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 年份:2011
本文对两宋之际著名的道学思想家杨龟山的哲学思想进行考察,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将对杨龟山的生平进行考察,其他四章分别就道学中的天道思想、心性思想、仁学思想以及静的思...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3
《易传·系辞》中提出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宋明理学思想建构的一条重要文本。本文通过对二程“气之感应”、“天人相通”以及“心之感通”等概念的分析,解析二程“感......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11
在教化民众、实现理想社会的这一过程中,老子和孔子都注意到:一个理想的为政者具有重要作用,侯王是实现理想社会的直接推动者。这样的思想具体就表现为对侯王概念的论述。虽...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以虚、寂、无、空等形容良知本体,是王龙溪(王畿)思想的显著特征。对于虚的理解,二程提出虚即本心实于天理、不受外物干扰的状态。这一观念亦适用于龙溪。空、虚不仅是良知的...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18世纪末,朱子学在德川幕府最高学府昌平坂学问所中取得独尊地位。但是进入19世纪,阳明学在日本的影响日益增大,并成为幕末维新期的重要思想。在此过程中,昌平坂学问所的儒官...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1
教化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问题。教化概念所关注的是人之德性的成就,即自我德性的成就以及他人德性的成就,这两方面所对应的正是《大学》之"明明德"与"新民"。在孔子和孟子的教...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2013
孝道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显著的伦理观念。作为最早的诗歌集,《诗经》所反映的孝道思想,表现在家庭情感、社会宗教以及道德教化的三重层次。家庭层次中,父母子女之...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8
"颜子没而圣学亡"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之后旋即引起争议。王畿继承阳明的思想,继续发展论证该说。除该命题所蕴含的"心学道统论"独立、开放的意义之外,从良知与知识的角度,王阳明与王畿师徒二人以此命题反对后世流传的以子贡为代表的外向闻见之学,并进一步强调颜子先......
[学位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11
本文对两宋之际著名的道学思想家杨龟山的哲学思想进行考察,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将对杨龟山的生平进行考察,其他四章分别就道学中的天道思想、心性思想、仁学思想以及静的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孔学堂 年份:2021
摘要:19世纪日本儒者佐藤一斋长期主持幕府最高学府昌平坂学问所,对于江户后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推动了阳明学在江户社会的中兴。从佐藤一斋的生平、朱陆调和论以及心之思想,可见佐藤一斋的根本思想为阳明学。首先,佐藤一斋对于自己晚王阳明300年出生的巧......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2
本文对道南一脉中两项重要的思想史实进行考证,澄清以往相关记述中的错误。本文指出:程门立雪不在元祐八年杨时41岁,而在元祐三年杨时36岁;罗从彦师事杨时的时间不在政和二年...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5
仁学问题的思考是早期道学思想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以二程高足杨时的仁学思想为核心,分析杨时提出的“求仁之方”的工夫论思想,及其背后蕴含的仁之体用的理论问题。杨时对仁...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译),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万历十二年(1584)十一月王守仁从祀孔庙终于实现。王守仁从祀孔庙的议论,兴起于隆庆元年(1567),过程曲折,万历三年(1575)暂时停顿。在隆庆六年(1572)和万历元年(1573),王守仁...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尹美丽,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0
"王亦大"抑或"人亦大",是第25章的一个主要问题.对该问题的辨析除了依据出土文献材料之外,还应返回本身的义理脉络.本文通过对中"王"字、 "人"字等相关概念的梳理,认为"人亦...
[期刊论文] 作者:申绪璐,Chi Zhen(译), 来源:孔学堂 年份:2021
19世纪日本儒者佐藤一斋长期主持幕府最高学府昌平坂学问所,对于江户后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推动了阳明学在江户社会的中兴。从佐藤一斋的生平、朱陆调和论以及心之思想,可见佐藤一斋的根本思想为阳明学。首先,佐藤一斋对于自己晚王阳明300年出生的巧......
[期刊论文] 作者:鹤成久章, 申绪璐,,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万历十二年(1584)十一月王守仁从祀孔庙终于实现。王守仁从祀孔庙的议论,兴起于隆庆元年(1567),过程曲折,万历三年(1575)暂时停顿。在隆庆六年(1572)和万历元年(1573),王守仁...
[期刊论文] 作者:荒木见悟,申绪璐,,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年份:2017
分别论述杨龟山(杨时)生平与思想的若干问题。龟山生平部分,重点分析其早年与禅僧常总的交往及其佛教观。同时,对于龟山和游廌山、胡康侯等人的交往亦给予专门的分析。龟山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鹤成久章,申绪璐,, 来源:教育与考试 年份:2016
明代福建省进士辈出,其中尤以兴化府莆田县出现了502名进士,人数最多。如此卓著的科举成就,与莆田县的《书经》学传统密切相关,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夺得会试与乡试经魁的莆......
[期刊论文] 作者:早坂俊广,申绪璐(译),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19
刘宗周晚年提出'意为心之所存'的命题,引发了与余姚史孝咸、史孝复兄弟的争论。史孝复坚持王阳明所说'知为心之所存',反对刘宗周的命题。虽然刘宗周认为两种...
[期刊论文] 作者:关干雄,刘盼,申绪璐,, 来源:朱子学刊 年份:2015
一、绪论近世以后,日本学界对朱熹、陆象山思想的相关讨论非常多。明治时代以来,研究的对象从关注朱陆思想上的差异转向关心思想的社会背景。具体而言,朱陆思想在学问上的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