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时代报告(奔流) 年份:2016
戏王汴梁人爱听戏,听的是梆子戏,河南梆子,又叫豫剧。那腔调高亢、激越、悲壮,还透着柔媚,带着悠扬,百听不厌。刚解放那会儿,汴梁城梆子戏唱得最好的数黑妮。黑妮不是妮儿,是...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年份:2020
汴梁城有条很出名的胡同,叫做耳朵眼胡同。老张,张馍头,就住这条胡同里。  说起老张这名字的由来,耳朵眼胡同的人都能给您“喷一板儿”。张馍头的爷爷做过御厨,给末代皇帝当厨师,他做的红烧鲑鱼是一绝,被誉为“天厨奇味”。后来,世事有变,皇帝被逐出了紫禁城,张馍头的厨......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年份:2019
那天,再次读到了苏轼的那句词:人生有味是清欢。一时感慨。清欢是什么呢?是我们倾心向往的清雅恬适之乐吗?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与明净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恬然吗?  慨然冥想之际,心绪一下回到了老家,静夜、明月、蛙声,一起带我神游故乡......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年份:2020
儿时,我对炊烟有一种特别的依恋。因为炊烟升起的地方有自己的家,而家里的土灶上会有一锅或甜或咸的饭食在等待着饥肠辘辘的我。炊烟属于乡村,它从土灶上升起,歌颂的是绵绵不绝的亲情和乡情,还有生活和生命。  记得老家的土灶有两种,一种是用胶泥掺了麦糠搅拌,然后根......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牡丹 年份:2020
曹洪蔚,笔名蔚然,河南开封人。鲁迅文学院河南研修班学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小小说学会理事,开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开封市纪实文学学会会长。著有小说散文集《故乡的背影》《汴地风流》等8部,获蔡文姬文学奖、师陀小说奖等多个奖项。  1 ......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大观(东京文学) 年份:2015
官瓷在琳琅满目的瓷品中,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古气盎然,被视为瓷品中的瑰宝。据传,官瓷由宋徽宗亲创。宋徽宗赵佶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他...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年份:2016
在琳琅满目的瓷品中,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古气盎然,被视为瓷品中的瑰宝。  据传,官瓷由宋徽宗亲创。宋徽宗赵佶是失败的政治家,却是成功的艺术家。他在艺术上造诣颇深,追求精美、雅致,崇尚古色古香。他的书法技艺更是一绝,被世人称为“瘦金体”。被宋徽......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微型小说选刊 年份:2014
过了腊八节,沉寂了多日的村子一下热闹起来。孩子们先先后后地放了假,叽叽喳喳地在街巷里疯跑。外出打工的大人们也前脚跟后脚地陆续回来,他们肩扛手提,有说有笑,给村子带来...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百花园 年份:2020
语桐还没走进村,扶贫队长老秦就打电话给她:“你到村里后,先去贫困户许木匠家,听说他和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闹别扭,都两天水米不搭牙了,可别闹出人命来。”  语桐知道这个许木匠,不爱说话,还一根筋,犟起来十六头牛都拉不回。前些年,老伴儿患大病,儿子要上学,他欠下不少债,是......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年份:2021
宣德炉  汴梁人生紫烟喜欢收藏香炉。  生紫烟不信鬼神,也不善祭拜,就是喜欢收藏各式香炉。他在书房的一面墙上打了一个格子架,里面摆满了自己收藏的香炉,年代有远有近,品质有优有劣。生紫烟读书读累了,就立在香爐架前,欣赏把玩。  那天,生紫烟正在架前伫立,忽听有......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年份:2019
深秋时节,在汴梁城菊花文化节的拍卖会上,一幅汴绣《清明上河全图》拍出了100万元的天价,创汴绣作品历年拍卖价之最,一时轰动古都汴梁。  汴绣为中国五大名绣之首,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在继承宋朝手工制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亦称之为“宋绣”。汴绣以绣制中国名画......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年份:2019
戏 王  汴梁人爱听戏,听的是梆子戏,河南梆子,又叫豫剧。那腔调高亢、激越、悲壮,还透着柔媚,带着悠扬,百听不厌。  刚解放那会儿,汴梁城梆子戏唱得最好的数黑妮儿。黑妮儿不是妮儿,是个大小伙子,唱红脸,演关公,师从全才须生“关大王”王海晏,20岁时就成了相国寺永安戏......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年份:2019
汴梁城的市花是菊花,所以又称菊城。  每到深秋时节,由菊匠们精心培植的数百万盆菊花争相开放,汴梁城一街两市摆放的全是各色菊花,真真的是“满城尽带黄金甲”,把这座千年古城装扮得既庄严肃穆,又生机勃勃。  满庭芳就是这样一个菊匠,每年要栽培数万盆菊花供市民观......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小小说月刊 年份:2018
汴梁城乃书画名城,文人墨客齐聚,能写会画者云集。有人做过统计,仅国家级的书画家就有数百人之众。  書画繁盛,催生了另一个产业的兴旺,那就是装裱业。汴梁城的御街、书店街都零散分布着一些古色古香的装裱店,最集中的地方是南京巷,一街两行,门挨门,店挨店,全是搞装裱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小小说月刊 年份:2017
老话说,家有石则雅,室有石则安。  你想啊,面对一块精美的石头,其绚丽的色彩,优雅的格调,朴拙的造型,天然的纹理,深邃的内涵,超脱的灵气,坚贞的性格,无不引人遐思。  汴梁人吉文正退休后一门心思地爱上了藏石、养石的行当。外出旅游,他的背包总是沉沉的,不捎回来几块石头......
[期刊论文] 作者:曹洪蔚,, 来源:大观 年份:202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