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集解》相关论文
龙胆泻肝汤是一首经典良方,其同名方之多在众方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可见历代医家对该方的重视.当今临床常用的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
金锁固精丸载于清代汪昂《医方集解》一书。由沙苑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莲肉组成。现代临床发现,只要切合肾精亏虚、失于......
经查考,龙胆泻肝汤应出于李东垣的《兰室秘藏》一书,距今约有七百余年历史。龙胆泻肝丸则从龙胆泻肝汤剂型改革而来。本文介绍了该......
都气丸为治疗肾虚劳嗽名方。关于此方方源,有曰出自《医宗己任编》,或称源自《医方集解》,以致医者引述不一。为此,笔者予以查考。......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具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功,临床应用广泛。《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言:“胁痛口苦,耳聋耳肿,......
龙胆泻肝汤是临床常用的著名方剂,首载于元代李东垣《兰室秘藏》,后亦被载于《医宗金鉴》、《医方集解》。方由龙胆草、栀子、黄芩、......
[出处]本方来源于《医方集解》,作者是汪昂,字讱庵,是清代医学家,安徽休宁人。主要著作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
二至丸出自《医方集解》,由女贞子、旱莲草二味药物组成,具有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须发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眼......
据《中医方剂大辞典》所载,健脾丸的配方有两首,一出自《证治准绳·类方》,一出自《医学六要·治法汇》.两个方剂的主要功......
七宝美髯丹的方子有两张,一载于汪昂所著之《医方集解》,引自明代邵应节的经验方;一载于《本草纲目》,引自《积善堂方》。两方药物组成......
1 桃红四物汤方剂来源及演变 “桃红四物汤”源于清·医书《医宗金鉴》卷四十四.在“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基础......
龙胆泻肝汤始载于《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山栀、泽泻、木通、柴胡、当归、生地、车前子、甘草十味药组成。主治肝胆实火上......
《医方集解》是一部重要的方剂学著作,研究以泻火之剂为切入点,基于方药分析,探析总结了汪昂治疗火证的学术思想——治病求因,治火......
《医方集解》是我国明末清初新安著名医家汪昂的一部方剂学专著,选方中正和平,理法方药兼备,博采众家之长,对方剂学教育普及贡献甚......
<正>①肾气亏虚型,方用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合启宫丸(《医方集解》)加减。②痰瘀阻滞型,方用苍附导痰汤(《叶天士女科全书》)......
黄芪为豆科植物,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脱毒排脓等作用。各书籍的诸多古方中含有黄芪这味药,黄......
《医方集解》共载方867首,其中仲景方有163首。按照治法功效及专科将方剂分为补养、发表、攻
“Medical solution” contains a t......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
<正> 蜜丸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它有服用方便、节省药材、易于保存、易于携带等优点。从医疗方面上看,还有应用范围广、药效缓和......
由云南省中医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中医疾病诊疗纂要》初稿已基本完成,从本期起我刊将改变按该书系统连载为选登部分样稿,供广大读者......
二至丸始出于清代<医方集解>一书,刊于1682年.三百余年来,二至丸作为补益肝肾的良药,一直被医家所推崇,并被载入<中国药典>.关于二......
温胆汤始载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全方由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甘草等组成.原书谓"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
龙胆泻肝汤的源流与应用上海奉贤县新寺医院(201416)仰达源在中医方剂药中,龙胆泻肝汤以其组成缜密,适应范围广泛,疗效显著而为临床医家常用要......
汪昂所著<医方集解>在编排、内容、体例及影响等方面,堪称医方之典范.其辨证论方,深究医理示规范;博采众家,兼容并蓄汇其长;切合实......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医方集解》,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8味药组成,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和胃、燥湿化痰......
龙胆泻肝汤为《医方集解》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笔者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多......
五苓散巧治肛门湿疹272400山东省嘉祥县中医院梁新成,丁秀真五苓散系仲景方,能外通腠理,下达膀胱,通行三焦,化气行湿,正如《医方集解》中记载,可......
龙胆泻肝汤在皮肤科的临床运用顾松杰王晓峰*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226400)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是为治疗肝胆实火上炎及肝经湿热下注之......
<正> 相合相成 1.行气化瘀,通络止痛——丹参香附丹参苦寒而润,活血化瘀且不伤气血,凉血除烦,安神定志;香附辛香气浓,为血中气药,......
<正> 人参败毒散一名败毒散。其最早出处有三种说法:(1)认为出于《小儿药证直诀》,如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方剂学》,广州中医学院......
<正> 木香槟榔丸(以下简称本丸)首见于金·张子和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张善用汗、吐、下三法,本丸是其所用下法中一方。药用木......
消胃散(汤)加减治疗胃火牙痛黑龙江省绥棱县医院第一分院孙福,刘俊英,尉斌(152235)黑龙江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部马玉书(150040)清胃散组方为升麻、黄连、生......
气与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药物配伍,虽变化无穷,然总不离气味的组合,现就酸味药的气味配伍运用规律探讨如下。1酸味药的主......
1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近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气功家。他自幼体弱,17岁患严重肺结核,延医久治乏效。他从家藏《医......
由嫩桑叶、芝麻二药组成的桑麻丸,学界对其出处说法不一,仅据笔者目力所及,便有以下数种:1出于胡僧。持此见者,有《中国医学大辞典》和......
汪昂所著《医方集解》因惟恐使观者易累,而简约实用;又恐一家之言或未彻尽,而荟萃众家。故其为后世所欣赏,得以广为刊刻,对方剂学的发展......
学术特色与创新汪氏编撰医书,由博返约,体例严谨,注重对知识的分类,内容简明实用,风格浅显晓畅,注医释药解方尊古不泥,书写新意,作......
汪昂,安徽省休宁县海阳镇西门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医药学家和编辑出版家,新安医学代表性医家。早年攻读经史,长于文学,为明末诸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