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王曰风,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份:2007
本文回顾了震源机制解计算方法的发展历史,阐述了震源机制解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6.0地震余震序...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萍,王曰风,,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6
根据以往维护水管倾斜仪的一些经验,介绍了在DSQ水管倾斜仪的标定过程中,调整换能器电压灵敏度的一些技巧。...
[期刊论文] 作者:王曰风,张秀萍, 来源: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2003
结合地热观测的要求和台站的实际情况,作者运用VB语言编写了本程序,输出图表与规范要求一致,处理结果与取位符合规范要求.本程序应用于台站实际工作,减轻了台站观测人员的工...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孝,王曰风, 来源: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萍,王曰风,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2004
利用河北怀来4井1990年至2002年的水汞观测资料,对怀来4井汞量异常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怀来4井水汞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较好,1990年以来,其异常对于测点监测范围的有感地震及中小地震和距离测点较远的范围内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有很高的对应率。......
[期刊论文] 作者:王曰风,张秀萍,, 来源: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年份:2004
一、怀来台概况怀来形变综合台位于河北省怀来县沙城北约7km,地处燕山折断带李信屯断褶处,延庆山字型前弧西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大海坨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延怀断陷盆地中部,黑...
[期刊论文] 作者:段立新,景树娟,王曰风,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池海江,王曰风,张秀萍, 来源: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2003
介绍了张家口地震台的地质构造和形变观测数字化改造情况,对2002年数字化和模拟资料的一致性、观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探讨辅助观测和观测值的相关性,得出张家口台的数字化改造是成功的,资料连续率高,质量高,数字化资料完全能替代模拟资料,同时注......
[期刊论文] 作者:马栋 陈建国 郑爽 李慧 王曰风,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2014
钻孔应变仪器探头一般安装于钻孔下数十米的基岩中,通过对地层内部应变状态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精细观测,能捕捉到地壳应力应变微小变化(李海亮,李宏,2010)。钻孔应变能够实时获得区域应变场的连续、低频的钻孔应变资料,由近源地震和地震应力扰动引起的弹性和塑性应变偏移......
[会议论文] 作者:马栋,陈建国,郑爽,李慧,王曰风,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2013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本文首先介绍了钻孔应变观测不断受到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工程建设造成的干扰从根本上均归结为荷载对钻孔应变的影响;现有钻孔应变的荷载模型主要是建立在半无限弹性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曰风,张秀萍,王长江,蒋翠荣,,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10
地震观测仪器防雷击是保证仪器正常工作的首要难题之一。目前,虽然很多台站对仪器做了多级保护的防雷工作,但未起到提前有效的防护作用。本文介绍的"鹰眼"雷电预警系统主要实时监视一定尺度空间的电场值和雷电波,当系统监测值达到设定的预警条件参数,则自动报警......
[期刊论文] 作者:王曰风,张秀萍,韩和平,宋晓煜,, 来源: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0
采用Aki尾波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张家口台的近场数字地震记录资料,分析了张北地震序列尾波Qc值随频率的衰减关系;当流逝时间为35 s时,张北地区的平均Qc值为Qc(f)=(76.8±17.6...
[期刊论文] 作者:王曰风,张秀萍,王锐峰,马利军,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2007
为探索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前兆异常特征,进一步认识其映震能力,使得数字化观测资料在今后的地震分析预报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收集2002年至2005年华北地区发生的M〉5.0、张家口地区4......
[期刊论文] 作者:王曰风,张秀萍,王锐锋,马利军,,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2007
为探索数字化观测资料的前兆异常特征,进一步认识其映震能力,使得数字化观测资料在今后的地震分析预报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收集2002年至2005年华北地区发生的M>5.0、张家口地...
[期刊论文] 作者:郑毅 郑通燕 王曰风 张秀萍, 来源:科技与生活 年份:2013
小波分析是在现代调和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多尺度、多分辨率的特性,它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因为小波分析方法研究的是含有大量的非稳态成分的信号,例如偏移、趋势、突变、事件的起始与终止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往往是相当重要的,反......
[期刊论文] 作者:宋晓冰,张常慧,李海孝,王曰风, 来源:华北地震科学 年份:2003
基于强震前主破裂潜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地壳形变异常及伴随地壳形变而产生的地下水化学前兆现象随时间变化显示出的动态异常,依据怀来地震台地形变、流体观测资料,研究了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前地形变、地下流体异常特性及同步性,有由短期向临震演化的不同阶段异......
[期刊论文] 作者:王曰风,张秀萍,张彦清,王锐锋,, 来源: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年份:2008
一、台站概况张家口地震台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地处京西北、晋冀蒙交界地区,海拔高程850m,位于阴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山西地震带北端、张家口—渤海地震带西北端的交汇部位(图...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萍,王曰风,张广莉,张珊珊,周亚,, 来源:地震科学进展 年份:2020
处理分析了阳原台1980—2017年长程地电阻率的观测资料,认为该台地电阻率变化存在较清晰的冬高夏低的年变特征。用滑动傅里叶方法消除年变后得到,正常背景变化与异常变化的差异较为显著,异常变化较为明显的对应1980年丰镇M5.8、1988年大同M6.2、1996年包头M6.4......
[期刊论文] 作者:陈佳,陈建国,张跃刚,马利军,王曰风,王锐峰,,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6
介绍了张家口地震台的基本现状及形变数字化仪器的改造情况。从长期趋势、短期趋势和固体潮形态变化等方面,对地形变模拟观测和数字化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对资料的连续性、稳定性、一致性和固体潮观测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数字化资料总体评价。并针对数字化观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曰风,张秀萍,王锐峰,马利军,宋晓煜,,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2007
怀来地震台伸缩仪观测中存在一种干扰,此干扰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干扰变化幅度每年基本相当。本文就引起此干扰的因素、干扰机理展开讨论与分析,并提出一种消除此干扰的方法,剔除怀来地震台伸缩仪数字化观测资料中的干扰后,发现与地震的对应关系较好,提高了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