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0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徐新房,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年份:2016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一般栽培4-7年收获,鲜品称“水参”,鲜参洗净晒干后称“生晒参”,蒸制干燥后称“红参”。人参味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会议论文] 作者:李亭亭,李莎莎,李向日,徐何方,徐新房, 来源:2015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暨炮制分会换届选举会议 年份:2015
  牵牛子入药历史悠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毒性往往被患者忽视,且毒性成分尚不明确,为临床安全用药留下隐患。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牵牛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毒性......
[会议论文] 作者:徐何方,杨颂,李向日,李莎莎,李亭亭,徐新房, 来源:2014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暨中药饮片创新发展论坛及协同创新联盟会议 年份:2014
  瓜蒌药材来源于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属于常用中药,瓜蒌皮是其干燥成熟果皮,瓜蒌子是其干燥成熟种子。瓜蒌炮制历史悠久,含有油脂类、三萜类、甾醇类、氨......
[期刊论文] 作者:徐何方,杨颂,李莎莎,李亭亭,徐新房,李向日,, 来源:中药材 年份:2015
目的:研究菟丝子乙醇提取物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证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组及菟丝子乙醇提取物组,氢化可的...
[会议论文] 作者:李莎莎,李亭亭,李向日,徐何方,徐新房,杨颂, 来源:2015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暨炮制分会换届选举会议 年份:2015
  综述雄黄历代炮制方法及现代炮制研究,另通过查阅近期文献对雄黄炮制新工艺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概述。...
[会议论文] 作者:徐何方,杨颂,李向日,李亭亭,李莎莎,徐新房, 来源:2015年全国中药炮制学术年会暨炮制分会换届选举会议 年份:2015
  盐制法是中药常用辅料制法,始载于《雷公炮炙论》。盐制始于盐的药用,其作用与本身的性味、功效密切相关,原意在于利用盐的治疗作用或物化特性,但以利用盐的治疗作用、配伍药......
[期刊论文] 作者:薛雪, 熊慧, 刘梦楠, 徐新房, 张颖, 张慧, 刘欢,,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8
防风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质量直接影响疗效。目前防风饮片未有公认的分级标准,大多以统货形式销售。通过对防风进行本草考证以及查阅标准和文献,总结了防风饮片分级现状与质...
[期刊论文] 作者:林青华,郭志勇,徐新房,贾哲,屈文佳,李向日, 来源:广东化工 年份:2020
研究瓜蒌皮抗炎作用的化学成分。采用脂多糖(LPS)诱导法建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模型,以其释放NO含量为指标评价瓜蒌皮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
[期刊论文] 作者:林青华,屈文佳,秦华珍,贾哲,徐新房,李向日,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20
目的:通过比较槟榔不同炮制品对斑马鱼的LC50值及其生物碱、鞣质类成分的含量,初步探讨槟榔的毒性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鞣质含量测定法分别对槟榔各炮制品水提物中...
[期刊论文] 作者:林青华,郭志勇,徐新房,贾哲,屈文佳,李向日,, 来源:广东化工 年份:2020
研究瓜萎皮抗炎作用的化学成分.采用脂多糖(LPS)诱导法建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模型,以其释放NO含量为指标评价瓜萎皮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
[期刊论文] 作者:薛雪, 熊慧, 刘梦楠, 徐新房, 张颖, 张慧, 刘欢, 高岩,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亭亭, 徐新房, 王子健, 李莎莎, 徐何方, 贾哲, 韩婷,,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张燕,徐新房,李菲菲,吴屾,褚福浩,许莎,雷海民,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年份:2020
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RWS)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作为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补充,基于RWS产生的真实世界证据已被各国监管部门认可,将其作为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的依据。随着我国监管部门对中药新药注册管理指导思想的转变,人用经验成为中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杨颂,蒯丹平,李莎莎,徐何方,李亭亭,徐新房,李向日,, 来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年份:2015
目的:建立菟丝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生品及3种炮制品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建立菟丝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生...
[期刊论文] 作者:林青华, 屈文佳, 贾哲, 徐新房, 刘梦楠, 贾天颖, 周,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19
目的:通过比较生槟榔中生物碱及鞣质类成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初步探讨生槟榔的毒性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和明胶沉淀法分别制备生槟榔的总生物碱、总鞣质部位并对其进...
[期刊论文] 作者:郝变,袁少雄,潘丽丽,杨颂,李莎莎,徐新房,李向日,,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5
目的:研究瓜蒌皮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制备瓜蒌皮精制多糖,采用13C-NMR检测其纯度;高效液相色谱结合PMP衍生化法检测精制前后多糖的单糖组成。以精制多糖测得...
[期刊论文] 作者:李亭亭,徐新房,王子健,李莎莎,徐何方,贾哲,韩婷,李向日,,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1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牵牛子生品、炒品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
[期刊论文] 作者:郝变,潘丽丽,袁少雄,杨颂,李莎莎,徐新房,李向日,,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份:2015
目的:选择一种准确、简便的测定瓜蒌皮精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异硫氰酸苯酯(PITC)和邻苯二甲醛(OPA)两种柱前衍生方法测定精氨酸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PITC衍生法有副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辛洁萍,王海丽,王敏,白玉莹,徐文娟,徐新房,李向日,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年份:2021
目的:在“杀酶保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苦杏仁后再炒的炮制原理并制定符合其饮片特点的含量限度标准.方法:采用HPLC-MS分析技术和HPLC法探究苦杏仁苷的变化规律,并对市售炒苦杏仁饮片的质量进行考察.结果:苦杏仁后再炒,D-苦杏仁苷含量显著增加,L-苦杏仁苷......
[期刊论文] 作者:潘丽丽, 李亭亭, 杨颂, 郝变, 袁少雄, 许晓嘉, 徐新房,,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1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