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霍东晓, 来源: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23
唐宋诗之争贯穿了整个清代诗学。乾隆年间,翁方提出“肌理说”,主张学习细密的宋诗,于宋人尤其推崇黄庭坚。...正是在这样的诗学背景下,翁方校刻《黄诗全集》,为江西学政时期热衷于举办寿黄会,日与学官弟子论诗,推动了宗宋诗风的发展。翁方晚年得意弟子李彦章,继承其师衣钵,将寿黄会...
[学位论文] 作者:, 来源:南宁师范大学 年份:2023
两晋南北朝是一段近四百年分裂战乱的断代,这何以能与大一统的秦汉、隋唐史上下相贯通?面对这一长期冲突动荡、家分裂的史事,应怎样疏通高中学生对“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的理解?...以通史观视域探究三两晋南北朝的教学问题,着重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既要解析在政权“分立”和“...
[学位论文] 作者:何梦晗, 来源:沈阳音乐学院 年份:2023
本文以《辽》《契丹志》中的乐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探索契丹-辽宫廷音乐的发展为主要研究目标。首次通过构建编年体叙事框架的方式,从具有历时性的角度对契丹-辽宫廷音乐的...
[期刊论文] 作者:莉洁, 来源:学园 年份:2023
思政课程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将“四”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水平,扩展理论深度,增强实践强度,还对提升师生爱国情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四”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有着相似的本质特征,彼此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分析“四”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的关系,阐述“四”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挖掘“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中的价值意蕴,并提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圣武, 来源:云南大学 年份:2023
明代中后期,明人私撰本朝的风气兴盛,出现了大量的私撰本朝史籍,朱祯的《皇明史概》即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朱祯(1557—1632),字文宁,浙江乌程人。...《皇明史概》一百二十卷,全书由《大政记》《大事记》《大训记》《开国臣传》《逊臣传》五部分组成,叙事大体自洪武至隆庆止。作为一部较完整的私撰本朝史籍,在晚明史学的发展中占据着...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泉, 葛世林,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2023
“四”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增量,承担着帮助学生确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教育功能,承载着引导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的育人使命。...高质量建设“四”课程,需要在学理上阐释课程的基本定位、内容边界、建设理念三个基本问题。...要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大逻辑中把握“四”课程的整体定位,在课程内容的主题进阶中把握“四”课程的个性化定位;要准确厘清“四”课程同思政课必修课的内容边界、...
[学位论文] 作者:梁曦月,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23
叶小是我国专业作曲家的杰出代表,迄今已创作了大量优秀且具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作为叶小“中国故事”——《西藏》系列中的重要作品之一,《纳木错》富有创造性地运用了“泛调性”“复合调性”等新的作曲概念,兼具民族特征与现代性。...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目的、意义进行阐释,并梳理了叶小《纳木错》的相关研究,介...
[学位论文] 作者:罗金秋, 来源:广西大学 年份:2023
作为中国南朝时期的重要作家,诗文作品历来不乏学者文人进行研究。虽然学界对其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对其诗文的用典研究却很少。...因此,本论文即着眼于萧诗文中儒、道、佛三家典故的研究,旨在分析其用典的内涵和用典的特色及原因,并力图有所创新。本论文分为五章对萧诗文中儒、道、佛三家典故进行研究论述。...
[学位论文] 作者:马永敬, 来源:马永敬 年份:2023
瑜在历史地理学、民族、边疆等研究领域学术造诣颇深,在历史研究中重视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对西南地区的史料收集整理和编纂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徐中舒先生称为“南中泰斗、滇巨擘”。...方瑜在云南地方史研究中从全局观出发对庄蹻入滇的时代背景做了深入的分析,对庄蹻入滇的路线做了系统的考证,研究了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对云南的经略历史,充分印证了云南在秦汉时期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低碳世界 年份:2023
“以赛为”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将“工程算量”技能竞赛融入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中,积极探索“以赛为”的人才培养模式。...详细分析了在“工程算量”技能竞赛引领下“以赛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以赛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2023
介绍蔡平平教授基于八辨证治疗绒毛膜下血肿(SCH)的临床经验。...在SCH的诊疗中,以八辨证为指导,强调阴阳辨证,灵活使用活血化瘀法;以“活血不留瘀、不动血、不动胎、不碍胎”为原则,提出“急则止血,缓则消瘀,澄源安胎为本”的治疗方法,同时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重视脉诊。...
[期刊论文] 作者:洛秦,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23
文章探讨了口述材料与口述文本的差异性、历史的“真实性”拷问、口述作为“新史学”推动下的研究范式转向,即一种学术视角或方法问题的探讨,以及音乐口述与非口述的音乐文本叙事的比较,音乐口述怎么样体现口述的...这些问题都是音乐学界在口述热潮中面临的挑战。...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23
<正>李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所副所长,四川省学术带头人,研究领域广泛,成果显著,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主要著作有:《道教气功养生学》、《中国道教气功养生大全》、《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全四卷)、《道教与气功:中国养生思想》(日文版)、《道教养生学》(韩文版)等。...
[期刊论文] 作者:李磊, 潇璐, 徐艳秋, 王博寒, 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23
锁芳教授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参与了国内多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临证经验丰富。...锁芳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湿疫”范畴;病位在肺,累及脾胃;基本病机是邪盛正虚、湿戾闭肺、气机失司;推行“1+4+N”的中医诊疗方案,灵活运用内服外治等多种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23
<正>墓葬几乎是中国考古学研究所面对的第一大类材料,汉唐墓室壁画以其丰富多元的图像体系成为研究中古视觉文化的核心材料。...贺西林教授《读图观:考古发现与汉唐视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一书,以历久弥新的考古材料深刻剖析了汉唐视觉图像背后的古代社会及知识生成。...
[期刊论文] 作者:邵璐, 钱金明,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年份:2023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引入科学的素材,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本质”的教学建议。...以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一课为例,教师应在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基于“寓理于,以促思”的教学理念开展科学教学,以避免科学教学的片面化与简单化,充分发挥科学的教学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课外语文 年份:2023
为此,他专门撰写纪传体的史书《新五代》。之所以说“新”,是为了区别北宋初年大臣、史学家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同学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封建时代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莫过于“五代十”。...《新五代》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2023
本文以马格林集中论述设计和历史观念的几篇重要论文为基础,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的方式,考察其作为设计理论家的思想发展,探讨设计对设计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沟通意义。...设计的历史意识不仅贯穿于具体的设计写作中,还对一般历史写作提供了开放性。在此,“产品环境”概念的提出,是马格林的重要理论贡献。...
[期刊论文] 作者:邓凌之,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2023
对呈现影的电影文本进行研究,发现其呈现动因往往基于作者和观众各自迷影情结的双重驱使,而影的电影化呈现则依靠构建怀旧影像的集体记忆以及融合影想象的艺术真实。...通过回溯影,也将对当下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带来新的思考。...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锋,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年份:2023
百年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的领袖和领导集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群体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在一定意义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总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新时代深刻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哲学命题所蕴含的时代内涵、思想内涵和文明内涵,需要回归百年中马克思...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