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现代化相关论文
南通博物苑位于风景秀丽的濠河之畔、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濠南路,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晚清状元张謇于1905年所创办,是中国最早的一所......
通过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主义的宪政发展模式与西方近代的自由主义宪政模式的比较,认为中国的宪政不能依靠......
探讨了义和团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义和团运动加速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迅速到来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正>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极为错综复杂,其走向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格局有重大影响。在《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
晚清时期出现的三次思想分化,是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在不同阶 段和不同层面的展开:第一次思想分化时逢洋务运动,其论战的实质是“要不......
作为后发外生型的中国早期现代化,自启动之初,便面临着种种困境。由于中国早期现代化是在世界资本主义的挑战与介入下强行启动,是......
中国在前现代时期其社会内部已经滋生了许多现代性因素,创造了一个具有秩序性的社会环境。然而,作为前现代时期世界楷模的中国,在近代......
<正>最近,笔者拜读了张华腾教授的新作《北洋集团崛起研究(1895~1911)》,不仅被其翔实的学术史料、新颖的学术创见所吸引,尤其对其......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正>鸦片一役,惊醒了有识之士的天朝梦。遇"千年未有之强敌"、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出路何在?"师夷长技以制夷"!借西洋坚船......
本文主要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改革内容以及洋务运动的结果为出发点,对洋务运动的积极方面进行论述与评价。一方面,肯定清政府通过洋......
中国早期现代化作为后发、外源、追赶性质的现代化在启动以后,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的作用要大于经济因素的作用,特别是需要一个......
<正> 社会流动是社会的动态表现之一,按其向度可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两种方式。社会垂直流动即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
作者不同意辛亥革命阻断了清王朝领导的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如果没有这场革命,晚清新政改革将取得成功的观点。认为由于晚清社会存......
This article is the first in a series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on famine and the Yangwu Movement, stressing the conditi......
制度是理解历史的关键,是现代化变革的根本性因素。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社会制度变迁史。一个半世纪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就是......
正如C·E·布莱克所说的,一个最成熟的传统社会,也就是一个长时期内最不情愿现代化的社会。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恰是这方面的......
近代史上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进程一误再误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中国内在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延误的原因探析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
“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积极影响张同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从19世纪60年代初产生到戊戌变法前后的三十多年中长盛......
<正>最近,我拜读了张华腾先生的新作《新政、革命与清末民初社会研究》一书,大有耳目一新之感。清末民初时期(1895-1927),又被称为......
晚清社会真正开始现代化举步之时 ,由于中央权威的衰落 ,地方督抚势力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能够左右清廷政局的重要势力。晚清督抚以......
当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凯歌行进的时候,古老的中华帝国还在沉睡着。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冲开了中国闭关自......
市民社会的作用及其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成败朱英一、市民社会的作用关于市民社会的作用问题,西方学者主要根据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的经......
<正>自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后,机器大工业的浪潮席卷四方,迅速被世界接受和效仿,形成了以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化潮流。此时世界......
文章分析马克.尔文对于有关近代和近代早期中国现代化困难的各种理论的批驳,并指出11-12世纪以还中国人口的增长是中国本土"早期现......
<正> 一张謇创造性地经营南通对于张謇先生(1853—1926)一般无需太多介绍。他是南通人,1894年考中状元;中日《马关条约》签定后,激......
论香港回归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启示刘蓉宝1997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被英国强占一个半世纪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举世瞩目的回归庆......
发韧于19世纪40年代,形成于60年代,于90年代达到顶峰的"中体西用"思想,是19世纪60至90年代指导中国早期现代化初始阶段--洋务运动......
<正>2014年8月10日至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
文章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传统三个方面来分析传统社会结构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作用。从经济结构看:小农生产的自然经济......
20世纪中国史学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打破了支配古老的旧史学两千多年的传统循环史观,接受了从现代西方传来的各种进化史观、发展史观......
<正> 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次战争标志着中国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全面冲突。这次冲突打开了中国长期......
探讨保路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但萧功秦先生“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保路运动” ,使用的某些分析方法、论据、观......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功适应前现代生产条件的经济行为准则,使中国在世界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反倒不利......
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清政府主导的一场带有进步色彩的改革运动,在中国现代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一直以来,学术界对这一问......
时至今日,现代化已成为一场遍及全球的世界性运动。在这次大规模的历史变迁中,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向现代工业转变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晚清时期 ,受聘来华洋员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事业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积极地为洋务大员创办新式事业出谋划策 ,并亲自参与新式......
本文阐述了自甲午战前为发展资本主义鸣锣开道的早期维新思潮的酝酿,导致戊戌维新的政治改革和思想启蒙运动;中经戊戌政变的反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