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9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本文结合国内高校英汉笔译教学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在英汉笔译课堂上实现信息化教学,让课堂教学真正反映就业市场上笔译工作的实践特征,从而让现代教育技...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本文指出口译因为具有和笔译不一样的特征而导致了口译实践中译员采取了一种特殊的翻译方式——顺译,进而分析顺译的优点并特别剖析了顺译背后隐藏的认知理据,指出它是建立在...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口译笔记是影响口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口译笔记的特点和规律,指出口译笔记的具体操作和激活扩散模型、图式理论、连通主义等许多认知领域...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陪审制是英美法系中一个富有特色的诉讼制度,对整个世界诉讼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各国都根据自身的国情对陪审制进行了必要的“本土化”改革。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07
口译是一个多任务同时处理的认知操作过程,而译员特别是刚接触口译的学员往往由于不能合理分配自身有限的认知资源而导致口译失败。为此,作者从Gile的精力模式出发,结合自己的教......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本文从比较分析机器翻译和翻译记忆的不同现状及其背后所隐藏的认知原理入手,指出CAT软件是人类在解决语义问题之前,利用计算机对语言转换之间的形式特征进行描写计算所取得...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年份:2016
文章指出文科研究者应当顺应语料库翻译学的趋势,在科研工作中根据个人的研究需要自建小型的汉英平行语料库,让翻译研究带上定量研究的科学性质。作者结合《荷塘月色》及其六...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章借鉴了康德和皮尔士的认识论来探索翻译中对语言意义的研究方法,认为对意义只能采取功能性解释,具体运用溯因推理的方法。文章还联系康德的认识论对语言意义的自身特征进...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本文借助该理论,阐释了口译实践中译员大脑的动态操作过程,同时联系神经网络学说、激活扩散模型、图式理论等其他认知领域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讨论“一带一路”给翻译行业带来的变化和要求,并结合重庆高校的笔译教学情况,探索如何才能在天时、地利的良好形势下,发挥人和的因素,改变部分高校翻译人才匮乏、不能完全满...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年份:2004
2016年3月4日,朝鲜首次公开了自主生产的KN-09远程火箭炮试射的画面。此前一天,韩媒曾报道称,朝鲜从元山地区向东发射6枚短程飞行物(从朝方公布的照片来看,应该是8枚火箭...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08
【正】一、《画皮》:经典中的经典卡尔维诺(2006)在《为什么读经典》中给"经典"下的定义中这样说:所谓经典,就是我们每次重读都仿佛是在初读。有意思的是,紧接着还来了一句:...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2013
运用建立在神经元工作机制上的激活扩散理论,结合翻译实例,分析英语中如何通过前置修饰词的使用,取得形合基础上的意合效果,从而达到表达简洁的目的.这样的表达,属于英语源文...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探讨英汉语言的句法构建特点对于提高翻译质量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作者力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从认知科学的激活一扩散模型和命题联想模式出发,重新发掘这一主题,并得出结论:隐......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本文把神经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意义生成和理解的理论和翻译实践联系起来,指出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的实质在于前者是译者通过解读语言文字符号还原出原文的表述动机和多维语义图式......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本文首先承认意义在翻译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并指出翻译理论界的许多争议其实是源于人们对意义理解的偏差造成的。为此作者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探讨了语言意义的本质含义并大体分...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缩略语已经成为日常汉语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分析汉语名词缩略语的构成机制,阐述隐藏其后的认知规律,从认知语言的角度论述...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章从信息结构模式的角度探讨了易经八卦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八卦和翻译都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认知范畴,八卦的产生体现出古人处理信息的一般顺序和方法,其中折射出人类......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从认知角度论述了英语轭式搭配的特点、作用及作用原理,指出它其实暗含隐喻,反映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在语言上表现出简洁和新颖的特点,主张尽量在翻译中保留轭式搭配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友勋,,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汉英之间最基本的差别在于汉语属于意合语言而英语属于形合语言。笔者运用认知科学中的神经网络学说、激活扩散模型和图式理论等进行分析,指出汉语重意合的根本原因在于汉人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