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冬梅,王智炘,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利用2个近等基因系TcLr3和TcLr26及3个小麦品种洛夫林10<Lr26>,阿芙乐尔<Lr3+Lr26>,和洛夫林13<Lr3+Lr26>分别与2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小种10-2和冀77-1,组合成亲和程度不同的品种-小种组合。对侵柒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谱的变......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智炘,汪宜萱,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抗叶锈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和毒力不同的叶锈菌小种相互作用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亲和组合在接种后48小时出现新酶带3,酶带4活性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凤国,王智炘,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1
用整叶透明染色法系统地观察了不同亲和性的小麦品种和叶锈菌小种相互作用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表明,(1)从气孔下泡囊形成迟早和初生侵染丝的生长开始,各组合间呈现明显的...
[期刊论文] 作者:侯春燕,王智炘,王冬梅,,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7
采用活体注射法将不同浓度的钙信使阻断及激活药物注入小麦叶片,其中阻断药物注射后立即接种叶锈菌,研究了钙信使与小麦受叶锈菌侵染诱导的防卫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用Ca^2+...
[期刊论文] 作者:韩胜芳,王智炘,王冬梅,,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00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论文] 作者:党磊,王冬梅,刘娟,王智炘,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以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为材料,利用免疫荧光标记并辅以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术(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观察,对含有叶绿体较多的小麦叶肉细胞微管骨架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凤国,汪宜萱,王智炘,,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9
1 研究目的在植物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工作中,显微观察是关键的步骤。六十年代初期,许多工作者是通过组织切片染色方法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关系,但这种方法很赞时间,...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晓波,王冬梅,刘娟,王智炘,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植物细胞骨架对真菌侵染的反应是近10 年来才兴起的一个新研究领域.简要介绍了该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包括:植物微丝骨架的结构和功能的简介;真菌侵染时植物细胞骨...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晓波,王冬梅,刘娟,王智炘, 来源: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年份:2002
用异硫氰酸 鬼笔环肽 (FITC Ph)标记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CLSM )观察发现 ,以具有激发子活性的接种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的胞间洗脱液 (IWF)处理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一定时间后...
[期刊论文] 作者:韩胜芳,王智炘,王冬梅,刘娟,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00
我们实验室近几年的工作证明:小麦-叶锈菌互作,无论亲和组合还是非亲和组合的细胞间隙液(IWF)中均有激发子的存在。激发子作为寄主-病原菌互作系统中诱发防卫反应的一种确定...
[期刊论文] 作者:刘娟,王智炘,汪宜萱,谢俊雪,,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9
叶锈菌侵染引起小麦叶片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现出两个高峰,峰Ⅰ出现在接种后60小时,峰Ⅱ出现在接种后84或132小时。不亲和组合的峰Ⅰ显著高于亲和组合,而峰Ⅱ则相反。慢锈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智炘,汪宜萱,刘娟,祖君鸣,,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抗叶锈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和毒力不同的叶锈菌小种相互作用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亲和组合在接种后48小时出现新酶带3,酶带4活性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王庆梅,王智炘,刘娟,王冬梅,陈珈,, 来源: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2004
感染叶锈菌后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1wF)中有激发子存在,它(们)能诱导寄主PAL、PO活性的增强及细胞过敏性坏死的产生。这种有诱导活性的物质分别用NaIO4和蛋白酶处理证明含有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凤国,王智炘,汪宜萱,朱之堉,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1
用整叶透明染色法系统地观察了不同亲和性的小麦品种和叶锈菌小种相互作用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表明,(1)从气孔下泡囊形成迟早和初生侵染丝的生长开始,各组合间呈现明显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韩公社,王智炘,杨秀屏,刘娟,王冬梅,,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用抗叶锈性不同的三个小麦品种 (洛夫林10、冀麦三号和5389) 分别接种两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 (puccinia rccondita f.sp.tritici) 小种 (366和165)、组成已知亲和程度不同的品...
[期刊论文] 作者:杨秀屏,韩公社,刘娟,王智炘,汪宜萱,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0
PAL是植物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的定速酶,它参与木质素、类黄酮植保素和酚类物质的形成,这些物质在寄主抗病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PAL又是一种诱导酶,其活性变化受光、机...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凤国,郭爱国,朱之堉,王焕如,王智炘,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本研究利用整叶违明染色法系统观察了含有Lr3、Lr26和Lr3+Lr26抗叶锈基因的小麦品种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表明,①含有不同基因的品种在叶锈菌侵入前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没有差...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凤国,郭爱国,朱之堉,王焕如,王智炘,,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本研究利用整叶违明染色法系统观察了含有Lr3、Lr26和Lr3+Lr26抗叶锈基因的小麦品种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表明,①含有不同基因的品种在叶锈菌侵入前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没有差...
[期刊论文] 作者:侯春燕,王冬梅,李小娟,韩胜芳,刘娟,王智炘,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04
小麦(Trtticum aestivum)品种洛夫林10和叶锈菌小种366组成不亲和组合,小麦叶片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HR)是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重要因素.在接种前给小麦叶片分别预注射微管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