭日本本土的计划,如果计划得以实施,战争将可能是另外一个结局。......
近代蜀中俊秀宋育仁曾作为参赞出使英国,与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英籍德国语言学家麦克斯·穆勒相会并与之讨论古文字学。由于受麦克......
巴蜀思想家宋育仁是一位晚清维新派的著名人物,四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民国成立后,其政治立场和相关思想较为落后,尤其在退隐之......
本文主要以维新运动期间宋育仁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结合与同时代进步人士的比较,对宋育仁展开专题研究。肯定宋育仁为杰出的维新志......
宋育仁(1858-1931年),字芸子,四川富顺人,光绪年间进士出身,曾任翰林院检讨。1894年被任命为出使欧洲英、法、意、比四国公使的参赞,被誉......
晚清日趋严重的货币危机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他们提倡货币改革,希望以此来化解危机。宋育仁就是当时积极倡导货币改革的先......
本文从史实研究的角度,有力驳斥了把尊经书院的创办全部归功于张之洞的观点。王闾运是薛焕聘的,而王在尊经书院的教学指导是尊经书院......
清末法制改革奠定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基础,因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清末变法修律的大潮中,宋育仁顺应形势,就法的起源、......
少年勤奋终获功名从5 岁开始宋育仁便在宋氏家祠读小学,请的是塾师坐馆,所授均为旧学。宋育仁学习十分勤奋,时常通宵达旦,把书中重......
宋育仁是一位杰出的维新志士。维新运动时期,他揭露时弊,纵论时政,言行并用,呼吁变法。他抨击官僚制度弊端,要求改革官制的思想与康有为......
摘 要:不合理的税制是晚清中国经济领域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制约国家民族工商业发展和阻碍经济近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维新思想家宋......
公司是晚清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目标,宋育仁就是一位对公司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的维新思想家,他不仅对公司及公司制度进......
倡导经济变革、追求国家富强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共识,宋育仁亦心怀忧国之心,积极在经济改革方面立言立行。要求创办银行是他经济改......
交通问题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近代维新派杰出人士宋育仁对此高度关注,他认识到了发展交通对于国富民强的重要......
中国读书人具有超越地方的“天下”政治关怀,宋育仁在清末民国之际坚持的封建论是这一天下思维的具体呈现。在清末维新运动时期,宋育......
在重庆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位异乡人应该被铭记。一百年前,在中国由古老迈向近代的关键里程上,他是维新运动的一个火炬手;而重庆,是他维新......
重工商思想是晚清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这股思潮肇始于鸦片战争结束后,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宋育仁作为重工商思想的持有者,他的工商思想......
一、何谓蜀中"五老七贤"常听老一代成都人谈到蜀中"五老七贤",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呢?原来,清末民初,成都汇集了大批文人学士。他们中不......
为了对自贡历史人物进行群体研究而提出"盐都近代三杰"这一概念,并作为研究自贡井盐文化的一个新切入点。近代自贡,经济因盐而兴,......
重工商而轻农业的舆论环境及农业日益凋敝的客观景象是晚清以来农业领域存在的重要问题,宋育仁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呼吁重视发展农业......
宋育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人物之一。本文主要以维新运动期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为背景,重点以维新运动期间的宋育仁思想为研究......
商业是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振兴商务,发展资本主义商业,曾一度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家打出的救亡图存大旗。宋育仁在其维新......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继汉晋、两宋之后的晚清民国,是蜀学发展的第三次大高潮,以出思想、出人才著称全国,宋育仁即其典型代表之一。宋育仁之为学与行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本来有一次运用奇兵突袭日本的机会:一个在英国担任外交官的中国书生,以自身仕途甚至性命为抵押,借下永......
《三唐诗品》是晚清一部纯粹关于唐诗的批评著作,该书大胆地把传统的初、盛、中、晚唐的四唐分期方法改为初、盛、晚三个阶段,从而......
宋育仁与西方世界的接触并不仅限于出使欧洲之时,《澄斋日记》等史料中记录了宋育仁辛亥革命前后(1910-1914)在北京与西方人的交往事......
宋育仁是清末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实践家,也是四川近代文化名人之一。当今谈清末之维新思想家必称康梁,却鲜有知宋育仁。然而,在康......
本文通过梳理传统法文化中的忠孝观的形成,进而介绍在其影响下的中国书生宋育仁的忠孝事迹,并在此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传统法文......
宋育仁作为四川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其经学研究的相关著作世之所详,其所创办的《渝报》、《蜀报》等,开四川近代报刊之先,兴办近代......
宋育仁与赵熙同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影响的文化巨子,在政治、历史、教育、文学等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常被学界相提并论,二人交游史实......
本文以戊戌时期的四川区域社会为分析框架,试图探讨《渝报》和《蜀学报》作为外来的"嵌入"之物,能在此时"在地化"产生和存续的结构......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问琴阁丛书五种》,《中国丛书综录》总目将其等同于《问琴阁丛书》。文章通过比较两部丛书的具体内容和......
【正】 我国十九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之际,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出现了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潮。郑观......
《渝报》是戊戌时期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宣传阵地,它直接启迪了四川一代青年。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就曾深受《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