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29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孟飞,,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钱诗》是钱谦益在《读小笺》《二笺》的基础上踵益而成的本,对于二书《钱诗》既有吸收又有删改。通过比勘删改的文字,不仅可以考察钱谦益前后所用版本...
[期刊论文] 作者:邢治平,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正】 诗《法镜寺》云:“婵娟碧藓净,萧摵寒籜聚。” “碧藓”亦作“碧鲜”。仇兆鰲《少陵集详注》、杨伦《诗镜铨》(以下简称仇,杨)均断作“碧藓”。按“碧藓”...
[学位论文] 作者:符莉,, 来源:四川大学 年份:2006
黎元兴与同为唐代道士,但是二人的道教思想却具有不同的哲学气质:黎元兴仿佛造经,思想中充斥着浓重的佛学色彩;而却试图立足于本土思想,回复到道教原有的思想特征,其对比十...
[期刊论文] 作者:谢保成,,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2015
一,本人的三篇文字证明郭沫若说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赠别的对象是,毫无问题"大有问题。二,郭沫若认识偏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引述的诗文为证,却对《新唐书》已...
[期刊论文] 作者:李爽,,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9
夏力恕《诗增》于清代诗注释评点著作中,深具独特的学术价值。夏于评注中自觉贯穿一核心线索,注重揭示此条核心线索中诗所蕴涵之微旨,表现出对《钱诗》学术创...
[期刊论文] 作者:慧月, 来源: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年份:2020
詩傳播史上,《律虞》是一個奇特的存在.它是一部僞書,但却産生了衆多刊本和抄本,這自然舆其便於初學而學者又多學律有關.作爲一部簡要的本,雖然聚訟紛紜,...
[期刊论文] 作者:洛康,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在一九八二年《天津师大学报》第五期上,刊出振清、淑芬二同志的《对“元杂剧”部份注释的浅见》一文,对王季思等同志的《元杂剧》中的部分注释,提出了不同看法,我认为是有道理、富于说服力的。...
[学位论文] 作者:杨陆陆,,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17
师尹为宋代名家,是郭知达《九家集注工部诗》的重要一家,位列第三位,仅次于赵次公、田,其颇具规模,且有很多条目为后来的诗者继承阐发,在诗学史上具有一定...
[期刊论文] 作者:董芳芳,, 来源:青年时代 年份:2016
是唐代著名的道士,也是一名十分出色的作家.他的具有追求逍遥自由,希望成仙的道教文化蕴含.的《神形可固论》与以往对"神形"的论述相比有很突出的特点,本文主要选取...
[期刊论文] 作者:黄瑞云,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5
工作,不算难,难在于;不算难,难在于读;通读困难,读通更难....
[学位论文] 作者:刘晓春,,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2011
作为唐代著名高道,是道教由外丹修炼转向内丹修炼过程中的...
[学位论文] 作者:李静,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是唐代一位有名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子彬,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95
兆骞研究的丰硕成果─—简介《兆骞诗选》陈子彬承德民族师专中文系教授高亢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完成了对清初著名诗人兆骞诗作的工作。这是我国第一部关...
[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春,,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2017
作为唐玄宗、唐代宗时期的道士,与当时热衷道教的士大夫等上层知识分子多有交往。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他与李白的关系。历来的研究虽多有涉及,但主要是以李白的角度来...
[期刊论文] 作者:嘻猴, 来源:科技知识动漫 年份:2012
嘻猴萌剧场...
[学位论文] 作者:罗娇,,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17
作为杜甫诗初创时期的家,田博引详考,其《诗补遗正谬》取得了多方面的注释成果。该书已散佚,幸有郭知达《九家集注诗》对其进行大量征引,鉴于《九家》年代较早...
[期刊论文] 作者:梅新林,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1995
诗伪王新考梅新林关于现可考见的第一个本、旧题王洙《王内翰工部集》(又名《诗》,简称“洙”)的真伪问题,已历经近千年诸多著名学者的反复辨证而迄今尚无定...
[期刊论文] 作者:建奇, 来源:装饰 年份:2002
⒈ 暖 100×100cm 综合材料⒉ 生命 80×50cm 木 雕⒊ 物语 120×135cm 综合材料建奇作品@建奇$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期刊论文] 作者:林继中,,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宋本工部集》保留一些旧,有些是杜甫自,有些则不是。今作参议十则,冀与同好相与析也。...
[期刊论文] 作者:罗明月, 来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唐代道士从形与神、性与情,神与情、形与性及阴阳等方面入手,通过对神仙本质特性的揭示,阐发了其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虚静去噪"的审美心态。认为只有在这种审美心态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