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可资借鉴的遗产──论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890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在历史上,曾被认定为“反动”和“封建”的活动而遭到多次批判。事实上,若结合中国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作为一种社会转型时期的改良主义,它尽管不能把中国农村以及整个中国社会引向现代化,但它所提出的某些主张,及其在乡村建设实验中所揭示的某些问题,诸如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对改良农业的提倡,对知识分子作用的强调,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阐述等,对于我们今天的农村现代化建设都是极具借鉴意义的。
其他文献
<正>三老制度是汉代的一个特殊问题。它不仅对汉代的政治影响很大,而且性质与一般的官吏不同。它出现得很早,《汉旧议·补遗下》、《通典·职官二》、《汉官仪·卷下》等书,均称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纵向延伸产业链,发展接续产业;另一种是横向选择替代产业.若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立得住”的产业,关键在于寻找自身个性优
"译文学"学科建构的基石是若干学术概念与学科范畴,需要从自古及今、源远流长的中国翻译史与翻译思想史中加以发掘、整合与提炼,还需要将外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思想加以参照。为
传统文化与中国妇女严琬宜,曹大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曾经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这种传统文化毕竟是宗法农业社会的产物,也必然刻
<正>张江先生:读了您的第七封信,感到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又深了一层,颇有收获。这次,您重点对强制阐释的三个"前置"中第三个前置即前置结论作了一锤定音的批判,使人心悦诚服地
恐怖活动犯罪作为附着在社会机体上的一大"毒瘤",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升级,并呈现出新特征、新动向。当前,在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趋严重的形势下,我国的恐怖活动犯罪形
价值哲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及其困境表明,当今的价值哲学研究不能简单停留于"价值一般"的争论,而是要重视规范理论。规范之所以成为一个优先问题,与价值概念的现代形成密切相关
明清瓷画中,鹿是常见的动物形象。有鹿入画的纹样,大家比较熟悉的主要是:松鹿图、鹿鹤图、雀鹿蜂猴图、鹿伴寿星图、高官后鹿图等等。也有一些鹿纹比较少见,如本文介绍的“白
期刊
在美国次债危机、欧盟债务危机等事件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普遍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为了保护国内就业,许多国家纷纷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出现了一股逆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实
<正>美学应该如何发展?对于当代美学家们来说,是一个都要思考的问题。在中国大陆学界,美学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热度,其标志在于流派纷呈。除对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的绍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