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相关论文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集团.但由于北洋军阀集团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剧中所扮演的是一个为人唾弃的反面角......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研究一般是沿着两种思路进行的。第一是探究中国为什么没能走上西方式的近代化道路?第二是寻求中国为什么能摆脱西......
摘要:中国近代音乐史的发展是从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后,研究中国音乐史的分期是属于研究历史的范畴,所以其本身特点是具有特殊性和复......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遭到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侵略战争。亡国惨祸迫在眉睫,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
<正>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前后相继的领袖人物,毛泽东称自己为“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孙中山关于武装斗争的思......
<正>90年前,由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率先组织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原大战”是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
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对民族音乐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发展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对在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民族音乐思想及......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救亡图存的历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蒋氏家族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关于这个家族的书籍也汗牛充栋。近年来两蒋日记尤其是蒋介石日记在美国逐步开放......
从一个普通的士兵蜕变成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崔开玺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但他却乐在其中。 打开崔开玺的画册,仿佛打开了......
准确的国情分析和科学的决策理念———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陆剑杰1978年以来,我们党逐渐形成了我国正处在......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现在对于他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他的历史地位逐渐得到了恢复。但是,对他的......
<正>宋氏三姐妹如此显赫,后人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及了。宋氏家族是近代中国四大家族之一。这个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影响了中国乃至世......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90年,回顾党的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科学总结历史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党的优良......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关于国家发展目标的设定逐步立体化,关于近现代社会理念的认识逐步系统化,同时民众的主体意识也日渐兴起和走向......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进步运动,也是一场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
中共报刊是传播政治思想和政党意图的有力工具,是中共党内外政治信息沟通交流的利器,生动地记录了大量社会政治状况和中共发展成长的......
谢荫明,1955年生,山东郯城人,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北京中国抗战史研究会会长,中共创建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全国党史系......
传媒研究的兴起与信息时代对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直接相关,而传媒研究必然引起学界对文献、版本和报刊的重视.......
近年来外出开会,总有人问及我是哪里人,我一般不直接回答,而说和曾国藩是老 乡。当年轻一点的人不知道曾国藩是什么人物时,我就说和......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陈独秀无疑是一位具有重大影响而又错综复杂的历史人物,陈独秀研究已成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相关学科的......
本刊讯曾被誉为“盛世工程 图书长城”的国家出版基金大型出版项目《民国史料丛刊续编》近日由大象出版社隆重出版。该书是在已......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2016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以接续奋斗的出色成绩赢得了人民的依赖。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当然取决于很多因素,但"严"和"实"则是两个重要的......
安徽东至周家,是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迹的家族。第一代周馥出任封疆大吏,推动口岸开放通商;第二代周学海、周学铭皆为光......
人类是经过对黑暗封建专制制度长期抗争,逐渐找到长治久安的民主宪政道路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
所谓口述档案,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历史记忆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查访结果,它通常表现为录音磁带和对录音的逐字记录两种形式。近年来,海外......
一、构思理念《新文化运动》一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专题的第二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又揭开了无......
2019年,正值"南社"创立110周年,创作一部百年多来从未有过的此题材戏剧作品,其意义可谓非凡。1909年创立的"南社",并非因柳亚子、......
<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历史人物相关内容的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作者根据史实,论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经历的四次反封建的伟大浪潮.第一次是由辛亥至护国;第二次是由"五四"至新中国成立;第三次是由新......
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以宏阔的历史眼光,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以及人们在帝国主义政治的、军事的、经......
曾几何时,人们的目光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是一味关注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打算,不再纠缠于过去,于是历史被推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历史和科......
<正>中英街的形成与变迁孙霄著,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0一条小街两种制度,绵延百年,为世所罕见。中英街从封闭到繁荣,从繁荣到冷......
<正> 中国近代史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看法。一九五六年,全国召开十二年科学规划工作会议时讨论过这个问题。......
<正>近代以来,面对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探索与斗争,许多......
胡适与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并峙的双峰,也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双子星座,更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的一对巨擘。他们各自......
<正> 十余年来,关于小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基本进程和方向、基本规范等问题的讨论一直绵绵不绝。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发表了近......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在"意识形态终结"论蔓延、西式教条主义形成和错误理解学术创新的思想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正>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1920—1969)是20世纪美国中国学研究(Chinese studies)领域的代表人物,紧随其恩师费正清,列文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