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 琴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桐还没走进村,扶贫队长老秦就打电话给她:“你到村里后,先去贫困户许木匠家,听说他和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闹别扭,都两天水米不搭牙了,可别闹出人命来。”
  语桐知道这个许木匠,不爱说话,还一根筋,犟起来十六头牛都拉不回。前些年,老伴儿患大病,儿子要上学,他欠下不少债,是村里第一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语桐来到许木匠家,见爷儿俩东屋一个西屋一个,躺在床上怄气,眯着眼,问谁都不说话。语桐只好问来劝架的邻居楝花婶,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許木匠的儿子兰生今年大学毕业,工作的事儿,许木匠提早就做了打算,一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走仕途;二是去表姐在汴梁城的公司上班,做白领。哪知这孩子一样不选,以实习的名义偷偷跑去扬州,拜师学习制作古琴。毕业回来,斧头、凿子、剔刀,呼呼啦啦背回来一大堆,说是要用村前村后的泡桐树制作古琴、古筝、琵琶,啥挣钱做啥。他爹一听就“翻套”了,把那些工具抱起来扔进了粪坑,说:“我干一辈子木匠,用泡桐树打家具,做风箱,折腾一辈子也没跳出穷坑,日子过得抬不起头。指望你大学毕业,能出人头地,奔个好前程,没让你子承父业,还在村里当木匠,‘木二代’呀!你不嫌丢人我还要脸呢!”兰生对他爹说:“咱这儿的泡桐树顺直通透,不变形,是做乐器的上好材质,一床古琴能卖好几万呢!再说了,我就喜欢做古琴,其他的,不想干。”他爹一听,气得上嘴唇下嘴唇一起抖,吼道:“你说得再巧,不还是个穷木匠吗?!”
  听楝花婶说完,语桐托着腮帮子,坐在院儿里沉思了好一阵儿。然后,先跑到东屋去拉兰生,说:“一个大学毕业生,躺在这里跟自己的爹置气,有点儿出息行不行?”又去西屋,去拉许木匠。许木匠老脑瓜儿,想着让一个漂漂亮亮20多岁的大姑娘在自个儿屋里拉来拽去的,怪难为情,也半推半就地立马下了床。
  出了屋,爷儿俩蹲在院子里,谁也不说话,一个看小鸡啄米,一个瞧蚂蚁上树。
  语桐说话了:“许叔,兰生,我作为包户的扶贫队员,说个意见,你们看行不行。年轻人血气方刚,有点儿自己的理想抱负,咱就放手让他去闯闯,等撞得头破血流再回头,也还来得及。许叔,看在我的面子上,给兰生两年的时间闯荡。如果他的古琴制不好,或者做好了卖不出去,就收手,去走你帮他选定的那两条路,你看行吗?”
  兰生搓了一会儿手,嘟囔了一句:“我同意。”
  许木匠翻了儿子一眼,轻叹一声,算是默认。
  兰生在扬州学的是古法手工斫琴技艺。所谓“斫”,就是精工细作的意思,而生产线批量做出的古琴只能叫“制”。
  斫琴讲究“琴人合一”,甚至有一种人与琴的缘分在里面。因为,斫琴人靠手工斫成的每一床琴的弦长、弦矩、弦力都是不同的,且遇到的每段木头的纹理也各不相同,弹奏时,要么沉厚,要么响亮,要么空灵,一琴一音,真真的是“琴由天成,由不得人”。这也是斫琴的魅力所在。
  选料,制图,造型,试音,合琴,打磨,上漆,推光,上弦,一床古琴斫成,需大大小小140多道工艺。当兰生的第一床古琴斫成后,已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去北京售琴的前一晚,语桐来了,要赏他的古琴。古琴摆放好,语桐端坐下,沉静片刻后,便张开修长的葱指弹拨起来。
  屋外干枯多日的小河,仿佛霎时涌来一泓清泉,时而激荡,时而潺湲,直达心胸。语桐弹的是古琴名曲《流水》。
  “你会弹古琴?”
  “你不知道吧,我在文化馆工作。”
  “怪不得呢,这么专业!”
  “也就是个业余水平。祝你北京售琴,马到成功!”
  三天后,兰生背着琴回来了。在村口,碰上语桐,问他:“怎么,舍不得卖呀?”
  兰生说:“货到地头死。音乐学院、大大小小的琴行跑遍了,出价没超出1万的。不卖,我要的是物有所值。”
  语桐安慰他说:“别泄气,继续做你的古琴。销路的事,我和秦队长一起帮你想办法。放心,有识货的。”
  兰生苦笑着说:“也许,我爹赢了。”
  见儿子背走的琴又背回来了,许木匠像心里灌了蜜,在玉米地里薅草的时候,一个劲儿地哼唱“洼洼地里好庄稼”。
  第二床古琴就要斫成的时候,语桐领来一个买琴的,留小胡子,语桐介绍说:“这是张老板。”小胡子老板在语桐弹琴演示一曲后,说:“每床琴5万,这两床琴我都要了。”
  过完春节,语桐又帮兰生联系了一个客户,是光头王老板。语桐演示完,光头老板说:“做好的这两床琴,我全要了,价钱你们定。”
  又到了泡桐开花的时节,白的,红的,一嘟噜一串地挂满枝头。泡桐树下,语桐告诉兰生:“你可能要想办法扩大规模了,村里的电商平台建好后,你的‘兰桐古琴’在上面一发布,就接到了几十份订单,你一个人是做不来的。”
  兰生说:“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很多,我想把他们招回来,一起干。”又说:“语桐,谢谢你,帮了我那么多。”
  语桐说:“其实该谢谢你,你帮我们找准了一个产业扶贫项目。”
  当村里的斫琴者发展到20多人的时候,语桐又引来了一个“民族乐器展示馆”项目。语桐告诉兰生:“展示馆建成后,我就辞职来这里上班,做乐器演示、产品介绍,你看行吗?”
  兰生知道,在她帮他一起创业的这两年里,爱,已在他们彼此的心间悄悄萌芽。兰生说:“做梦都盼着这一天呢!”
  后来,在语桐和兰生的订婚礼上,小胡子老板和光头老板也来了,语桐指着他们对兰生说:“现在,这两位你应该称呼他二姨父,叫他大姑父。”
  兰生什么都明白了,他朝那两位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将语桐拥进怀里,把她箍得紧紧的。
  这天,许木匠也送给了语桐一个订婚礼物,是他刚刚斫成的一床古琴。
  [责任编辑 王彦艳]
其他文献
村庄里的树长得毫无章法,又没有体系,就像村庄里那些散养的鸡鸭猪羊,无论出现在什么地方,都显得理所当然。村庄里各式各样的树,完全把自己活成了村庄主人的样子,村庄就是它们的地盘。它们想出现在哪儿,哪儿就是它们应出现的地儿。  勺子爷家的院墙外,长着一棵葱葱郁郁、树冠巨大的老槐树。树身不高,却一波三折扭结着身子探向天空,树干斜向勺子爷家的院墙,形成一架天然阶梯,人沿着树身三踏两踩轻易就能翻进勺子爷家的院
期刊
四喜的名字起得好,日子却一点儿都不跟喜气沾边。  连带着驻村干部周志山都着急上火操心,典型的生孩子的不急,掐腰的急。  周志山有着急的理由,脱贫攻坚最后一年,整个黑王寨不能因为四喜拖了后腿。  村主任陈六不乐意了——把个四喜,人物上了?  还真的人物上了,乡里脱贫攻坚会议上,四喜这个名字成功代替了黑王寨:“那个,四喜那个寨子,得长点儿心啊!”  陈六再不长心,也晓得所有人的眼光都扎在自己脊梁骨上,
期刊
烟酒不分家在温子骞这里是行不通的。  温子骞不抽烟,喝酒。酒限量,适可而止。用他的话来说,想喝时不需劝,不想喝时劝也没用;不过,茶水可以多添。  温子骞是酒水不分家。一杯小酒,吱——,再喝水一大口。他说:“酒水,酒水,酒要配水。”后来,人们明白,如此饮酒,算是他的一个养生之道。毕竟,水,稀释了酒,少伤身体。  对于水,温子骞有着一种虔诚的敬。他说:“水是万物之源。血水。汤水。口水。汁水。水灵灵。水
期刊
位于广东梅州的松口,曾是“自古不认州”的古镇,名响南洋。当年侨客书信,地址仅写“中国松口”。这里既是被迫出走海外的始发港、惆怅千回百转之地,也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名传八方的梦想集结点,此处上演的生离死別、悲欢离合,自然冗不可述。同时,引起我浓厚兴趣的还有,历经战乱、朝代更迭,客家人是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耕读传家”家风的延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  《在松口》以客家人下南洋的火轮船码头松口为背
期刊
对生活在乡村的我来说,“舅爷”就是一个温暖的字眼。但还是有一个舅爺,给我们兄妹们带来了恐惧和惊慌。  他和我爷爷盘腿坐在炕上,喝酒。  他大声划拳,大口喝酒,大声地责骂我爷爷。  我父亲从县城返回,刚一踏进房子,这个舅爷就灌了父亲三杯酒,弄得父亲面红耳赤的,像做了亏心事。  这个舅爷长得比父亲还年轻,在我爷爷上厕所的间隙,他拉住父亲称兄道弟。  父亲只好举杯道歉,一个劲儿地自饮,仿佛辈分是个很可怕
期刊
我和伙伴走了十余里路,去洮河边的桑多镇上看露天电影。  電影刚开始,就是一场婚礼。  新郎新娘都穿着军服,身上挂着红布,红布上缀着红花,都羞涩地笑着。  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在严肃地主持婚礼。  他每讲几句话,旁边穿得灰扑扑的一群人就一个劲儿地鼓掌,看起来像一群灰色的山鸡。  接着就爆发了战争,新郎和新娘只好分离。  他们被一条河隔开了。  新郎在河那边摆了摆手,就头也不回地跟着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这边
期刊
今夜,秋风飒飒,月亮很圆,月光好像是被风吹进窗口的,照出一地凉凉的银白。  满头华发的刘岳江和两鬓微霜的妻子张晓岚并排坐在床头,痴痴地望着对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家国图》。  他们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回老家去了。  老家在湘西吉首乡下的天风镇。  他们在这座湘中的工业重镇株洲,一待就是十五年。  老家的房子由一个远房侄儿看管,他经常会去打扫、通风,房子随时等待主人归来。儿子儿媳为他们置办了崭新的被子、床
期刊
人老了,都想安度晚年,可有人不这样想,而是只看当前,不考虑今后。换句话说,是不动脑子,得过且过,不管春夏与秋冬。这就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不记事,也不想事,脑子里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一天早晨,我正在厨房做饭,听见娘在我的卧室里跟人说话。饭做熟,仍听到她在说话。我清楚我的卧室里没有别人,就进去查看,娘正面对挂在墙壁上的那块巴掌大小的照脸镜絮叨。我问:“您在跟谁说话?”“那不,一个来看我的老太太。”娘说
期刊
老人两只手哆哆嗦嗦地穿衣服,他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一颗黑圆纽扣的边缘部分,左手无名指的半个指肚已经伸进狭窄的扣眼。刚要系上的时候,纽扣滑掉了。他重新去找,他在胸前摸索,好像一艘孤舟在大海的迷雾中艰难前行。他笨拙的姿态如同一个刚刚受洗的人初学祈祷那样,可他就是摸不到那颗狡猾的扣子。  但是老人并没有灰心,他喘着粗气,睁大眼睛直视前方,一次一次地努力。其实有好几次他摸到了,但他都老糊涂了,他以为那不是
期刊
一辈子干刑警,窦文贵想象中的退休生活就俩字:简单。若问,退休后最想做的是什么,窦文贵一定回答:“睡觉。”当然指的是夜晚倒下就睡,早上自然醒来,至少睡到太阳照到屁股蛋儿。  然而,想象与真实生活完全两码事。  副局长主持的欢送会,安排了半个小时的讲话,窦文贵只说了两分钟。以他的意思,都退休了,还嘚啵啥呀?赶紧腾地方走人。  是夜,平静地跟老伴儿吃了饭,窦文贵上床想安心地睡个大觉。结果,只两个多小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