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建强,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15年情钟石,15年笔耕不辍。...今年78岁高龄的高级编辑陈东升先生,15年里主编、编著有《中国石盆景根艺花卉大观》、《中华石鉴赏大观》、《中华古今石大观》、《中华名家藏石大观》、《新疆大漠石》、《赏石文化研究》、《神韵》、《中华石古籍大观...》(待出版)等8部石图书,推动了我国赏石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对石出版而言,陈先生有口皆碑,功不可没,其巨大的贡献必将流芳中华石坛。    东升先生...
[期刊论文] 作者:夏华炳,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爱石的人很多,爱上石的人极少;在爱石者中,痴迷石的人很多,婚姻和生命与石直接相关的人极少;在有目的性的爱石者中,为个人休闲娱乐,强身健体,怡情益智的人很多,用石为人民服务的人极少...;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积极参加各种石文化活动的人很多,能够坚持至今并带动全家三代人依然活跃在石友当中的人极少。...著名石收藏家、鉴赏家、活动家陈瑞枫先生便是这极少数人之一。他少年投身革命,194...
[期刊论文] 作者:三 石,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中华石文化源远流长,爱石赏石之风悠久浓厚。在历史记载中,“周公植壁座”,汉武帝拜启母石、屈原佩石、陶渊明卧石、杜甫供石、自居易咏石、米芾拜石……都是用石装饰自己,从而体现审美意识的升华。...纵观历史,这种赏石之风大约始于商周,盛秦汉、唐、宋,并在唐宋时传入日本、朝鲜等地,并逐渐在东南亚及欧美等地盛行。   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提到中国深厚的赏石文化传统,我们就会想到米芾、苏轼、陶渊明、白居易、张大千……正是他们,将中华文化的传统注入石之美;正是他们,将爱石的情怀,灌注进我们的血液。...而中国当代赏石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同样离不开一批优秀的石收藏家、鉴赏家、理论家、出版家和活动家。他们带动了中国石文化的迅猛发展,并与广大石友一起,见证了当代石文化的复兴、发展之路。  ...作为当代石文...
[期刊论文] 作者:罗文亷,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什么是石艺术?石艺术是以天然美石为载体,通过安顿创造,使天然的“石象”与人的“心象”有机结合,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石,石,一要“”二要“石”,它不是“纯天然”。也不是什么“类艺术”。...一二石既体现了石艺术的本质属性,又包含了石艺术的特殊属性。“安放”从艺术手段角度,揭示石艺术的技法属性,它的创造核心是命题。...“以天然美石为载体”界定了石艺术与其它艺术区别的根本点;通过安放,表...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伊阳,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石是艺术品吗?是非争论,由来已久。何为艺术,艺术即是美学。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艺术的科学,即以艺术为主要对象,通过艺术来研究美。也就是说,美即是艺术,艺术包含着美,两者难舍难分。  石美吗?...无论从石的造型、质地、颜色、纹理图案都包含着美的元素,石又和其他自然景观不一样,它是天地造化又游离在外的个体,适于把玩、陈放、观赏。我们的祖先发现了石之美的艺术价值,并置于案上、堂前、园内,...
[期刊论文] 作者:张 鑫 杨 靖,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网络缩小了世界的距离,同样延伸了石的触角。  当一个几乎无边界的大市场在网络上展开,当展示、沟通、交流、买卖只需轻轻一点,你的石头是否也走进了快捷的信息时代?...网络成就了石的魅力,石更增添了网上的精彩。石e时代不可避免的到来了。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更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互联网:另...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本刊讯】(记者 其实)由中共南昌西湖区委、西湖区人民政府、南昌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西湖区文化广播旅游局、南昌市绳金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09中国·南昌绳金塔石精品博览会”5月13日拉开帷幕...国内著名赏石专家侯桂林、李彦森、吴培龙及《中华石》、《石友》等石界媒体代表应邀参加了展会。  本次石精品博览会为期1...
[期刊论文] 作者:黎 言,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2008年12月29日,龙园迎春石展销会开幕式暨石文化论坛隆重举行。据悉,这是龙岗街道为把龙园打造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石文化基地,以及申办明年“文博会”分会场的系列活动之一。...龙园迎春石展销会从2008年12月25日开始,至2009年1月10日结束。参加此次石展...
[期刊论文] 作者:管仁启,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在松花石的产地通化市,提起毛瑞景,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他收藏的石数量最多、品种最全,小至把玩、大到几十吨的应有尽有,具体有多少块,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二是他收藏的精品最多,在他的石馆里,经全国赏石大师专家评估的国宝级石就达数十块;三是他对石的投资最大...今年他又投资三千万元兴建了五千平方米的松花石艺术馆,在建馆盖楼之前将一块重约21吨的松花石置入馆...
[期刊论文] 作者:刘长跃,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慕名而去     今年3月,笔者偶然从媒体得知,河北省的西北端有个县出产类似戈壁石的石。该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属阴山余脉、坝上草原地带。...作为一个赏石爱好者,同时作为河北省观赏石协会的工作人员,我怀着新奇、兴奋、期待的心情,4月22日慕名而去,这也是我首次前往康保。紧接着7月29日又因观赏石资源调查再次前往。两次前往...
[期刊论文] 作者:赭 石,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编者按:  2005年7月,首届华夏雅石艺术论坛以“石是否为艺术品”为题展开了学术讨论,参与名家各抒己见,但“是”与“不是”,没有最终定论;此后,上海藏家梁志伟以《石艺术品化将成为潮流》一文明确表态...,但也仅是给处境略显尴尬的石一个比较中和的定位。...时隔几载,业界均以石“是天然艺术品”和“终究成为艺术品”相守。但,只要尘埃尚未落定,就有被反复审视的可能。   此文从艺术品、美学理论的专业视角入...
[期刊论文] 作者:岳恩荣,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财力都投入到了石头方面但我同时又是一位书画爱好者,无论再怎么劳累,每天的练笔或习作都不懈怠书画学习给了我一双艺术的眼睛,凭借这种眼力,我得到了许多好石头;采石、赏石活动拓宽了我的审美视野,在书画创作方面给了我一定的启发长期的石与书画共生与碰撞...,使我体会到二者都是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石与书画相通,石更应与书画联袂。    ...
[期刊论文] 作者:许 静,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2009年4月4日,唐山市春季石根艺玉器展在唐山市体育中心广场隆重开幕。此次展会由唐山市石根艺协会主办,受到唐山市领导、河北省观赏石协会和各界媒体的高度重视。...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四百家参展商相聚美丽唐山,数十种石争奇斗艳,上万件根雕、玉器引人注目。...唐山市人大副主任雷士明、原唐山市政协副主席安邦、河北省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刘长跃、唐山市石根艺协会会长檀振声、唐山市石根艺协会常务副...
[期刊论文] 作者:苏 原, 来源:中国报道 年份:2009
我们试图在读者面前呈现的,是关于中国库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通过对官方库、民间库、外国库涉华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库的生态具有一种极其不平衡的特点。  ...“吃皇粮、拿官俸”的官方库一直以来都是库圈子的“当家花旦”,但批评声似乎总是比掌声来得更猛烈些。某些官方库缺乏独立性、独创性的研究和关键时刻的集体失语,究竟有多少是源于“身份”这个魔咒?  ...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畜禽业 年份:2009
2008年12月13日,在灯火辉煌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十届全国饲料添加剂大会暨2008年广东饲料行业年会”的晚宴上,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建希望小学仪式成为当晚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长跃,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有漳河、沙河、绵河、甘陶河、滹沱河、北沙河、唐河、拒马河、桑干河、滦河等贯穿其中,造就了丰富的地貌景观和地质奇观,同时也为石的生成创造了天然的有利条件。  河北石的种类多,品位高。...承德有著称世的热河化石群,张家口有世界级的橄榄石矿物晶体。两大山脉的山区、半山区及河滩有大量的形形色色的造型石、图纹石,像历史名石—雪浪石、遵化千层石、唐...
[期刊论文] 作者:郑 强,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耸立的群山、纵横的沟壑,造就了滦河丰富的石资源,既有化石、矿物晶体,又有造型生动图纹丰富的滦河卵石。这些石以质、形、色、纹、意俱全独树一帜,在浩瀚的中华石中自成一族,充分展示了它们婀娜多姿...
[期刊论文] 作者:侯桂林,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赏石理论家侯桂林先生的《石画造化,压却绢与纸》,对这个在赏石界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十分肯定的回答。  当天然石和人工书画联袂时,是否会演绎出一番别具风味的“石”情画意?...兼具石收藏家和书画家的岳恩荣先生以其多年的经历以及石和书画作品向我们娓娓道之。  “江山如画”本期话题:石与画的争锋与合作。    2008年10月应邀...
[期刊论文] 作者:张 鑫, 来源:中华石 年份:2009
2009年8月15日上午9时,“第二届中国·宁夏·石嘴山林业石博览会暨塞上湿地节”在石嘴山市风景秀丽的龙腾星海湖畔隆重上演!...本届展会以“传承石文化,打造石之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