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赋》相关论文
庾信建功立业的抱负随着人生经历发生变化.观其一生,庾信的功业意识以出使西魏、江陵之祸、任麟趾学士三件事为界分为三个阶段:第......
[摘要]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哀江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在《哀江南赋》中作者以史诗之笔深切描写了梁朝由盛而衰以至灭......
钱钟书先生曾经在《谈艺录》中如是评价南北朝文学家庾信:“他如《小园》、《竹杖》、《邛竹杖》、《枯树》、《伤心》诸赋,无不托物......
在中国古代文学诸文体中,赋这种文体最特别。说它是散文,它偏偏多有协韵,句式较为整齐;说它是诗,它偏偏还有些不协韵的散句。古代......
赋体源流概说张崇琛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赋在一段时间内虽不为人们所看重,然它与诗、文、词、曲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
<正> 明代前、后七子提出“文必秦汉,(?)必盛唐”的口号,这个主张,虽然提得很坚决,但是当时就招到不少的非议,后来也很少有人重行......
<正> 梁陈时期,南北文坛上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徐陵和庾信,故时人有"徐庾体"之称(《周书·庾信传》中华书局本,下同)。当庾信入周,"......
【正】 元明清辞赋被人忽视,由来已久。唐以后的赋从明代起就受到批评。李梦阳首先提出“唐无赋”,要求人们“究心骚赋于汉唐之上......
<正> 《周书·庾信传》中说:“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云。”《哀江南赋》一类作品是否是表达“乡关......
庾信《哀江南赋》历来为后世学者称道和讨论,同时人们也普遍注意到庾信作品用典风气在该长篇赋文中的典型表现。本文尝试从一个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在萧梁后期,以萧纲兄弟为中心的文士集团所从事的文学活动,是南齐永明诗风的继续。他们主张“新变”,注重辞藻,讲求声律,大大推进了骄文......
遗山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真实地抒写了词人的人生之旅、动荡的时代、人民的悲欢苦乐。从艺术特质看,刚柔相济,豪婉兼备;疏密相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庾信《哀江南赋》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流行,有着深刻的家国情怀与政治意义,是朝鲜君臣痛悼亡明与寄望明朝复辟的心理寄托;金堉作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赋是中国古代最为独特的一种文体。《文心雕龙.神思》有言:"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大赋创作之难,历时之久......
<正> 古今的文章、诗词都相当普遍地使用过典故,许多文论家也都讨论过“用典”的问题。我国第一部“体大而思精”的文学批评专著《......
<正>一、溥心■先生的文学修养先生幼年启蒙师是谁,我不知道,但知道他们兄弟(儒、僡二先生)文学书法上影响最深的是一位湖南和尚永......
<正> 如何看待庾信的节操问题?这是庾信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却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受传统比“德”文学评价标准的影响,人们......
<正> 在人们较少问津的北朝文学与文论领域里,庾信与颜之推是少见的两个大家。可是长期以来人们时常谈起庾信,而对颜之推,则较少联......
颜之推与庾信作为由南入北的文学家,其作品中都含有悲叹个人遭遇的感情成分,《观我生赋》、《哀江南赋》更是为众人所知。然而由于......
<正>我们已经把庾子山的《小园赋》结束了。教材①接下去的一篇还是庾子山的文章——《哀江南赋序》。《哀江南赋》是庾信的一篇赋......
<正>一问题的提出北宋初年编纂的《文苑英华》卷六四五收录了一篇《为东魏檄梁文》(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4册,第3310—3312页),题杜......
<正> [题解]本文选自《理瀹骈文》。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外治法的专著。书中介绍了外治法的历史、理论根据以及膏药的制法、用法......
《哀江南赋》在新罗时期已为东国人接受,至朝鲜中后期尤受重视,被文人当作学习典范而记诵,收录于多种赋选中,还出现了多篇拟作。"......
<正> 《哀江南赋》是北周著名文学家庾信的代表作。这篇自传性的骈赋,叙述了作者的家世与经历;形象地描绘了梁王朝由盛到衰以至覆......
<大哀赋>是夏完淳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系摹拟庾信的<哀江南赋>而成.<大哀赋>所建构的英雄人格体现了向上一路的审美理想,与<哀江南赋......
赋以铺陈为本,从赋体创作的语用层面看,铺陈最终落实到字词的运用上,因此赋体文学的研究应基于字词的语用考察。《哀江南赋》是六......
<正> 明清两朝多才女,然而,晚清闽籍才女薛绍徽却久已被当今学界忘怀。除了少数研究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学者不曾遗忘这位近代史上......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哀江南赋》有"赋史"之称,传诵千古,影响深远。后世对庾信《哀江南赋》的接受表现有三:(1)对《哀江......
梁武乱政,侯景反噬,萧纲惨遭篡弑,令人同情;而其和同无方,常怀妥协,于家国丧败,无所用力,又令人扼腕。回视当时人的追叙文本,《哀......
<正>四、对典故加以改变和引申。这一用典方式在前文已经约略提及,阮籍和庾信都喜欢以这种方式来用典,兹各举例以说明之。如阮籍《......
【正】 庾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可是,由于他经历复杂——所谓“历四朝”而“奉十帝”,所以评论起来比较困难,历史上就存......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数千年兴废相踵、盛衰无常的风雨历程,积淀在民族心理深处,凝结......
<正>庾信(513—581)字子山,父庾肩吾,祖籍南阳新野。庾信在诗歌、辞赋和骈文各个方面都有突出成就,被倪璠誉为达到"穷南北之胜"的......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汉魏六朝别集类中,收有清末王闿运撰写的《哀江南赋注释》一卷,视为庾信《哀江南赋》的一个注本,这是收书的......
期刊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哀江南赋》乃赋中之名篇,传诵千古。后世接受庾信《哀江南赋》的历史进程可概括为三个时期:1、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