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张俊,, 来源: 年份:2009
与现代地图的精确程度相比,大部分方志中的地图没有科学性可言。方志地图的不准确性由而且必须由方志中的文字来弥补,从而变得可利用。但从政治角度来看,这些地图又有着存在...
[学位论文] 作者:郑欢,,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2020
方志辑录了各地区珍贵的文献资料,通过对不同方志的研究可以了解各个地区在不同时期的面貌。明代,方志数量增多,明人对方志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这集中体现于方志序文的撰写。...方志序文通常涉及作序者对方志起源问题的认识、对史书与志书关系的理解、介绍志书编修的经过、对志书功用的看法等,对方志序文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明代地方志及明人的方志纂修观念。...明代地方志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明代官方对地理总志和地方志书的重视,明...
[学位论文] 作者:耿偲特, 来源:广西大学 年份:2011
随着全国第二轮编修方志的进行,以电子科技迅猛发展为时代背景的影像方志作品崭露头角,逐渐兴起并有待成为方志编纂工作的一种流行趋势,尤以广西影像方志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学位论文] 作者:王贵,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 年份:2016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王贵备战十一届全运会的训练特征进行解读,具体通过分析王贵备战十一届全运会的赛前训练计划、...
[学位论文] 作者:石磊, 来源:宁波大学 年份:2011
傅振伦是一位横跨传统方志学和现代方志学的一代方志学大师。...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便涉足方志界,民国时期先后主持或参与编纂了《新河县志》、《河北通志》、《北平志》、《北碚志》等四部志书,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方志学专著之一的《中国方志学通论》。...建国以后,傅振伦继续从事方志研究和撰修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国方志学》、《傅振伦方志论著选》、《傅振伦方志文存》、《中国史志论丛》等专著,发表方志研究方面的论文200余篇...
[学位论文] 作者:王鑫, 来源:宁波大学 年份:2015
“雏形方志”是指宋代方志定型以前记述某一特定区域一个或多个方面情况的地方文献,在体例、内容等方面与后世定型方志相比还很不完善,仅备后世定型方志之一体,如郡书、地理书(地...
[学位论文] 作者:童菂, 来源:湖北大学 年份:2009
王葆心是中国近代方志学研究的先驱人物。他兼采众长、独立创见。他的方志学理论主要体现在《方志学发微》一书中。   他从方志的地域性特征出发,认为方志取材必须遵循“以...
[学位论文] 作者:张勇,,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13
道教方志至晚于东晋南朝时已经出现,晋末刘宋时道士徐灵期撰《南岳记》即是其代表。唐代是道教方志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道教方志基本上是由道士撰写,仅局限于少数道教...
[学位论文] 作者:张晓晴,, 来源:青岛大学 年份:2020
李齐是朝鲜半岛高丽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尤其是在词创作方面成就突出。...本文在前人对李齐词的研究基础上,对李齐生平及相关问题进行考辨,对李齐词的主要题材进行归纳和梳理,重点研究了李齐词的艺术表现,阐明李齐词对朝鲜半岛后世古典词作的影响。...李齐生于高丽末期,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同时,李齐个人独特的家学渊源、出仕经历和随侍入元经历成为了他词创作的背景。其中,李齐居留中国期间与赵孟頫等时...
[学位论文] 作者:张鹏,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晚清方志通过自身调节与新创类目来适应新的情况与新的变化,民国方志类目变革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类目的因创成为晚清和民初方志类目变革的主题。然而旧方志对于新社会、新...
[学位论文] 作者:南美花,, 来源: 年份:2008
本文对中国魏晋时期“竹林七”与朝鲜高丽时代“海佐七”的代表人物为中心进行文学比较研究。“竹林七”是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成为代表的风流...
[学位论文] 作者:李文韬, 来源:南昌大学 年份:2015
民国是方志学的转型期,新的思潮和新的研究方式充斥在这个时期的方志学中。它造就了一批方志大家,如傅振伦、黎锦熙、瞿宣颖等,其中吴宗慈便是一位起承转合式的方志大师。他...
[学位论文] 作者:李硕文,, 来源: 年份:2012
明清时期徽州方志编纂数量巨大,方志编纂规范、理论日益成熟。方志序例一般列于志书首端,是方志写作内容,编修理念、体例模式的浓缩体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概述明清徽州府...
[学位论文] 作者:乔方悦, 来源:宁波大学 年份:2023
王棻(1828-1899)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经史学家和方志学家。...王棻作为清代后期方志理论的集大成者,博采古代方志“地理派”与“历史派”两大修志流派之所长,在修志实践中完善自己的方志思想。从上述志书可以看出,王棻方志思想主要集中于五...
[学位论文] 作者:王宏涛,, 来源: 年份:2011
本文认为,在追溯普菩萨的渊源时,应该历史地看问题,尤其注意不能将后来普菩萨的特征和内容用在追溯其起源的问题上。本文认为早在普菩萨产生之前,“普”就是一个广为...
[学位论文] 作者:周红, 来源:广西大学 年份:2009
中国的地方志编纂历史源远流长,地方志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形式与体例,发挥着教化、资政、育人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国地方志编修经历了私著...
[学位论文] 作者:林浩,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23
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已有两千余年的编纂历史,形成数量可观的编纂成果。地方志被称为“官书”,从隋唐时期起,地方志的“官修”制度就基本确立并延续至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开始后,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持、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地方志的编纂带有明确的行政属性。...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地方志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并且伴随方志云平台、方志馆等公共文化服务...
[学位论文] 作者:熊庆农,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方志乃一方之全史,研究地方志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咸宁作为一个后发地区,如何从方志中汲取有益的内容,为咸宁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成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安东, 来源:安徽大学 年份:2008
方志综合记述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献。方志滥觞于先秦,秦汉以后日渐成长,至宋元时体例趋于完善,明代继续发展...
[学位论文] 作者:任淑莉,,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2020
宋元方志处于方志发展的成熟和完备阶段,其中浙江地区方志存量大、质量佳,保存了不少语言、历史、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研究的珍贵材料。目前学界对宋元浙江方志的研究尚不系统,也不够深入。...散佚的宋元方志辑佚成果需做较为完备而全面的补辑,方志中的方言资料是反映当地社会历史文化状况的“活化石”,既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献,又是非常值得整理的语言文字学文献,至今没有人做过整理和考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