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相关论文
《群书治要》是由魏徵、虞世南等人授命于唐朝皇帝李世民而汇编的一部关于治国理政的著作。全书共收录六十五部文献,内容汇集经、......
《群书治要》是唐贞观初年由魏徵等奉敕编纂的一部治国理政宝典。此书摘录了六十六种唐前经典,其中包括经部十二种,子部四十八种,......
《群书治要》成书于唐代贞观五年,由魏征等人“采摭群书、剪截淫放”,从唐前经、史、子三大部类中的六十八种文献中,选取与治国理......
众所周知,古文是没有标点的,但古写本《群书治要》中却有诸多符号。显然,这些符号并非标点符号,而是因抄录需要所做的修改符号。我......
《群书治要》是中国古代历经千百年考验而集结成的修齐治平的智慧结晶.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看,这部经典也能够为当今执政治国提供许......
唐代《群书治要》本《文子·道自然》篇,直接在标题中着重强调“道”思想,达到了其他传世本中少有的深度和广度,然而这一切的形成......
以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尹文子》为校勘底本,参照《尹文子》其他相关版本及学术笔记,另以王恺銮《校正》为主要参验本,对于诸家旧校......
《群书治要续编》依《群书治要》旧例,从《宋书》至《清史稿》等正史和《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典籍中采撷精华编撰而成......
摘 要:《群书治要》的用人思想集中体现在:一是用人的重要性,提出治乱安危根在用人、君主成治自任贤始的主张;二是用人应遵循五个基本......
《群书治要》选录的《管子》文字,与《管子》传世版本相较,多有不同。有的文字详略不同;有的用字不同,文意相同;有的用字不同,文意......
《群书治要》作为初唐著名谏臣魏征、虞世南等辑录前人著述以作谏书的匡政巨著,为唐太宗“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作用......
作为辑录古籍精要之语或典章旧制而成书的著作,《群书治要》、《通典》、《意林》从内含丰富治道之术的《管子》中吸取了不少内容。......
《群书治要》是一部中国古代治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从天人合一,效法天道;修身为本,修己安民;为政以德,正己正人;仁者爱人,义者循......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传统伦理学关于德法关系的论述,提出当代德性伦理学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规则伦理学在对道德本质的认识上存在......
《群书治要》作为唐初著名谏臣魏征及虞世南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
本文首次对《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中一部分所保留的《三略》古注作了逐一对比,结果证实了西夏本注释多袭引古注,但在文字上又常加......
成书于唐朝贞观年间的《群书治要》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官吏清廉思想,从中可以看出古圣先王试图通过兴教、举孝、正德、崇俭、厚禄、考......
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理论著作浩如烟海。这些古代社会管理著作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更是当今中国软实力发展的宝贵基础。......
本文通过考察历史,得出了官德修养决定了国家盛衰、民风善恶和官员自身事业和人生成败的结论。其中特别是通过研究唐太宗李世民时......
德育是青年发展所应关注的首要问题。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和精神标识,其形式简明、受众广泛,易于理解且深入......
<正> 题解唐代魏征等所纂集的《群书治要》五十卷,从六十多种古籍中汇辑有关治道政术的内容,是一部供唐太宗阅读的古籍选编。如果......
《群书治要》于唐朝灭亡后,在国内失传,但唐文宗时巳传八日本,后经日本江户幕府主要懦官家族林家几代人整理校正出版,清乾隆时返馈回国......
《群书治要》是“贞观之治”重要的施政理论依据,编纂原则是窥其堂奥的要径。其编纂原则有三:一是“经世致用”,主要表现为以“儒......
《群书治要》的观人之道体现在观言、观事、观行、观友、观德、观佞、观心、观诚八个方面。观言,就是要观察一个人的言语;观事,就......
魏征等编撰的《群书治要》收录了《六韬》《管子》《晏子春秋》等多部齐文化名著篇章,精确地反映了齐文化的治国理念,如以人为本,......
《群书治要》对"养廉"问题,有着比较深刻的论述,既认识到"高薪"对于"养廉"是必要的,同时也对"高薪养廉"的前提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
《群书治要》与《说郛》所录《鬻子》,分别为今存《鬻子》传本中最早的选本与全本。通过对两种文本的交叉阅读,可知今本《鬻子》亦......
乾嘉学者校勘辑佚古籍的成绩向为后人称道,而于1800年前后回传的《群书治要》在其中的作用则多为人所忽略,遗惠后世的严可均《全上......
<正>各位领导、教师、同学们,下午好!《群书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著,要对它做出正确评价,首先要对中国文化做出正确评价。这几......
自古谓千金易得,人才难求。识别并求得自己所希冀的人才,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群书治要》一书的得人......
<正> 据报道,在2001年嘉德秋季拍卖会的"古籍善本"专场中,有一件铜活字拍品是日本最早的铜活字本——《群书治要》零本一册,在日本......
《群书治要》是成书于唐代贞观年间的一部匡政巨著。编纂者以"务乎政术,存乎劝诫"为宗旨,从14000多部、89000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
唐代贞观时期的政治生活一直是研究热点,学者们对此多有论述。这些研究多以《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贞观政要》......
中国古代典籍《群书治要》从天道规律、人性规律、历史规律、社会规律、道德教育规律等5个方面系统论述关于奢靡之害的思想。重温......
慎言是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提倡的个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和行事准则,也是《群书治要》一书所强调的重要内容,内涵相当丰富。慎言的原则主......
教育是兴国之本。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延续着"尊师重道"的传统。为师者的责任是传承圣贤之道,唯有尊师才能尊重文化、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