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淑芳, 来源:嘉兴学院学报 年份:2022
提出了“宋诗选学”的学术概念....“宋诗选学”关注的重点为宋诗选本.宋诗选本纂辑流变史呈现出5个阶段性特点:宋代为萌生期,金元为消歇期,明代为成长期,清代为盛兴期,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宋诗选本的更新期,其总体呈现出新变的趋势....“宋诗选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它体现在5个方面:拣择“英华”和确立经典;文学批评价值;诗学理论价值;影响时代诗学风貌嬗变;借镜与指导实践创作....
[学位论文] 作者:李倩,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22
清代唐宋诗之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宋诗逐渐摆脱唐诗的附庸地位而与其分庭抗礼,尤其到清代中后期,在道咸宋诗派和同光体诗人的提倡下,学宋诗潮达到顶峰。...在这一宋诗崛起的过程中,清初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叶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同于其他诗人强分唐宋的极端论调,叶燮论诗唐宋兼宗,对于唐诗和宋诗这两大诗歌典范都给予客观评价。...他从探讨诗歌源流本末、正变盛衰的目的出发,建立了以“变”为核心的诗歌史观,认为宋诗是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红领巾A(成长) 年份:2022
你们问得越多,从世界里出来的哲人也就越多,因为我们诞生于你们思考的声音!rn简单来说嘛,世界里布满了无数等待被触及的“想法”,你们的好奇心、想象力、观察力等都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期刊论文] 作者:朱腾云,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年份:2022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是篇幅最多的中国古典诗歌总集,是20世纪古籍文献整理的代表性成果,但其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数量较多,笔者在使用中发现《全宋诗》《全唐诗》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有300...余组,分为作者两收诗歌重录、《全唐诗》误收、《全宋诗》误收、诗歌重见不能考订时代四种情况,这些重出误收诗歌的考辨对于《全宋诗》《全唐诗》的整理研究及别集编纂与作家作品的研究都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陈小辉,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22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共七十二册,收录了宋代九千多位诗人的二十多万首诗歌,可谓皇皇巨著,实有功于学林.但因宋诗的分布范围广、流传时间久、数量又极多,故《全宋诗》难免还有疏漏之处.因此自《...全宋诗》出版以来,补正辑佚之作不断涌现.今利用广东省地方文献亦辑得宋佚诗31首,补充作者8人,又补充字句题序若干....
[期刊论文] 作者:吕宛庭, 来源: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22
宋诗人之真迹今多不传,且于普通人而言极难获取.但文人在诗话或笔记中所记载的唐宋诗真迹的相关信息,亦可成为富有价值的研究对象.唐宋诗真迹相关记载中反映的异文情况,不仅可给后世校勘提供便利,还能反映当时文人的辨伪意识....文献中所记载的唐宋诗真迹及其相关信息,对诗歌辑佚、文学史研究有重要作用.此外,真迹作为书法作品,自身也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价值.对唐宋诗真迹进行系统梳理,可为当今文学研究挖掘到更多新材料,探索更多新思路...
[期刊论文] 作者:陈怀宇, 来源:文史 年份:2022
20世纪50年代,随着一系列史学新刊物的出现,如《历史教学》《文史》《历史研究》等等,现代学术规范逐渐确立,其中也包括作为现代学术主要特点的脚注.尽管1950年代初这些刊物都采用直排形式,作者们多使用尾注或文中夹注...《文史》1955年率先使用了横排并确立了脚注的格式,《历史研究》等刊物也在1956年根据文化部对出版物标准的指示改为横排,从而奠定了现代脚注的格局.马克思主义史家在采用现代注释格式方面起了标杆作用,这主要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取得史学界指导思想...
[学位论文] 作者:韩莉薇,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2022
本文在梳理宋代音乐研究成果以及宋代音乐史料的基础上,以《全宋诗》中的音乐史料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音乐史学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对《全宋诗》中的音乐史料进行宏观、系统、全面的梳理...第一部分为《全宋诗》的撰写体例以及史料来源。第二部分从横向维度宏观分析《全宋诗...
[学位论文] 作者:妥泽民, 来源:北方民族大学 年份:2022
雅俗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文化范畴和诗学范畴,在北宋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实践中有深刻的体现,表现了诗人主体人格、诗歌内容、艺术技巧、诗学审美风格的重要特征。...本文运用文学思想史、文学理论批评、诗学美学等研究方法,揭示北宋诗歌雅俗观的主要表现与丰富内蕴。...第一章主要从商业经济与文化娱乐活动、“佑文”政策与科举制度、儒释道思想、文化人格、士人心态以及文人士大夫与阶层、俸禄待遇、消费问题出发,分析影响北宋诗歌...
[期刊论文] 作者:刘开生, 来源:书屋 年份:2022
介绍陈衡的一生经历,除了她自己早年写的《陈衡早年自传》之外,还有史建国著《陈衡传:“造命”人生的歌者》和王玉琴著《一日西风吹雨点——陈衡传》两部著作.这些著作基本上再现了陈衡丰富多彩的人生.但毕竟陈衡是一个距今比较久远而影响比较大的人物...
[期刊论文] 作者:沈童, 来源: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2
梅尧臣作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别唐变唐,勇于创新,在多方面开创了宋诗新的艺术范式,具体表现为平淡的风格和审美理想、广博而日常化的题材、以文为诗的破体文体特征。...梅尧臣独具特色的悼亡诗从以上方面集中体现了唐宋诗之变,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
[学位论文] 作者:张江宜, 来源: 年份:2022
安乐是美国当代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哲学家、汉学家,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中,对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的研究用力颇深,并取得了十分厚重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学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目前学界关注更多的是安乐的儒家哲学研究,而对其道家哲学研究则多有忽视,且仅有的关于安乐道家哲学的研究成果,大多又是依据安乐道家哲学研究中的某些部分展开,因而显得较为零散、不全面。...
[期刊论文] 作者:董彩云;李梅, 来源:文史 年份:2022
2021年12月4日,《文史》编辑部举办了以"儒学的社会科学化取向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径"为主题的青年学者工作坊,来自全国各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背景的23位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此次研讨会....山东大学《文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为会议致开幕词,副主编李扬眉副教授为会议致闭幕辞.此期工作坊包括"礼学与实践的儒学""社会科学视域下的儒学研究""儒家政治传统与现代社会治理""儒学与西学""儒学的现代价值与走向...
[学位论文] 作者:李竞霜,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22
本文以我国青年作曲家陈具有代表性的五首古筝作品以研究对象,以这些作品所使用的作曲手法为研究线索,对这五部作品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探究作曲家陈写作古筝作品的特征与风格,全文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陈的个人经历及其创作发展,并收录了来自作曲家本人、演奏家、音乐评论家们和权威媒体对陈古筝作品的评述,以及笔者对作曲家本人的采访实录。...旨在对作曲家陈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分析,从而更加客观和立...
[学位论文] 作者:张静楠, 来源:宁夏大学 年份:2022
在尊唐抑宋的大环境中,方回提倡宋诗的价值,对宋诗的发展及后世的接受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为四章探讨方回的唐诗观和宋诗观。第一章总体概括《瀛奎律髓》中方回的评诗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22
宋诗之辨是李氏朝鲜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各个时期绝大多数诗人、文学流派甚至最高统治者,几乎无不处于唐宋诗之辨的影响之下。朝鲜自古以汉文学为主要的文学样式,历代传承,人物辈出,名作连绵。...自高丽以后,制作不断,各成一家,而大致不出唐宋诗文之轨范。在此过程中,因时代风尚之推移,作者好尚多元,逐分唐宋之门界,聚讼不休,为文学史留下一大公案。...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读书 年份:2022
本书是一本“大家小书”,是蒋绍愚先生对近年来在阅读唐宋诗词时关于其语言艺术的心得体会的记录。...书中通过对大量例证的分析比较,从歧解和误解、意象和意境、炼字和炼句、句式和语序、话题句和名词语、今昔和人我、比喻和对比、奇巧和真切、细密和疏朗、继承和发展等十个角度对唐宋诗词语言艺术进行了探讨,既是对诗词语言艺术研究的推...
[期刊论文] 作者:谭好,徐思雨,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22
要求阐释回到文学本身;第二阶段反对文学阐释自说自话,坚持文学阐释的可公度性;第三阶段借用心理学的观点重新审视强制阐释论,最终指出:文学是非认知的,是体验之上的“共鸣”,而非科学论证的“共识”.这些观点都指向了西方“诗之争...”的古老命题,现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强制阐释是这一命题的延续.强制阐释论的系列观点实际上就是从文学阐释的角度为“诗”辩护.将强制阐释论还原到“诗之争”的历史视野,不仅可以明晰强制阐释问题的由来,还能体现出...
[学位论文] 作者:葛星辉, 来源: 年份:2022
我国文史互通及诗教传统由来已久,而且唐宋诗词植根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作为语言之精华,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提出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而唐宋诗词丰厚的价值内涵和广泛而深入的普及程度以及历史教材的特点等都为其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赋予现实可行性,符合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新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唐宋诗词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启发教师用“文史...
[学位论文] 作者:李岩,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2022
赵文是清代浙西词派中期活跃在吴中地区的重要词人,他学识渊博,功底深厚,擅长诗词创作,被严迪昌先生称为“吴中七子”中的填词翘楚。...但是由于后世的接受原因,他的词并没有引起词学界的重视,本文通过三个章节的分析解读来发掘赵文词的独特魅力,阐述其在词学史上的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赵文生平、交游与词体创作的整体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