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理论相关论文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思想家。本文着重从思想的形成、内涵和意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乡村建设理论的人才思想,......
1931年,梁漱溟等人按照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在山东省邹平县开展乡村教育实验,历时七年,从乡农学校到乡学村学,从乡村建设实验到县政建......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诞生于这个时代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自成立之初就伴随着对......
当代中国社会的乡村现代化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如今的乡村普遍存在着礼治不再通行、法治难以伸张的状况。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尝......
一、农民自觉与中国农村建设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指出救济村的关键在“农民自觉”,即:“就是乡下自己要明白现在乡村的事情要自......
《乡村建设理论》,一名《中国民族之前途》,初版于1937年3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山东邹平。知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兴起的一......
梁漱溟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实验广为人知,长期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在社会主......
梁漱溟是民国时期乡村运动的代表人之一,对当时的中国社会问题有着深刻而独到的审视。他在《乡村建设理论》中通过分析中国文化的......
目前,我国基层民主运动不断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而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粱漱溟先生在异常复......
从伦理视阈解读了乡村建设理论的历史局限,并阐述其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
一、回顾与背景“五四”运动以后,大批知识分子怀抱“救中国必先救农村”的理想信念。投身农村调查研究,如陈翰签、王寅生、钱俊瑞、......
梁漱溟先生从保存和光大中国文化的意义上来认识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乡村教育方案,并试图重建中国精神的团体组......
梁漱溟在上世纪30年代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未能帮助中国找到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方法,但他的探索对今天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仍具有一定的......
梁漱溟是近现代中国乡村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通过中西文化比较衍生出文化失调说,继而发展其乡村建设理论。其乡村建设理论......
<正> 一 1927年大革命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10年的土地革命战争。这是一场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主要内容的阶级......
提及卢作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1938年武汉失守后,享有"中国船王......
梁漱溟、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改造思想的趋同和差异时广东近代以来,对于如何改造中国社会,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主张。就毛泽东和梁漱溟而......
晏阳初先生作为我国的一个现代教育家。其事迹影响深远:尤其是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对于他的家乡巴中地区的农村改革和发展以及现代化的......
梁漱溟在其乡村建设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农村的观点。时至今日,这些观点仍有助于人们超越经济和政治视角的局限而从文化......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阐述了知识分子在乡村改造中的实践与作用,大学生村官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扎根基层契合了该理论的思想内涵。基......
“三农”问题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关系脱贫攻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十世......
重视乡村教育、形成乡村教育的组织形式、讲究课程设置、注重精神陶炼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当前,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
在乡村建设时期,梁漱溟认为他已经在思想上解决了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两难,他所找到的出路是在中国乡村重新塑造社会,并且......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而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其文化思想意识密不可分。他信奉儒学,尊孔,拥护中国文明,既认为西洋文明摧毁了中国的进步,又认为复兴中......
卷入中国现代史甚深的梁漱溟一生关心"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在他那里被认为是"政治问题",他因不能坐视现实......
梁漱溟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社会实践活动者。他的乡村建设理论来源于他对中西文化比较、中国社会结构及中国文化基础的分析。乡村......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论王安平谈及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思潮和乡村建设运动,人们大多只了解梁漱溟、晏阳初等人的乡......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潮述评朱义禄自20年代末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乡村建设成为具有全国性的、极为时髦的政治思潮与社会运动。乡村建设,是指......
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现代意义①李铁强殷耀德关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评价,曾经有几个颇为流行的观点:一是断定其为反共的理论,其......
梁漱溟在邹平苏庆伟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广西桂林人,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化救国的代表人物。1931年至1937年在山东......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主持的乡村建设运动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关注,其乡村建设理论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由政治......
梁漱溟是近现代中国乡村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在中国诸多省份掀起农村建设的浪潮。他的乡村建设思......
<正> 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也就是自1926—1937年的10余年间,在我国发生了一场颇有声势的乡村建设运动,一大批自由派知识分子,企......
文章概述了梁漱溟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他主张"乡村自救",提倡"以人为本"、"民主参与"、"自由"、"......
<正>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创立.其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
梁漱溟于20世纪30年代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及提出乡村建设的种种主张,最终都未能获得成功。但是,其重视职业教育和生产教育、“拿......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是行动着的"新儒家"理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路径选择。对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不仅要进行深入、细致......
【正】 长期以来,学术界基本上把梁漱溟定位于“反现代化”思想家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梁一生对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和......
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梁漱溟对中国文化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其新儒学文化观是乡村建设的哲学基础......
梁漱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他构设了一个以"意欲"为本体论的文化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成"一家之言"的"文化三路向"理......
<正>温铁军在《读书》二○○一年第三期的《百年中国一波四折》这一研究提纲中,通过以百年中国历史上四次工业化的内在动力与联系......
<正>一、前言张竞生(1888-1970)原名公室,广东饶平县大榕铺村人,因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影响,自己改名张竞生。1912年,......
<正> 近一二百年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国学术界掀起了中国社会现代化之路的研究。这一过程中,梁漱溟、吴景超、陈序经等......
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社会机制,谋求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的实践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