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为杰相关论文
中国“民族室内乐”这一体裁兴起于20世纪中后期,在创作方面以传统为根基,充分吸收现代作曲观念和技法;在乐器编配上立足于民乐音......
《老马》是高为杰众多作品中的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歌曲通过词曲的巧妙结合,精准描绘了一匹老马的形象,深刻反映着旧中国被压迫被......
摘要:本文从分析学的角度对高为杰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探究,着重从旋律语言、和声色彩、调式调性、力度结构、曲体结构以及钢......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学科自建立以来经历了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在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本文将从教学体系、基......
对位技术是复调音乐乃至多声部音乐的重要组织方式,本文以高为杰先生创作成熟时期的三首作品 ——《暮春》、《缘梦》、《雨思》为......
“十二音定位和弦”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高为杰教授在继承前人所用的“十二音和弦”的基础上,悉心钻研西方传统和现代作曲技术理论,凭籍......
本文通过对民族室内乐《韶Ⅰ》音高材料的组织;五声多调性、泛调性、泛节拍[1]的运用;“非八度”循环周期思维的体现;宏观结构的透......
高为杰先生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所创作的《元曲小唱(三首)》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此套曲包括3首歌曲和1首间奏曲。文章......
高为杰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在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民族音乐成果系列展演”中,将高为......
本文通过对双钢琴小协奏曲《童年回忆》的分析,阐述了其多元化结构融合的特点、音乐陈述技巧的特点及双钢琴和弦乐队组织形式所体......
在《风声》这首作品中,作曲家对各种风格不同的"风情"进行了描述。既有对自然风声的音乐描摹,又有因风移情,表达了对人生体验的某种......
通过对高为杰教授、高平教授父子二人在“中国-东盟音乐周”的作品进行梳理,品评高为杰教授作为评委以及讲学专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20世纪音乐中功能调性所提供的结构力逐渐趋向瓦解,由核心动机及其变形与组合构成的主题,便成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力作用。中国作曲家......
采用“数控”的方式对音符的数量或时值加以限定,既保证了音值关系的逻辑性,又体现了简明的节奏组织原则,赋予演奏者对音值关系全......
本文对数控节奏在高为杰先生现代音乐作品模仿式复调中的应用形态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尝试探索和解读作曲家富有逻辑性的创作心理......
本文以皮亚杰之“结构主义”原理作为方法论,对高为杰钢琴曲《冬雪》中局部结构以及作品的整体结构加以音乐分析,从而得出该曲如何在......
<正>《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摩诘的《送元二使安西》而谱写的一首琴歌,唱词内容较原诗作了加大的扩充,但却是立足于原作离别......
在中国学院派作曲家群体中,高为杰教授可谓众口皆碑德高望重。他被誉为"最具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一位集创作......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高为杰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声乐作品为数不多,但是却对我国的声乐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体现了......
《白马印象》是一首风俗性的、带有协奏性质的管弦乐组曲。作品的核心动机将白马藏族音调的材料特征与混合调式因素进行提炼,融合......
高为杰先生是我国最具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创作的歌曲《元曲小唱》由"折桂令"、"红绣......
<正> 据悉,台湾“实验国乐团”排练了四川音乐学院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曲《蜀宫夜宴》,并于今年1月26日晚在台北市首次公演。去年......
<正> 巴蜀音乐文化区位于美丽富饶的四川盆地。该区东以巫山、武陵与湘鄂为邻,南依大娄山、大凉山和云贵为界;西止巴颜喀拉余脉邛......
高为杰的作品《别梦》是一部现代与传统交织的管弦乐作品。作曲家运用音级集合、微复调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来构筑音响。作品通过“......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期刊
《雨思》是高为杰先生为女高音与7件乐器而作的一部混合室内乐作品。该作品以李清照的《点绛唇》为题材,并以该词作为女高音声部的......
<正>高为杰,当代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聘联系导师,首都师范......
<正>2008年12月1日晚7点30分,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与四川音乐学院共同协办的"高为杰作品音乐......
高为杰教授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对中国艺术歌曲,尤其是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他创作的中国艺术......
混沌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来的新兴学说.这一学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本......
<正> 高为杰同志在《音乐的炫技美》(以下简称高文)中说:“将技巧看成是表现内容或组织形式的手段,也许人们是不会持异议的;但把技......
<正>高为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1938年出生于上海,1960年自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文革结束......
<正>序言首届"中国之声"作曲比赛结束后,决赛评委施万春教授发文《现代主义不应成为学院作曲教学的主流——首届"中国之声"作曲比......
<正>高为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长我两岁,今年正逢80华诞,可喜可贺。先生著作等身,桃李遍布,对我国音......
《别梦》这部管弦乐作品是高为杰教授于1991年创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笛子与西洋管弦乐队而作。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运用了无调性的现......
高为杰是我国当代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他立足于传统音乐文化,走在了现代音乐探索的前端;他有丰硕的创作和理论研究成果,也有成熟......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子的增快,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的音乐界开始了新的浪潮,西方与民......
<正>西方音乐进入中国大学课堂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音乐作品走入西方课堂,其承载维新之意实为深重厚远。但要理解当代......
2008年10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理论......
本文将着重分析高为杰几部作品中的复调技巧运用,特别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运用,以此论述高为杰复调音乐创作实践中体现出的思......
高为杰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兼具独创性与个性的作曲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高先生多年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推动了中国现代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