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5
唐人赵璘在《因话录》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裴光德垍在中书。有故人,官亦不卑,自远相访。裴公给恤优厚,从容款洽。在其第,无所不为,乘间求京府判司。裴公曰:‘公诚佳士,但...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17
唐僖宗中和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公历884年8月18日),徐州节度使时溥派人把黄巢及其妻子儿女,还有两个弟弟黄邺、黄揆、外甥林言等人的人头,再加上黄巢的若干姬妾,一并押送到了四...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侨园 年份:2017
春秋战国时期曾发生过结果迥然不同的两件“小事”——“卑梁之隙”吴国边境上有座小城卑梁,与楚国边境小城钟离相邻。每年春天,两国采桑女在郊外相遇,边采桑边说笑。哪知有...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年份:2017
魏晋时的许允、夏侯玄与钟会都是才华横溢的名士。钟会看人比较准,有两个小孩子在他那儿玩耍了片刻,有人问他:“这两个孩子将来会怎么样?”钟会指出他们的特点后又说:“20年...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清风 年份:2016
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嘉兴人宋生甫出任福建仙游县令。他居官廉洁,铁面无私,常常以北宋龙图阁大学士包拯自命。不过,他主观武断,刚愎自用,遇事不作周密细致的调查分析,往往就轻...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书屋 年份:2020
郑成功(1624—1662),原名郑森、郑福松,福建泉州安平镇人。他的父亲郑芝龙为明末海盗,往来于日本、中国台湾与闽海之间,垄断东南沿海贸易。崇祯年间郑芝龙受明廷招抚,任都督同知、总兵官等职。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小王朝,郑芝龙亦受封为“......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7
春秋时期,楚国大举进攻吴国。刚刚进入吴境,忽然有探马来向楚国的将军禀报:“吴王派使臣沮卫带着牛羊美酒,说是前来犒劳我军。”楚国将军冷笑道:“我们去进攻他们,他们却来犒劳我们,天下哪有这样的傻蛋?这一定是吴王派来探听我军虚实的,待会儿我问过几句话后,你们就将他们......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8
1.杨氏女智勇守项城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淮宁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汴州,叛唐称帝,一些朝廷将官纷纷弃城而逃。李希烈又派遣数千精兵南下项城县,企图掠取子女玉帛。  项城县令李侃束手无策,也打算弃城而逃。李侃的妻子姓杨,她责备丈夫道:“相公既是县令,就应当拼......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3
1879年,日本吞并了琉球,改为冲绳县。腐败无能的满清王朝哪敢和如狼似虎的日本对抗,只得默认了这一现实。  这天,琉球国有三个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国事犯”偷偷地逃亡到了江宁。日本政府获悉,立即向清政府索要。清廷因为与日本订有盟约,便命令地方官搜捕这三个人,不久......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2
1903年3月1日,日本在大阪市的天王寺举办“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共有八处展馆,另外还设有参考馆。展出各国物品,满清政府也组织了湖南、湖北、福建等六省参加展出。  博览会开办之初,三个中国留学生秦毓鎏、侯鸿鉴、秦平甫就特地从东京赶到大阪博览会现场,本想一......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2
不幸,往往是因为忽视了别人的不幸  小学课本上有一首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老师解释说:二月蚕茧还没结完,五月谷子还没成熟,价格自然是很低很贱的。可是极端贫困的农民们为了生存,为了交租、还债,还是不得不卖,不得不粜。  十多年......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8
有一天,齐景公派遣的使者来了。使者传达完国君的命令后,晏婴留他用餐。遗憾的是,晏婴虽然贵为宰相,生活却相当俭朴,竟然没有多余的饭菜,晏婴只能把自己的饭菜分出一半给使者。使者回到宫中向景公一说,景公感慨:“唉,像我们齐国这样的大国,堂堂晏婴身为一国宰相,家中这样贫......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20
古人也追星。那些被追的“星”,是科举之途的成功者。童生参加府县考试,进了学,成为秀才,算是一颗小星;秀才在省城通过乡试,成为举人,这颗星就大多了;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成功,那就是人人羡慕的进士,读书做官的这条路就走通了;倘若进士参加殿试,由皇上钦定为第一名,那就是......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9
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的一天,长安城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中年男子,身穿黄色短衣,头上戴着黄色小帽,乘着一辆黄色小牛拉的车子,车上竖着一面画有龟蛇图案的黄色旗帜,大摇大摆地一直来到皇宫前。当宫廷侍卫拦住他时,他傲慢地说:“快去禀告皇上,就说我卫太子前来求见!”侍卫不......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新青年 年份:2018
胡林翼是湘军著名领袖之一,与曾国藩并称“曾胡”;汪康年是近代著名报刊出版家、政论家。两人都因病去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俩旧疾发作、命归黄泉呢?  《清史稿·胡林翼传》是这样记载的:“闻文宗崩于热河行在,大恸呕血,八月,卒。”文宗就是咸丰帝奕詝(音zhǔ),他于......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书屋 年份:2020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平病逝。4月12日,上海各界举行追悼大会,章太炎送去这么一副挽联:  孙郎使天下三分,当魏德初萌,江表岂曾忘袭许?  南国是吾家旧物,怨灵修浩荡,武关无故入盟秦!  此联见于左舜生(1893—1969)先生的《万竹楼随笔》。左先生认为,此联的风格与......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党员文摘 年份:2019
著名学者马叙伦在《石屋续渖》里记录了讽刺一群汉奸的两副对联,让我们先看第一副:  近卫汪精卫,你自卫,我自卫,兄鲁弟卫;  陈群李士群,来一群,去一群,狗党狐群。  联中的“近卫”是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汪精卫正是响应近卫的“睦邻友好”、“建立东亚新秩序”等诱降政......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年份:2020
清代有王誉昌、王应奎二人,都喜爱文学,王应奎尤其喜欢作诗。有一天,王誉昌对王应奎说:“作诗必须变不类为类,才能写得好。”王应奎不解地问:“什么叫‘类’,什么叫‘不类’呢?”恰好桌上有毛笔、砚台与茶杯三样东西,王誉昌就指着对王应奎说:“这毛笔与砚台是同一类的东西......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13
江苏淮安,旧名山阳,从隋至宋,这儿是楚州的州治所在地。山阳城内有条“金子巷”,此巷的来历,见证了五代时一场惨烈的战争。  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公元957年年底,周世宗柴荣亲率大军进攻南唐。周军所向披靡,连下濠州、泗州、扬州,唯独在楚州碰到了硬骨头—......
[期刊论文] 作者:沈淦,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13
优孟是春秋时期楚国宫廷中的一个乐师,不但能歌善舞,而且能言善辩,经常把对君王的劝谏之词暗喻于谈笑之间,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却说楚庄王特别喜爱一匹好马,让它披上艳丽的丝绸,住进豪华的屋宇,室内的地上还铺有“露床”,喂的饲料都是一般人也享受不到的枣脯、桃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