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别传》相关论文
陈寅恪先生名著《柳如是别传》自问世以来,颇受学界关注,也陆续有一些研究成果,但仍然可以进一步挖掘。
Since Mr. Chen Yinke’s......
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目盲体衰,历时十年完成的巨著《柳如是别传》不仅承载着他丰富的思想,更蕴涵了他强烈的个人情感。然而就是这......
周末,我独自在家中看完了电影《柳如是》。据说此片改编于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能看得出制片方颇为用心。这部文人电影,风......
陈寅恪一生钟爱中古史研究,他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也都集中在魏晋隋唐时期。但他晚年却用了大部分精力撰写《论再生缘》、《柳如是别......
陈费恪是我国20世纪一位重要的史学大师。他身后留下名著四稿一传,即《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
胡适与陈寅恪晚年都各自完成了一部重要的口述著作,分别是《胡适口述自传》和《柳如是别传》。从麦克卢汉的媒介观来看,胡适是热媒介......
<正>天宝年间,著名宫廷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离别之际友人王维为其送行,写了一首《江上赠李龟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
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八《长干塔光集》有《金陵杂题绝句二十五首继乙未春留题之作》。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第五章《复明......
荧屏上有了柳如是(《梦断秦淮》),惹起看《柳如是别传》的兴致。一看方知剧中与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们挤在一部戏里的这个柳如......
一代史家陈寅恪(1890~1969),在中外学术界享有盛誉,但他在文革中被折磨致死时,国内却是一片(?)然,他的论著国内也很少看到,以致过......
<柳如是别传>是一部亦文亦史的奇书巨著,贯穿全书的心理分析,鲜明地体现了它的文学创作之特点.陈寅恪"以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塑的......
又是清明桃花开,长江水暖刀鱼肥。父亲(编者注:王季思)的忌日(4月6日)也近了。每每又想起许多已经逝去的往事。从小父亲就喜欢与孩......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覆查了一下,方知本栏目已经歇业三年有余,深愧有负于当初对本刊主编的承诺。老伴宿疾转沉疴,两目失明后生活更趋艰困,终至溘然......
<正>一吴其贞《书画记》卷二"黄大痴《草堂图》小纸画一幅"条:以上二图在子含、去非馆中观于虞山宗伯手。先生自昔以文章名望著天......
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缘起"中有一首《咏红豆》,叙述了其笺释钱谦益与柳如是因缘诗的缘由。陈寅恪先生的诗素以既擅用古典......
一、诗学观念和审美趣味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学界,开始意识到当年的清华国学院,无论就思想还是学术而言,其地位不在北大《新青年......
就陈寅恪《论再生缘》写作策略而言,我们可以把它视为是关于他的心灵生活觉悟的一种趋势和法度,而绝非把它当成关于表现形式方面......
从陈寅恪早年心灵中凝淀下来的红豆意象,到晚年的孤愤心态以及他的几乎与生俱来的易代情结构成了《柳如是别传》这部作品的生命主题......
<正>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
<正>"沃尔夫林的观念在中国美术史中没起多大作用,却在美学中产生了影响,以至于变成了美学或者说美术评论的一种陈词滥调。"(接上......
陈寅恪先生晚年以惊人的毅力撰写《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后来许多人对此不理解,有的学者则从他表明对大陆政权的政治态......
<正>陈寅恪晚年身残志坚,以衰颓凋残、沦落悲怆的人生,写其隔世异代相思之襟怀与忧患神圣承当之使命,故以"发潜德之幽光"的学术动......
翁同文言:"盖若谓寅恪师毕生研究,著书立说,无非阐发新意,则须知世上尽多违反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种种新义……","寅恪师对于支愍度......
《柳如是别传》又名《钱柳姻缘诗释证》,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寅恪先生最后的一部著作。全书共约五十万字。解放......
<正> 妻子去人民文学出版社校对译文,路过东四,顺便逛了重新开张的隆福寺旧书店,购得旧书五种:宋人庄绰著笔记《鸡肋编》、清人王......
从文学角度解读文史大作《柳如是别传》,认为其众体兼备,亦文亦史,深刻体现了传记文学的“实录”精神。同时,作者既采用了“知人论......
<正>(三)探讨观点的转换:摆脱惯性专业的联想障碍,较易创新出奇学术研究的历程,百分之百属于专业的探讨。缺乏专业,或专业素养不足......
《柳如是別傳》是陳寅恪先生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部著作,也是他蘊釀最久、寫作時間最長、篇幅最大、體例最完整的一部著作。雖然由於......
【正】 谦益是明末清初诗坛大家,曾被称为“明末诗雄”、“清诗开山”,于当世及整个清代都具有很大影响。凌凤翔在其《初学集序》......
<正> 陈寅恪(读作que)先生是中国近代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历史学家。他对我国历史学、古典文学、宗教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毕生致......
【正】 陈寅恪原籍江西修水,一八九○年五月十七日出生于清朝名宦的家庭。祖父陈宝箴曾隶湘军曾国藩幕府,后历任浙江、湖北按察使,......
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最大程度上为人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具有现代性因素的柳如是。柳如是名字的变化过程实际......
1980年6月出版的《寒柳堂集》中附有陈寅恪先生及门蒋大枢所辑《寅恪先生诗存》,然只能“见先生诗之梗概”(蒋天枢所作题记中语),......
季羡林先生在谈到陈寅恪先生的洽学方法时说:“寅恪先生曾在几个欧美国家留学,在德国时间更长,受业于Heinrich Lüders(亨利希......
陈寅恪先生所著《柳如是别传》对柳如是与松江名士的交谊考证甚为详备,但也有待发之覆:陈子龙、宋徵舆、李待问等名士是否曾同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