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反应的定义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风反应根据细胞过敏和体液过敏而分为两个不同型的反应。由于细胞过敏导致的麻风反应,呈上皮样细胞反应。此种反应是来自非瘤型麻风和瘤型麻风的免疫功能好转者。非瘤型麻风的上皮样细胞反应,即是结核样型麻风。关于结核样型麻风这一型麻风,作者认为不应当把它列为一个极型(Polar type),而应属于非瘤型麻风和瘤型麻风的中间相中的一个反应相(Roaetional Phaoe)较为适宜,目前国际上亦逐渐有此倾向。

其他文献
36个工人参加一次更换鼓风炉炉膛,其中大多数是第一次从事这项工作。1~3周后,有10人皮肤上出现皮疹。皮疹主要在身体的遮盖部位,股和小腿多于臂和躯干,刺激症状很重,晚上更加厉害。皮疹从轻度红斑到丘疹性损害,许多人呈毛囊性损害。
期刊
作者观察了120名白癜风患者,根据皮损与皮节(dermatome)的关系进行分类:病损不按皮节分布者为A型,计76名;按皮节分布者为B型,计44名。通过神经末梢功能检查及治疗试验,推测两型的发病原理是不同的。检查皮损处神经末梢活动的方法是,用3%碘酒涂于白斑及其对称部位的正常皮肤(对照),待干后再涂等量淀粉及橄榄油的混合物。在涂有淀粉橄榄油处皮内注射0.05毫升0.05%毒扁豆硷溶液。
通过上皮排除(Transepithelial elimination)的生物学现象是Pinkus首先提起注意的,当时他列举了Frendenthal(1930)所指出皮肤淀粉样变中,真皮乳头内小淀粉颗粒常常撮入表皮从而带出皮肤的表面.在皮肤病的领域中,Mehregan报告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时提出了“通过上皮排除现象.”以后陆续报道了一些带有此种现象的皮肤病.Mehregan又提到湿疹样皮炎中,白
期刊
由于组织病理相同,增殖性红斑曾被描写为龟头上的鲍文氏病。有些作者则认为,两者系不同的疾病,即鲍文氏病比增殖性红斑更常伴有原发的或皮肤外的恶性肿瘤。但是伴发内脏癌肿与原位癌的转移是颇为不同的。
期刊
粗制和各种精制煤焦油在皮肤病学上的应用差不多有100年,尽管目前有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菌素、抗代谢药物及其他现代高级药物应用颇多,但煤焦油仍然在皮肤科方面广泛应用,特别是银屑病和湿疹.作者指出在煤焦油所含有的许多成份中哪些具有治疗作用还不清楚.有鉴于此,作者以小白鼠皮肤做试验,发现煤焦油外涂加长波紫外线(UVA)照射有抑制DNA作用.
作者对16例苔癣样糠疹(PL)患者进行了研究:取其新鲜无鳞屑的紫癜性丘疹损害作活组织检查,用绵羊抗人IgG、IgM和IgA及兔抗人C3的最适稀释的荧光素标记的结合物染5微米厚的切片,以荧光显微镜作直接免疫荧光(IF)检查。3例患者的未受累的皮肤及16名健康对照者的正常皮肤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查。此外,还从PL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的患者取血分离血清,加入聚乙二醇(PEG)使血清中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淀以检测
期刊
银屑病基本的病理生理特点是表皮细胞加快的增殖。与正常人的表皮相比其病变表皮及无病变表皮中增殖细胞的数量分别为12倍及2.5倍。已知丁二胺(Putrescine-Pu),亚精胺(Spermidine-Sp)和精胺(Spermine-Sm)是细菌及哺乳动物细胞增殖的生长因素。有人认为多胺是细胞增殖的基本因素。本文研究了正常表皮和银屑病表皮的多胺代谢。
期刊
本病是原发性棘层松解性皮肤病,Gro-ver于1970年以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为名报告6例,并于1975年在美国皮肤病学会上讨论了54例。提出此病比扁平苔癣或玫瑰糠疹更为常见。Heaphy于1976年又以“良性丘疹性棘层松解性皮病”(Benign Papular acantholytic dermatosis)为名报告7例。其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所见,除了病期较长之外,与Grover所描写的6例是
期刊
作者经体外及体内的实验观察,证实了8-甲氧基补骨脂素在紫外线照射下(PUVA)可引起某些哺乳类动物细胞表现型的变异.用PUVA处理过的小鼠、大白鼠及地鼠胚胎的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中,发生一些生长特征变异的百分率很高,此种现象也见于某些细胞系的连续培养中(Continuous cell lines).用肉眼观察(有局灶性细胞形成)和显微镜下检查(自由生长方式,多层生长等)皆可见
期刊
作者报告一例70岁男性患者,临床上符合Hallopeau最初所描述的典型表现。其特点是在鼠蹊部、会阴、腋窝、脐部及颈项发生多数脓疱损害,最后发展成疣状及乳头瘤样的增殖性损害;口腔粘膜亦被累及,而呈广泛糜烂。化验检查无重要异常发现。用强的松治疗后症状乃被控制。组织病理变化显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毛囊性角栓、棘层增生、乳头瘤样变及表皮向下增生;表皮内脓肿形成,内含嗜酸性细胞及棘层松解细胞;真皮有多种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