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识问题相关论文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海天相望的近邻。中日关系在各自对外关系中显然居于重要地位,但进入世纪之交,中日关系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状况......
4月6日和7日,日本政府先后公布了对2016年春季全国初中使用的教科书的审定结果以及2015年日英文版的《外交蓝皮书》.令国际社会不......
2011年8月29日,野田佳彦在党内选举中当选民主党新党代表。30日的国会选举中,野田佳彦再次赢得多数支持,最终当选日本第95任、第62位......
日本对其侵略历史的认识态度问题是长期困扰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也是国人一直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历史认识问题的出现令人不解,历......
日本共同社 5月23日 习主席在讲话中表示中方重视发展中日关系,愿推进两国睦邻友好合作。他就历史认识问题强调,当年日本军国主义......
前言在中日关系当中,历史认识问题成为一个被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包括几个因素.例如,靖国神社问题、赔偿以及补偿的问题、历史教科......
冷战结束以来,中日关系表现出新的特点:第一,中日政治关系起伏不定,曲折多变;第二,经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但与政治关系发展不协调;......
近来,日本因在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上越走越远,引起了亚洲主要邻国的不安.很多国家明确表示,若日本领导人不改变历......
历史认识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关键变量,而媒体舆论又是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背景......
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上同亚洲各国背道而驰并越来越远,是与美国在占领日本时期对日不认罪态度的纵容、旧金山和会至......
<正>2017年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自由贸易体制发起冲击,东亚各国发展前景和总体利益受到了威胁。在这种外部......
历史问题是日本政界和社会人士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历史的正确认识,是对侵略战争的性质,对侵略战争应负的战争责任问题的认识。在......
1982年为了平息日本教科书问题风波,日本政府制定“近邻诸国条款”以此规范教科书的审定和编写。而以渡部异一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文人......
1990年代以来,横亘在中日两国关系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显在地成为撕扯中国人民历史记忆伤口的带血的纱布。它一方面导致了长期以来......
<正>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和日本那段最为苦痛的历史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
正确认识历史对于发展中日关系至关重要。“历史认识问题”始终是困扰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历史认识问题”产生和存在的......
针对近年来的“外交新思考”的讨论 ,作者认为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 3 0年 ,是 1 871年中日直接交涉以来最好的 3 0年 ,在当前国......
<正>1993年的"河野谈话"与1982年表态纠正日本历史教科书谬误的"宫泽谈话"、1995年反思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责任的"村山谈话"一起,并......
冷战后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开始激化,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如果我们从日本文化的角度进行剖析则提供了认清此问题新的视角......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最早出现于1982年的第一次教科书事件。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矛盾开始激化,迄今这一矛......
本文认为,日本人的认识观具有多重性.日本文明与天皇制及东亚儒教文化、西方文明和本土的武士道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不同于大陆国......
<正>陈多友(以下简称“陈”):小森先生,我记得2003年7月份,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7月24日,在你的研究室,我们就全球化问题进行了......
历史认识问题是处理中日关系的一个原则性问题;战后日本对历史问题认识的不足,导致中日政治关系的反复,不利于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
2013年12月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并发展为重大的国际性政治外交事件。本文以安倍参拜靖国......
“历史认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由于美国冷战政策的实施......
美日两国对二战期间一些历史问题的定性一直没有取得共识,原有的分歧在当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再度表面化,尤其是两国围绕慰安妇和参......
本文从民族史观的角度,回顾二战以后日本人历史观的演变,提出日本人对本民族近代史的看法,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重建过程。这......
战后以来,日本社会思潮作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在中日两国的学术界备受关注。战后的日本社会思潮经历了和平民主主义、经济至上主义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在如何认识侵略战争历史和如何承认战争责任等具有原则性的问题上,出现了右倾化的趋势。日本人的这种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