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23
三国志》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是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及民间传说,经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本文意图以关羽形象为例,从其外部形象、主要事迹、他人评价和人物死亡四个部分着重分析其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差异,并从时代环境、作者...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23
三国志》里的王朗仁爱孝廉、忠君爱国、沉着冷静;《三国演义》里的王朗则麻木不仁、卖主求荣、张脉偾兴,形象判若天渊。参照《三国志》《三国演义》及其他相关史料,究两者迥然相异之缘由,委实与作者的立场有关。...
[学位论文] 作者:蒋晓珊,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2023
本文以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张舜徽主编的《三国志辞典》释义为研究对象。...该辞典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研究《三国志》的专书辞典,收词范围包括《三国志》正文和裴松之注文,共收词目一万八千多条,分语词、人名、地名、职官、典籍、天文历算、历史典故等,是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书。...
[学位论文] 作者:高祥,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2023
三国前承两汉后启两晋,这一时期社会动乱不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在临亡之际,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是十分复杂的。...本文充分挖掘了临终遗言的丰富内涵,用宏观审视与微观分析、事实描述与史学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三国时期临终遗言所展现的社会风俗变化原因,勾勒出了三国时期社会思潮的演变脉络。本文在结构上由大...
[期刊论文] 作者:曲昌成,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 年份:2023
三国时期灾疫多发、战祸频仍,人们生存环境恶劣,形形色色的医者应运而生。他们之中既有官医,也有行走于民间的儒医、道医、巫医以及追求养生的隐士。...解构《三国志》中的医者形象,可以借助正史的真实性来尝试还原当时的医疗环境以及医者行医经历,探讨三国时期医学发展的进程。...
[期刊论文] 作者:周积明,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23
自西晋陈寿作《三国志》以魏为居正,孰为三国正统,历代争执不休。元明之际《三国演义》出,尊刘反曹之正统观深入人心,方为《三国志》以来的三国正统之争划上句号。...《三国志》以降,三国正统说虽众,但“皆自善其所见”。惟宋明以来“尊蜀”论者往往对陈寿、司马光为代表的“尊魏”书写者加以道德谴责,斥责他们妄肆私意,崇伪黜真。...清代虽延续前代三国正统论中道德批判的余绪,但学术界主流意见却更多地秉持“设身处地”的立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投资与合作 年份:2023
中日韩三国之间合作已有二十多年时间,期间不断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中日韩三国开展经贸合作具备多重优势条件:中日韩三国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依赖性与经济互补性;具有政府间构建的合作平台,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存在共同的合作分母,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RCEP的成功签署,将中日韩合作推向新高度...文章通过对中日韩三国开展经贸合作的优势条件展开分析,为中日韩三国未来继续深化合作提供支持。...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23
<正>一、教学设计思路“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四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科书内容分为“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四个子目,基本涉及三国至隋唐时期思...
[期刊论文] 作者:纪德君,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3
三国演义》的历史观颇为复杂,正统史观、道德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以及循环史观等兼而有之,并且彼此交织,相互为用。...作者崇尚英雄,但他崇尚的主要是出身正统的、以宽仁忠义为本的英雄,也是能体现天心民意的英雄,因此《三国演义》呈现的是以儒家政治道德为核心的多元历史观。...这种多元历史观虽然包含某些合理的成分,但无法对三国兴亡作出富有诠释力的理论说明。只有秉持唯物史观,结合小说的具体描写,才可能对蜀汉兴亡、...
[学位论文] 作者:熊姣,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2023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不仅在中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通过译介很早流传到海外。在德语界中,弗兰兹·库恩的《三国演义》节译本于1940年发表,流传较广。...七十多年后《三国演义》德语全译本终于在2017年于德国法兰克福出版。...这本由译者尹芳夏翻译的《三国演义》作为第一个德语全译本,填补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德译的一个重要缺口,不仅为德国汉学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还能推动中国古典...
[期刊论文] 作者:李艳秋,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23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同时也蜚声海外,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得到了广泛流传,尤以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为最。...早在江户时代,《三国演义》在日本就有了翻译版本,此后的翻译、改写、学术研究、衍生创作遍地开花,特别是在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动漫中,三国题材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对其在日本的深入性传播和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日益注重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三国演义》在日本传播的成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23
本文针对毛评本《三国演义》中悲剧意识在文本中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参花(中) 年份:2023
<正>《三国演义》是中国首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蕴含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传统美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传承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今古文创 年份:2023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皆为歌颂男性英雄的经典小说,男性角色大放光彩,而女性角色则沦为了附庸。...两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异化”,二者共同之处是女性自我价值被“贬低化”,而不同的是,《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被“面具化”,而《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被“颠覆化”。...
[期刊论文] 作者:罗晓渝, 李仁君, 唐丽,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年份:2023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四川省大邑县充分发挥历史厚重的三国子龙文化独特优势,借助位于成都平原的地理位置条件,把子龙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融入四川三国文化地标打造之中,深入推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下活了县域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学位论文] 作者:, 来源:南宁师范大学 年份:20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段近四百年分裂战乱的断代史,这何以能与大一统的秦汉史、隋唐史上下相贯通?面对这一长期冲突动荡、家分裂的史事,应怎样疏通高中学生对“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的理解?...以通史观视域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史的教学问题,着重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既要解析在政权“分立”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科爱好者 年份:2023
文章以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例开展大单元教学,把整个单元分为四个教学专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归纳、材料分析、分组探究等方式,学习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雨, 来源:服饰导刊 年份:2023
近年来对影视剧中服饰的历史考据兴起,1994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是名著影视剧化的经典之作,其中服饰作为关键的视觉语言,也成为后续这类题材的重要参考。...然剧中甲胄是否符合时代背景,未见有相关研究,文章试图以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所着铠甲为例,讨论二人所着甲胄的合理性,从考证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史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对二人甲胄形制进行推测,为后续的影视创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学位论文] 作者:鸿格尔珠拉, 来源:内蒙古大学 年份:2023
胡仁·乌力格尔的题材大多来自汉文历史小说,胡尔奇布仁巴雅尔演述的《三国演义》也是如此。本文由绪...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23
本文就以统编教科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这一课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教材设计和教学,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