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史贤明,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6
“这里是让你放松的地方,如果你学得累了,来听一节历史课吧”这是一句我在“自由课堂”上提出来的很受同学们欢迎的一句“名言”。多少年来,听到铃声走进课堂也成为约定俗成的戒......
[会议论文] 作者:史贤明, 来源:第四届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储藏加工分会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1
本文通过介绍国际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介绍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以及HACCP系统对保证食品安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论文] 作者:刘洁, 史贤明,,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年份:2006
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纯培养物分别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混合培养,观察乳酸菌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物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对...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斌,史贤明,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6
在PCR反应体系中添加了一条人工构建的扩增内标片段,以指示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中出现的假阴性。对9株沙门氏菌和15株非沙门氏菌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沙门氏菌都能扩增到一...
[期刊论文] 作者:桂林,史贤明, 来源:中国商办工业 年份:2000
HACCP系统是一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本文介绍了HACCP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加入WTO后我国食品工业采用HACCP的必要性;该系统的基本原则、执行步骤和注意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史贤明, 索标,, 来源: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年份:2010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有超过30亿人次患食源性疾病,其中腹泻病例就多达15亿例,有220万人因此而死亡,包括180万儿童。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立完善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春雷,史贤明, 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07
从原壳小球藻CS-41(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CS-41)中分离到了不依赖于光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LIPOR)3个亚基的编码基因——幽ZL、chlN和chlB。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3...
[期刊论文] 作者:陈永辉,史贤明,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0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膜形成相关基因和调控因子的分离和鉴定是阐明其菌膜形成分子机理的基础.利用原生质体转化这一方式,将带有转座子Tn917的质粒pTV1-OK成功地转进了单核...
[会议论文] 作者:宋明辉;史贤明;, 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 年份:2011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s)是引发食物中毒最重要的致病因子之一,除了传统的SEA至SEE 5种血清型外,已有15种新型肠毒素被发现.本研究从NCBI genbank下载了20种肠毒素的CD...
[会议论文] 作者:李自然;史贤明;, 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 年份:2011
  本研究采集食品样品(牛奶,生鲜肉,水产品、速冻食品、果蔬、豆制品)505份,按国标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共检出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品样品1 17份,总检...
[会议论文] 作者:白亚龙, 史贤明, 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 年份:2014
[期刊论文] 作者:曲春波, 史贤明,,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09
【目的】利用小球藻异养培养技术处理啤酒废水,旨在为啤酒废水资源化利用和降低小球藻生产成本提供一条途径。【方法】在含有10g/L葡萄糖的基本培养基进行异养小球藻高效藻株...
[期刊论文] 作者:王大鹏,史贤明,,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11
贝类是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重要传播载体之一,因食用贝类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贝类食用安全监测与控制成为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近几年,笔者在贝类中主要致...
[期刊论文] 作者:何晓华, 史贤明,,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10
虽然PCR技术不断地得到了发展和改进,但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阴性而影响检测准确性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在PCR体系中加入扩增内标(即一段人...
[会议论文] 作者:秦晓杰, 史贤明,, 来源: 年份:2017
肠炎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通常以鸡蛋及蛋制品为媒介传播致病。然而,肠炎沙门氏菌抵抗蛋清逆境(如碱性pH、铁缺乏、抑菌蛋白或肽等)的存活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
[期刊论文] 作者:朱欣娜,史贤明,,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年份:2009
菌膜是指细菌在应对生长逆境时,通过产生胞外多糖聚合物,使细菌细胞相互粘连形成的膜状物.这是微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生长方式,不同于浮游生长状态。研究发现,病原菌在医疗和食品......
[期刊论文] 作者:胡月薇,史贤明,, 来源: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2002
本文综述了小球藻营养保健和药理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着重阐述了小球藻的生理功能。它能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缓解心理压力和纤维肌痛并在抗感染、抗肿瘤、抗辐射、解毒等...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锋,史贤明,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21
银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rgenteus)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近缘新种,于2015年正式被鉴定、命名.在此之前,银白色葡萄球菌一直被认为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种内的一...
[会议论文] 作者:王大鹏;史贤明;, 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 年份:2015
  人源诺如病毒(Human noroviruses,HuNoVs)是引起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的重要病原之一。由于HuNoVs缺乏体外增殖模式或合适的小动物模型,该病毒检测主要依赖于以RT-PCR...
[会议论文] 作者:何守魁;史贤明;, 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 年份:2015
  在食品加工与贮藏环境中,沙门氏菌会遇到诸如消毒剂、渗透压、低温、高温等环境压力,这些压力胁迫能影响菌膜的形成.菌膜状态下的沙门氏菌对逆境的耐受性明显增强,给食品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