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御撰《晋书·制曰》与王羲之经典地位的确立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uw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阐述《晋书·制曰》编纂的历史背景、修撰要旨等探析太宗御撰的政治意图及隐喻表征,进而从中探颐唐太宗崇王诸因以及王羲之“书圣”经典地位确立的意义.
其他文献
现实世界中,在有关生态环保议题的“知”与“行”之间仍旧存在着一些矛盾和悖论.所以,在研究生态设计的方法论和实践论的同时,仍旧有必要探讨生态设计的伦理秩序问题.文章从设计研究要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视角出发,梳理了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的历史语境和理论进路,主张摈弃“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简单的二元对立,而儒家的差序伦理,尤其是张载“民胞物与”的思想恰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维路径.
生态设计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方法.通过作品来保护自然之美是设计师的职责,在“碳中和”理念之下,生态设计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雕塑工具,可以潜在地改变文化信仰以及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生态设计倡导从商业设计思维转换为生态设计思维、从线性思维转换为循环思维、从作品思维转换为社会雕塑思维、从可持续思维转变为再生文化思维、从局部设计思维转换为整合系统思维.生态设计助力碳中和的方法可介入到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全生命周期.
四川美院愈园生态艺术行动是整合艺术、生态、教育、疗愈、科学与社会等多个维度的跨领域、开放式实践.结合系统思考、社会雕塑与联系式美学等理念,它是在微观层面对疫情与气候变化等全球生态危机的在地回应.愈园项目将行动与愿景结合,旨在促进自然、社会、身心、文化与教育的多重疗愈,探索创造面向未来的生存与行动主义的艺术.
文章介绍了在力倡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近年来在公共雕塑实践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以“荒野”为视角探讨艺术创作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倡导有限度地向自然索取以及归还过剩索取,寻求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方式,在尊重生态与环境的前提下思考可持续的艺术创作方式.
材料与设计的关系一直是设计实践与研究关注的话题.一方面,材料作为表达设计的必要物质条件,体现设计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设计观念影响甚至主导着材料创新.17世纪,欧洲设计借由材料体现君权威严;工业革命后设计的标准逐渐从满足特权阶级个人要求变为改善大众的日常生活;今天,设计师意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开始主张加强合作、高效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从全球的语境出发通过设计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期刊
以“东方色彩·多维景观”为主题的2021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于2021年11月12日召开.根据北京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年会全程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开幕式创新线上会议形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内领导出席的“会议空间”与院外领导嘉宾出席的“视频空间”共同组成.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韩子勇,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喻剑南,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发起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原所长牛克诚,主办方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负责人杭春晓出席了“会议空间”.
期刊
2021年9月30日至12月20日,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举办了自主策划的展览“民艺地生活——中国民艺研究方法展”.该展览分设“装饰与生活”“民艺再造与生活”“民艺日常情境与生活”三大单元,采用文献及图像与具体实物相结合的展陈方式,对中国民艺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做了梳理、归纳和诠释.
期刊
2021年11月7日至2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慷慨啸歌——孟祥顺画虎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展出孟祥顺四十多年来围绕老虎创作的作品百余幅.第一单元“长啸振山谷”以工笔虎画为主,第二单元“雄姿抒豪情”以写意虎画为主,第三单元“方寸见气度”以虎画小品为主,第四单元“百虎驻韶光”则展出了孟祥顺历时3年完成的“百米画百虎”的水墨长卷.
期刊
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省校战略合作为契机,清华大学联合山西省文物局,在清华大学校庆11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5周年之际,于2021年9月28日至2022年1月9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展览主题确定为“华夏之华”,其中,第二个“华”字寓意深刻.
期刊
我国历来注重修史,修史的意义除了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外,还有“纪功铭德”.关于修史、纪功、铭德,正如山东邹城铁山摩崖石刻《石颂》中的“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由此可见,欲将所修之史、所纪之功、所铭之德传之久远,需要依托金石文字.因此,商周时期的青铜彝鼎、秦汉之后盛行的碑碣刻石,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一条绵延不绝而又熠熠生辉的血脉,这条血脉除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还见证了中国书法的艺术传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