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7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萌,汪洋(摘), 来源:课外阅读 年份:2009
汪峰唱着“我爱你/生活/我爱你/我是你孤独的孩子”,我在一旁安静地微笑。我是一个十六岁有着美丽青春的孩子。我在一所省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就读。四年前我以骄傲的分数从一千七百......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作者对1947~1975年在奄美和光园麻风院内保育的儿童及住院病人所生的子女,调查了他们与麻风病人接触情况及发病情况等,结果如下: 一、在麻风院外麻风病人所生的子女,收容于麻风院附属保育所者38名,在麻风院内出生者20名,由其他麻风院保育所转来的48名,共106名,男......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作者在京都大学医学部皮肤科门诊近20年来(1948~1967年)初诊麻风病例362人中,选出临床诊断为瘤型麻风,并经过化疗(氨苯砜、普洛明及丁氨苯硫脲等)5年以上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初诊时年龄为16~72岁,平均39.2岁。......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根据人麻风菌细胞壁的类脂质容易被吡啶(Pyridine)溶解的原理,可用在染色上鉴别人麻风菌和鼠麻风菌。方法:将人、鼠麻风菌涂片标本,置于60℃吡啶溶液浸泡20小时后,除去吡啶,用萋-尼氏染色。结果:麻风患者病变部位和人麻风菌接种于小鼠足垫部位的麻风菌,经吡啶处......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先天无胸腺小鼠(Nude mouse)由于它的细胞免疫缺陷,对感染的抵抗力弱并对异种组织移植无排斥反应。一般饲养容易死亡,只有在无菌条件下饲养方能长期生存。先天无胸腺小鼠接种人麻风菌后,置于维尼龙隔离器内饲养观察结果如下:上次曾报告足垫接种组的接种菌量为1.......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病例;瘤型麻风,52岁,男性,病期30年。在两侧前臂伸侧原来浸润的部位变硬,触诊呈板状骨质样硬度,边缘清楚。经X线照相,在皮肤浅处呈有板状阴影,边缘为树枝状,阴影较浓。临床上无自觉症状,患部皮肤略高,呈红褐色,有光泽无鳞屑,与皮下组织或深部组织无粘连,为椭圆......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一、病例选择:分为以下四组。A组:未经治疗的瘤型,均为典型瘤型,不是界线类。B组:复发的瘤型病例。C组:分C1和C2两组。C1组:经5年以上常规化疗,但细菌指数下降不明显的瘤型病例。C2组:经1年以上常规化疗,临床症状恶化的瘤型病例,但不包括反复发生麻风性结节性红......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Clindamycin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它除对结核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外,作者用它治疗4例瘤型麻风患者亦获得显著疗效.一.病例选择:4例男性瘤型麻风,其中2例为未经任何药物治疗的新病例,其余2例为瘤型复发.二.用法:每天600~900毫克饭后分服,每周服药6天停药一天.三.疗效......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Flanagan(1966)发现一种裸鼠(Nude Mouse),当时认为是由于劣性遗传所致的突然变异鼠。Pantelouris(1968)证明此鼠是一种先天性无胸腺鼠。因为没有胸腺,所以细胞免疫功能不全,对感染的抵抗力减弱,自家免疫现象得到促进,对异体组织排斥现象消失。胸导管的淋巴液中......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自从异菸肼应用于抗结核以来,目前以利福平为最好的抗结核药物,但是利福平的应用出现耐药菌株较快,为其主要缺点。...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方法:将人的麻风结节(活组织标本15份)和冰冻干燥保存10年的鼠麻风菌(包括:夏威夷、警视厅、福冈、巴斯得、熊本,久留米、答姑拉斯等7个菌株)分别接种于出生4周的雌性ddF系小白鼠的下腹部和右侧足垫部。接种3个月后采取接种部位的皮肤组织制成石腊标本。脱腊后......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编辑组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作者通过一般眼科检查,观察1916例瘤型麻风患者的眼病变结果如下。病期0~5年的1053例瘤型麻风患者中,眼部正常者897例,有角膜病变者123例,有虹膜病变者33例。而病期16~20年的78例中,眼部正常者30例,有角膜病变者18例,有虹膜病变者30例,失明率有所增高。在住院患者......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作者用裸鼠进行接种人麻风菌的试验。鼠种是BALB/c-nu/nu。菌株来自瘤型麻风患者采取的结节(4株)。其中1株(LL-51株)是新鲜菌液,其它3株为在-20℃保存的菌液。对雄裸鼠是将菌液接种于两侧精囊内,对雌裸鼠是将菌液接种于两侧足垫内及静脉内。各实验鼠在它死亡后......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麻风作为一种传染病,其病原菌与宿主间的关联,多数学者从各种角度进行了研究。晚近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得到了进一步阐明,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尚待探讨。作者认为目前在麻风中存在的问题是病型、病情变化及早期感染等。作者为阐明麻风感染机制,曾应用裸鼠及免疫抑制......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南魁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最近麻风并发恶性肿瘤者有进一步增多趋势。第一次报告自1955~1966年的11年间,在181例中有41例占22.6%(平均年龄为59.1岁)。第二次报告自1955~1974年的19年间,在258例中有61例占23.6%(平均年龄为60.6岁)。8年间的增加率在77例中有20例占26.0%。第三次报告自1955~19......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2
现代的麻风正式分类,是马德里分类(1953).这个分类已被世界上多数麻风研究和临床工作者所接受.而在瘤型和结核样型两极型之间存在的界线类麻风,尚需进一步探讨后,方能应用于临床.特别足经过Ridley等从临床、细菌、病理及免疫学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研究,认为在麻......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7
在麻风免疫学上有LL与TT两极光谱概念。如何治疗在光谱位置上的各类型麻风病例是应探讨的。此外,还需考虑如何预防与治疗麻风的复发及麻风反应等问题。在光谱进展的前阶段,即所谓的未定类麻风。......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作者统计分析了松立麻风院自1958年至1976年,18年来住院病人的虹膜睫状体炎和巩膜炎的患病人数和发病率,现将其发病情况及有关事项叙述如下。该院18年来由专职医生用裂隙灯对麻风性眼病进行诊查。日本各麻风院是从1949年开始用砜类药治疗麻风,证实砜类药对麻风......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麻风反应根据细胞过敏和体液过敏而分为两个不同型的反应。由于细胞过敏导致的麻风反应,呈上皮样细胞反应。此种反应是来自非瘤型麻风和瘤型麻风的免疫功能好转者。非瘤型麻风的上皮样细胞反应,即是结核样型麻风。关于结核样型麻风这一型麻风,作者认为不应当把......
[期刊论文] 作者:汪洋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5
在麻风分类中采用未定型这个名称,是始于第五届国际麻风会议(1948),在第六届国际麻风会议(1953)将未定型改为未定类麻风。当时对未定类麻风所下的定义是:“此类麻风属于良型,病情不稳定,有时查菌阳性但较少见,临床上呈浅色斑或红斑,麻风菌素试验阴性或阳性,出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