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北朝相关论文
<正>十六国北朝的正统建构,突破了王权在种族血统上的藩篱,推动了汉人天下中国观的第一次调整,打开了汉人接受非汉政权的突破口;他们自居......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十六国、北朝思想史研究领域中产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研究力量薄弱、研究方法缺乏多样性以及有......
十六国北朝士族社会女性普遍接受良好的儒家礼法与经史学术教育,这为她们主持家族内部日常事务、实施"家教"提供了必具的条件。特......
魏晋以来,直至十六国、北朝前期,伴随着北境诸少数族或主动或被动内徙,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政区从北方边境渐次后撤,而代之部落组织式......
<正>2017年8月16—18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北漳河经济开发区召开。政治史与制度史。楼劲从四......
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原汉式宫殿中的平棋装饰构造也进入石窟寺。文章以莫高窟早期(十六国北朝)的代表性平棋为研究对象,从平棋物质材......
有关十六国北朝人口问题,王育民同志先后发表了《十六国北朝人口考索》、《十六国北朝人口再探》,对自己的四个观点作了较为充分的阐......
<正> 本文对于十六国及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提出一些极为粗浅的看法。涉及的范围仅限于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海河流......
本文把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大族与佛教问题分为三期。汉晋之际,初居敦煌的大族主要独尊儒家文化,他们并未真正信仰佛教;十六国时......
<正>(一)从公元304年南匈奴屠各部建立汉(赵)国开始,至公元589年隋朝大将贺若弼和韩擒虎过江平陈,将陈后主与张丽华从井中捞起来为......
平棋图案集中出现在敦煌早期石窟顶部,是敦煌图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图案主要由飞天、莲花、忍冬纹、几何纹等纹样构成,这些纹......
在我国历史上,十六国北朝时期是十分动乱的时期,分裂割据长达二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不同时期的户口状况如何,史籍......
北周时期的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保存北周洞窟14个,是莫高窟北朝各时期保存洞窟最多的。此外,在西千佛洞也保存了4个北周洞窟,在五个......
本文通过对壁画、雕刻、陶俑等十六国北朝时期音乐实物遗存的分析和梳理,区别了几种名称类似但来源不同的乐器,并参照相关文献资料,指......
【正】 永嘉之乱后,北部中国曾经历了一个大激荡、大动乱的时代.有的史家提出:"五胡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激烈的民族斗争使生产遭......
【正】 袁祖亮同志继拙作《十六国北朝人口考索》之后,发表《十六国北朝人口蠡测》一文,(以下简称“蠡测”)就其中几个基本观点提......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十六国北朝时期是莫高窟营建的第一个阶段,据考古学家的分期研究,现存石窟主要分为四期:(1)十六国的北凉(401-439);(2)北魏(439-53......
<正>2009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丰富,出版的专著有:陈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商务印书馆)、贾小军《魏晋十......
<正>北魏的石窟艺术敦煌北魏石窟可能营建于北魏中期以后,大约为和平六年(465)以后到太和十九年(495)。与北凉石窟相距较长的时间,......
永嘉之乱后中原文化之整合孔定芳以永嘉之乱北方胡族入主中原,西晋王朝土崩瓦解为契机,异质的草原游牧文化直入中原农耕文化区。两种......
令狐氏是敦煌大族之一,自汉代徙入敦煌后逐渐成为儒学经术世家。北凉灭西凉后,令狐氏开始为人抄写佛经,接触佛教,由以儒术传家的传......
<正>龟兹是西域佛教文化圈的中心之一,且乐舞艺术十分发达,以克孜尔石窟最具代表性。敦煌和云冈石窟都隶属于中原佛教文化圈中的北......
<正>魏晋南北朝时期,谣谶盛行,并与政治密切相关,尤以山东高氏治下之东魏、北齐更形突出,本人此前对之已有所探讨。高齐时代谣谶之......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石刻造像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而且小型石刻造像较之石窟寺造像更具特有的质朴、世俗、自由的民间气息,......
十六国北朝时期,华夏文化、五胡少数民族文化、西域文化在文化认同的构建上具有不同的路径。北朝后期,文化认同的冲突不断,制约了......
一概说十六国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由于各族在思想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落后,故他们与中原汉族之间存在诸多矛盾。......
<正>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著作《中国的历史》,将以中文出版,奉献给中国的历史爱好者,其中有九州大学教授川本芳昭先生的著作《中华......
太极东堂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宫殿正殿的东厢房,东堂与十六国北朝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东堂是政治决策的重要场......
东汉末叶迄隋初天下一统,四百年间兵燹连绵,几无宁日,这一现象历来被认为与佛教昌盛,乃至造像发达有直接、密切的联系。典型的说法如清......
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造像之风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普通信众的造像意图上看,是由于他们苦于动荡的社会现实,寄希望于造像以......
北朝时期玄学文化风尚并未完全灭绝。河西地区自前瘴以来“号称多士”、了玄学之因子;北魏灭凉,其学术文化传入平城,并影响到此后北魏......
十六国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多个政权,由借用汉朝后裔之名立国到自称"中国",逐步对汉族的正统论提出挑战。这一时期少数民......
<正>参与讨论者:博士生宋社洪、刘啸、李浩,硕士生汪海、王伟、潘泠、刘小明、陈琳琳、刘先维,彭文峰(博士后),李磊(青年教师)。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有关东晋南北朝时期侨州郡县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无论是侨州郡县本体研究,还是其相关问题研究均出现了一系......
关于敦煌莫高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贺世哲本文是拙稿《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 ̄②一文的续篇,专述敦煌莫高窟......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诸多的中原王朝外拓乏力而彼此之间的内竞无有休止。外拓乏力,则中原王朝的总体疆域范围呈现收缩的态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