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0190秒,为你在102,277,889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929篇文章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李诺楠, 来源:辽宁大学 年份:2022
针对“封建”一事,唐初统治者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确立了将亲王爵位与官职结合起来的“宗室刺史”这项国家制度。本文分三个部分,对此制度进行解读。第一章侧重于考辨太宗朝宗室刺史制度的渊源脉络、贞观朝臣对于这一制度的争论。关于宗室刺史制度实行的争论,是“封建制”与“郡县制”两种国家治理模式的博弈,讨论的关键是宗室刺史制度中的世袭原则,而非单一的宗室出刺政治。第二章着重考察宗室刺史任职地方后的权力。在制度实...
[学位论文] 作者:罗彤,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22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大唐第二位皇帝,不仅在唐朝建立与统一中原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更是开创了繁荣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坚实基业。太宗逝世后遗风余烈影响深远,成为后世明君典范和施政楷模。文人有感于现实,追思太宗功业,在诗歌中广泛书写与太宗有关的故事、故人和故地等,呼唤圣明君主和清明政治,本文将其称为“太宗故事”书写。文中分为三部分来研究唐代“太宗故事”的诗歌书写:第一章,分析唐诗书写“太宗故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22
<正>2013年1月2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唐王朝建立后,唐太宗励精图治、纳谏任贤,成就了贞观之治。”而早在1983年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时,他就曾谈到:“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升平昌盛之世,总是伴随着大批人才贤士的出现;凡是有作为、有建树的历史人物,对人才问题总是高度重视的……由于唐太宗不拘一格,广开才路,重用贤才,使得他统治的时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
[学位论文] 作者:桂雨晴, 来源:云南财经大学 年份:2022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全忠, 来源:疯狂英语·新悦读 年份:2022
1Chen Zhenglei, Chenjiagou\'s Taijiquan master, was awarded the“Person of the Year of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 2020.rn2Chen Zhenglei was born in May 1949 at the birthplace of Taijiquan—Chenjiagou Village, Wen County, Henan Province, China....
[期刊论文] 作者:赵辉,罗锐升,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22
本文通过阐述《晋书·制曰》编纂的历史背景、修撰要旨等探析太宗御撰的政治意图及隐喻表征,进而从中探颐唐太宗崇王诸因以及王羲之“书圣”经典地位确立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冯建辉,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22
<正>作为开创“贞观之治”的一代明君,唐太宗向来十分重视人才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贞观后期,从消除内忧外患、确保江山永固考虑,唐太宗更是多次下诏求贤。贞观十七年(643年)五月,唐太宗“手诏举孝廉茂才异能之士”,结果大失所望。贞观十八年(644年)二月,唐太宗再次诏谕天下,令各州县荐举贤能。因此,贞观十八年的《荐举贤能诏》可看作是对上一次求贤的再总结再动员。...
[期刊论文] 作者:闫海育, 来源:都市 年份:2022
作家唐晋的写作风格极为独特,他常常以神的视角展开神一样的讲述,非常人可以模仿与企及.这种极其独特鲜明的写作特征,展现出作者与生俱来的艺术灵性,他就像在构筑一座精致的琉璃宝塔,以日积月累的艺术修为对其进行精雕细刻....
[期刊论文] 作者:魏征,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22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①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②,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③乎!人君当神器④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选自《古文观止译注》,吴楚材、吴调侯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期刊论文] 作者:崔爱华,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22
许多教师和研究者对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都忽略了本疏最为核心的“雅”,少有提及“雅”在“疏”类文体中的深刻内涵,难以真正还原本疏的写作依托和表达主旨。因此,本文探寻文体特征、挖掘魏征“雅”之形成、明确唐太宗对“雅”之推崇,考查“雅”这一初唐的时代呼唤和驱动,加深对本文的理解,推动教学和研讨。...
[期刊论文] 作者:吴行, 白锐, 来源:书法 年份:2022
<正>释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徵《谏太宗十思疏》释义: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流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希望国家安定,必须积聚道德仁义。解读:本篇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六三七)所写的一篇奏议。文中提醒唐太宗应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劝谏太宗要戒骄戒躁戒奢,并具体地提出十个要经常考虑的问题。文章言辞中肯且委婉有度,气势雄...
[期刊论文] 作者:孙颖新, 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以唐玄宗注《孝经》的西夏文草书译本为研究对象,对现存十三章注文的全部内容进行楷书转写和考释,借助注文的解读纠正此前经文识读中的七处错误.此外,在西夏译本中有十余处通假字的使用,这或可提示我们,西夏文的通假现象并非佛教文献所独有,在世俗文献中也多见....
[期刊论文] 作者:圣凯,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2022
“祖统”观念是指以单一线性师承关系为中心的正统性观念,是隋唐佛教宗派观念的核心要素.代传一人的“祖统”与枝繁叶茂的“法统”有明显差别,前者是差序结构的正统观念,后者是平等结构的真理观念.禅宗的树状式世系祖统说融合了“代传一人”与“平等传灯”,既有唯一的正统性建构,又能回避因追求正统而排斥其他支派的情况.唐末五代,随着丛林、禅院的兴盛,寺院成为正统传承的中心与派系的“祖庭”,寺院方丈取得“正法”与“一人”合一的地位,“家系祖统”观念由此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保宏彪, 来源:西夏研究 年份:2022
《唐代墓志汇编》收录的《大唐法律禅师墓志》《唐故鸿胪少卿贬明州司马北平阳府君墓志铭并序》《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寿春郡开国公黎公墓志铭并序》三方墓志,分别记述了平凉高僧为太子李亨提供军备、唐肃宗通过控制江淮漕运枢纽粉碎永王李璘割据图谋的相关史实,不但丰富了唐肃宗灵武登基前后的历史细节,而且反映了其为巩固权力而作出的政治努力....
[期刊论文] 作者:何静苗,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2
永徽显庆之际,高祖、太宗日常行政效仿“汉朝故事”的做法得以赓续。高宗利用“汉朝故事”为政治依据,执意更立武氏为皇后,废黜太子李忠,又一并清除了长孙无忌等辅政大臣,在此过程中皇权得以加强,皇帝威权得以树立,此后高宗行用的“汉朝故事”便较少关涉重大的政治事件。武则天统治时期“汉朝故事”同样被重视,但对政局的影响力有限,远不及唐初之时。...
[期刊论文] 作者:魏道儒,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22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论述隋唐五代时期六种宗教的演变态势及其作为中华宗教主体的佛教、道教思想演变的基本脉络、创新内容、主要特点和重要影响。本文认为,从隋朝建立到安史之乱,所有宗教都经历了自己在隋唐五代发展演进的黄金期;从安史之乱到北宋建立,六种宗教或者趋于衰落,或者潜行民间,或者完全灭绝,或者在义学落寞中开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修行方式、传教方式的转型。隋唐五代形成的儒释道三教平等并立、并盛、并行的新态...
[期刊论文] 作者:张倩, 丁晓蕾, 来源:文化产业 年份:2022
唐代太湖流域地区的土贡种类繁多、数目清晰,所上贡的具体产品在古籍上均有明确的记录。唐代作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土贡的记载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地的经济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太湖流域土贡的品种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一地区的土贡主要是农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并且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分布特征。单纯从上贡种类来说,贡品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从时间上纵观太湖流域的贡品,还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太湖流域的土...
[学位论文] 作者:常建芳, 来源:辽宁大学 年份:2022
唐前期太子三师三少处于东宫职官序列顶端,其设置、选任与太子培养密切相关,也与太子地位的变化、政局的变动相关。从太子三师三少在唐前期政治演变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考察其与皇帝、太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太子三师三少在储位之争时发挥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通过对唐之前太子三师三少制度的梳理,探究太子三师三少制度演变过程,分析太子三师三少制度变化的特点。唐前期承袭隋制,亦有太子三师三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治安,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22
元太宗朝汉军万户设置由丛杂走向正规,还增设西路分支。刘黑马居“三万户”、“七万户”及西路万户之首,考察其名称、内部建构及“宣命”,可窥汉军万户正规化之滥觞。1240年后,西路增设郝和尚、梁瑛、李彀、奥屯世英、张扎古带等多名万户且征行、奥鲁皆备,“宣命”亦有推广。无论是东部主体,还是西路分支,朝觐“宣命”等乃整编关键。凡获“宣命”者即为朝廷正规万户,以往将帅“承旨”、诸王令旨等滥用者或黜退、或搁置。...
[期刊论文] 作者:王萌萌,郭宏伟,王超众,韩路拓,高艺书,赵阳,石雪华, 来源:环球中医药 年份:2022
水肿是临床常见内科病证,通常虚实夹杂,《血证论》将水肿划分为杂证水肿和失血家水肿,一般杂证水肿多以实证为主,失血家水肿多为虚证。目前,水肿的治疗,在以攻邪为主,以补虚为主,或攻补兼施的具体运用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梳理《血证论》及历代医家论述水肿的相关条文,对水肿的源流及辨治特点进行探究,发现水肿多从杂证水肿论治,以攻逐水饮为主,兼有虚证时,多从补益阳气论治。《血证论》主要辨治失血家兼有瘀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