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计算及震源区应力场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x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回顾了震源机制解计算方法的发展历史,阐述了震源机制解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6.0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计算及震源区应力场分析,通过人工量取垂直向的Pg和Sg的最大振幅,利用Pg和Sg波的振幅比计算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因为得到的震源机制参数较多,无法逐一分析比较,本文采用统计方法和系统聚类方法来寻找它们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再结合震中分布图,综合分析了云南永胜6.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域的应力场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1)由余震精定位确定的震源断层和主震CMT解的节面一致,为NWW向直立断层右旋走向滑动;烈度分布、震中分布图与其一致也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2)震区主压应力场方位为北北西一近南北向(140°或320°),与周光全等人关于《永胜6.0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发震构造》一文给出的震源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为NNW向(325°~355°)相一致,表明余震的应力场主要受主震震源应力场的控制。 (3)小余震具有随机性,反而对于震源区的应力调整作用反映灵敏,显示优越性,应当予以重视,余震序列显示了一个特点:余震序列震级普遍偏小,其中最大震级为2.8,所以主震发生后,破裂能量释放比较彻底,因此余震序列属于低应力调整状态背景的低能量破裂过程。 (4)由主震和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得到的应力场往往能反映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特征,一次地震序列往往反映区域构造应力场状态,余震的发生,一方面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局部构造应力场有关,由震源机制解得到的主震和余震的发震应力场,共同构成了序列震源区应力场。
其他文献
无产阶级政权诞生后,权力的拥有者被形象地喻为人民的公仆。最早提出“公仆”一词的是马克思。1871年,巴黎公社做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诞生了。马克思明确
随着人类空间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空间粒子探测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空间粒子探测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空间物理现象和机制的研究需要粒子探测提供可分析的数据;空间粒
对地球辐射带的观测研究表明,电子辐射带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一个是内辐射带,内辐射带位于地面以上数百公里至地心距离2到2.5个地球半径的区域内,另一个是外辐射带,外辐
学位
一、自然、质朴,能融入心灵有位老师在参加全国中语会“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中上《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时这样导入:“黄山以其秀美迷人的风光名扬天下,然而,黄山的环卫工
太阳大尺度爆发活动是日地空间活动的主要扰动源,主要包括日珥(暗条)爆发、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现象。这些爆发活动彼此之间并非独立,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同一个日冕磁绳爆发活动在
井下重叠回线装置是目前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最常用的装置,而受井下发射电流和巷道空间的限制,对于深部开采时掘进巷道前方的陷落柱揭露仍不能满足精细探测的需求。鉴于此,本
本论文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岩石介质宏观非均匀性和微观非均匀性及断层障碍体模型中障碍体非均匀性对地震序列产生机制的影响;通过75年海城Ms7.
历史的选择前进的指南——中国共产党高举旗帜的历史考察邵维正中共十五大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大会的主
断层在青藏高原演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控制着高原的演化和变形机制,然而对断层非连续性作用的定量分析仍然相当缺乏。此外,断层与地震震源特性以及孕育过程之间有着
学位
2013年11月9日至10日,“画家丰子恺——人生的滋味·日本·竹久梦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冈山大学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丰子恺研究者和有关专家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