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故论衡》相关论文
我们要着重研究挖掘经典中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的思想价值,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体悟并自觉践行,这才是国学经典教育的根本......
名物是人们思维成果的载体,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人文背景,对于阅读、理解、传承古代文化思想尤为重要。正如章太炎先生在《国故论衡......
《国故论衡》是章太炎在东京国学讲学会若干讲义的结集。《国粹学报》与《民报》所提供的舆论空间促使他走向中心,成为一位学术上的......
“国学”即“中国学术”,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的中国特有之学术系统的简称。“国学”之名,始见于清末。1910年,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的学问家兼革命家,从1897年到1910年的一段学术历程是他一生中重要的灿烂时光。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步入中年的章太......
作为近代学术大家,章太炎的特出之处在于,不满足于对具体学者、著述或思潮的考辨,而是“全史在胸”,借助旧学新知的融汇贯通,透视......
<正>章太炎,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少从俞樾学经史。早年加入强学会,支持维新变法,创办《时务报》,后......
章太炎(1869-1936)是近代国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都是受关注的对象。港、台及大陆两岸三地对章太炎的相关研究也早已成果卓著。......
《国故论衡》是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夕对自己学术思想的总结之作。关于这本书的命名,体现了章氏对当时风行一时的国粹主义思潮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