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禊相关论文
《兰亭序》,晋王羲之(303-361,享年59岁)撰文并书。其文叙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农历三月初三日),王羲之51岁时与谢安、孙绰等友......
清明有郊游之俗。每至此日,常见青年男女结伴出行郊外,寻青山绿水之地纵情游玩。或借草饮宴,或临流高歌,好不畅快!正如宋人吴惟信......
本文分析大唐芙蓉园上巳节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历史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现代,而每一次短暂的现代都将成为历史。实现历史与现代之间的继承和传递,这就是博物馆。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
中国古代岁时文化,是先民对生活形态、生存环境、文化习俗乃至宗教情怀的体认与表达.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我国古代的岁时节日,......
上巳节原为汉民族农耕文化中祈子祈年的传统节日,唐以后逐渐湮灭、废止;但其在日本的流传与播布却绵延至今.文章基于对日本典籍中......
【正】《诗经》三百篇,古今注家有歧义者甚多。然而讲解某些诗篇却又古今一词,对诗的解释基本一致。这后—种情况往往并不意味对诗......
周代"会男女"之俗,通过其最终目的--婚配生育、繁衍子嗣的分析应属尚子习俗.<诗经>中<郑风*溱洧>便是此种习俗的反映,同时郑国之"......
无论是哪个门类的艺术,它的最高目标无疑是是找到表达感情的方式,得到精神的解放,最终享受生命之美。理水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
从曹魏政权建立(公元220年)到陈灭亡(公元589年)一共369年,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期间除了西晋37年的短暂统一外,......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习,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2017年的上巳节时间为3月30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
近年来,在日本各地恢复了流觞曲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之宴",它起源于中国并传到日本。原为三月上巳举行的祓禊仪式,魏之后定为......
作于东汉之杜笃《祓禊赋》系篇描写古代祓禊民俗场面之作,祓禊是上巳日里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极受重视的巫术仪式,......
“曲水流觞”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非凡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本文论述了“曲水流觞”的起源、发展以及演......
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但受制于当时的女性观,还往往与民俗文化有关。魏晋隋唐时期,西施演变为浣纱女,并出现西施在吴宫采莲为乐的传说......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情恋性爱母题 ,绝大多数与春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应 ,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其意象创......
曲水流觞是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重要手法和程式之一,其景观意趣和造景理法深刻地反映了传统园林的特点。曲水流觞有着悠远的演变历......
本文着眼于“水”这一自然物,分析了围绕“水”而展开的信仰构造。水信仰存在于日本文化的基础结构中,含有众多的日本本土性、原始性......
古人在三月的上巳节日里,要在郊外水滨进行沐浴,以达到洗除污垢、除灾去凶的目的,这一习俗被称为"祓禊"。古人在上巳节进行祓禊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在如何认识侵略战争历史和如何承认战争责任等具有原则性的问题上,出现了右倾化的趋势。日本人的这种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