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风格相关论文
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被誉为继肖斯塔科维奇之后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创作体裁与风格十分多样,其中尤以复风格的创作技术闻名,《......
美国当代作曲家约翰·科瑞利亚诺(1938—)的音乐创作通常被描述为折衷主义或复风格,他的作品往往将现代技术手法与传统音乐的不同......
很难想象在现代科学中还有比“相互依存”渗透性更强的理念,这是理解各种系统的关键概念,尤其是像这样活生生的生态系统.不同的个......
新历史主义属于后现代思想的一支,它反对传统史学的因果连续观,强调对历史事物的当下解读、现在对过去的意义.这种思想运用在音乐......
【摘 要】本文通过对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童话》的分析,从主题、调式调性、织体和体裁四个方面阐述了作品中的复风格,并展现了复......
《金叠叠》是青年作曲家龚晓婷运用二重赋格形式创作的一首铜管五重奏作品,作品中乐观向上的第一主题与深情甜美的第二主题交相辉映......
《探戈》运用双主题风格对位,以阿根廷探戈的典型节奏为核心主题,发展中国西部的民间音调为副题,运用多种现代作曲技法实现了两种......
音乐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是文化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示与人们情感的集中表达,而受时间与地区差异的影响,音乐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在现......
微复调原本是利盖蒂在20世纪60年代初首先运用的一种复调织体,作为他的同时代人,施尼特凯迅速将这一技法吸收到自己的“复风格”作......
在相隔不到4个月的时间,吴少雄的大型管弦乐新作《我的海峡》分别在南方和北方上演了两次。前者为6乐章的初版,在厦门首演,后者为1......
一、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音乐几个问题的理解(一)传统-现代-后现代西方专业音乐史,可以分为传统(中世纪到19世纪晚期)、现代主义(印......
<正>与索菲娅·古拜杜林娜及爱迪生·杰尼索夫齐名,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被认为是1945年以来最重要的俄罗斯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
本文选择施尼特凯《第二小提琴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从音高结构特点入手,通过对作品基本结构成分、基本结构成分与派生体的相互关系......
期刊
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1934-1998)是20世纪中后期俄罗斯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钢琴五重奏》(1972-1976)是作曲家创作......
"复风格"技术是施尼特凯音乐的基本技术手段和主要音乐风格,施氏"复风格"技术的一般特征包括:"传统"拼贴材料与"现代"表述方式的统......
施尼特凯因"复风格"而闻名于世。作为贯穿其"复风格"创作历程的室内乐作品是集中体现作曲家"复风格"创作思维的重要领域。本文选取......
20世纪中后期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施尼特凯,以其开创并发展的"复风格"创作技法著称。《第二钢琴奏鸣曲》是作曲家晚期较为成熟的三首......
本文立足于在欧洲具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俄罗斯作曲家施尼特凯的钢琴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的唯一一首为钢琴与弦乐队而作的钢琴......
作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之一,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的音乐中时常表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同一部作品中并存着多种在年代......
拼贴技术及复风格是20世纪复调思维作用下的西方现代作曲技术。本文以这两种技术为切入点,以中国新音乐为研究对象,对其运用特征进......
20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1934—1998)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他晚期......
<正> 俄国著名作曲家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1934-1998),是俄罗斯当代乐坛三杰之一。他与其他"两杰"古拜杜丽娜(Sofia Gubaidu......
<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离骚》中,朱老十分推崇的两句,是他《第八交响曲》立意的来源,也是他音乐与革命生涯的......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具有代表性的"复风格"手法创造出了其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之下不同的、独特的音响效果。在纵向音高上,作曲家多......
这篇论文是前苏联作曲家施尼特凯于1971年10月在国际音乐会议上所做的学术报告,虽然时过境迁,但仍然对我们了解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
<正>拼贴技法并非是当代音乐创作中所独有的一种技法形式,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复调音乐产生的年代,如在使用定旋律的基础上对旋律进行......
我国著名作曲家高为杰先生于1993年创作的竹笛与长笛二重奏《缘梦》,是一首中西风格融合的佳作。在创作上,作曲家运用了明显的复风......
<正>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的创作以"复风格"著称,所谓复风格,简而言之就是在一部作品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不同的音......
本文所要谈论的中国现代音乐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作曲家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音乐,而非泛指20世纪以来的(新)音乐。“现代”......
《第三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 Nr.3)是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1934-1998)“复风格”成熟时期的......
"巴赫动机"——B-A-C-H,最初出现在巴赫未完成的《赋格的艺术》中的四重赋格中。此后,"巴赫动机"这一西方音乐的遗传基因在贝多芬......
<正> 从19世纪民族乐派的音乐到20世纪上半叶以巴托克为代表的现代民族音乐作曲家的创作,或以民歌为主题,或从现代人的审美视角出......
本研究以谭盾歌剧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剧本、音乐材料、结构与结构力、戏剧思维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涉及谭盾自1989年以来创作的《九......
自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作曲家施尼特凯创作了大量复风格音乐作品,成为这一创作手法的代表人物。对于坚持表现世界和自我的施尼特凯......
本论文主要以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王宁创作的两部“复风格”作品:弦乐四重奏《风格对话》和室内乐《异化——人类与......
亚历山大·鲍里萨维奇·舒宾是20世纪后半叶俄罗斯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艺......
学位
大协奏曲原是巴洛克协奏曲中最重要的类别,但其在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渐渐淡出了作曲家和公众的视野。20世纪,这一古老体裁......
陈怡教授的《中国古诗合唱五首》是她系列中国题材合唱作品中运用典型复调技术创作的一首成功之作。作曲家在对多层异质结构中的织......
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的《第四交响曲》是其“复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施尼特凯在四种不同的宗教音乐之中吸取......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之一,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的音乐中时常表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同一部作品中并存着多种在年代上相......
<正>施尼特凯的“复风格”音乐在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如日中天”地升起。所谓的“复风格”,简单的解释就是多种风格的复合。这......
<正> 1988年,施尼特凯(Schnittke)在接受某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创作,他说: “起初,我用某一种确切的风格作曲,但我现在看去,那里......
《第五大协奏曲》、《第六大协奏曲》是施尼特凯晚期时的作品,不管从风格还是内容上都充满了其晚期时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其晚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