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家鼎,陈尔瑜,等, 来源:四川解剖学杂志 年份:1995
深化教学改革、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黄家鼎,陈尔瑜,张显利,李振强,朱星红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重庆630038近几年来,我们深入教学改革,在因材施教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工...
[期刊论文] 作者:万玉碧,黄家鼎, 来源:解剖学杂志 年份:1991
30侧经颈内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颅底标本,在手术显微镜(目镜10×有测微器)下解剖和观测。海绵窦外侧壁下份内有Parkinson三角,我们还观察到其上方另有一个三角,由动眼...
[期刊论文] 作者:黄家鼎,李振强,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份:1995
乙状窦后径路属小型的颅后凹开颅术,可作为进入桥小脑角的有效途径,在临床已采用。作者在25例正常成人头颅标本上,就与入路有关的形态学进行了观测,以供参考。主要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万玉碧,黄家鼎,白永庆,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2
关于脑血管的研究,国内外皆以动脉为多,静脉较少。教科书对大脑上静脉末段行路中的结构特点,虽有简略记载,但尚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神经外科需要。国外福田曾提到桥静脉的意...
[期刊论文] 作者:万玉碧,黄家鼎,白永庆,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年份:1984
[期刊论文] 作者:万玉碧,黄家鼎,白永庆,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1985
本文用5倍放大镜观测了61例成人头颅标本。位于上矢状窦中1/3两旁的外侧陷窝较为重要:(1)此区域内的外侧陷窝最大且最常见(80.18%);(2)陷窝外侧缘与正中线之间的距离在此区域内较远(左侧1.56cm,右侧1.43cm);(3)此区域内,陷窝深面和中央前、后回之间有静脉通过者分别为88侧(72.13%)......
[期刊论文] 作者:万玉碧, 黄家鼎, 李振强, 徐明,, 来源:解剖学杂志 年份:1991
30侧经颈内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颅底标本,在手术显微镜(目镜10×有测微器)下解剖和观测。海绵窦外侧壁下份内有Parkinson三角,我们还观察到其上方另有一个三角,由动眼神经...
[期刊论文] 作者:李振强,万玉碧,黄家鼎,徐明,, 来源:解剖学报 年份:1989
作者在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了50例(100侧)成人颅脑标本。大脑中浅静脉末段共有122支。其注入有较多变异,可分4型:Ⅰ型注入海绵窦(41.00%);Ⅱ型注入海绵窦侧壁窦(24.60...
[期刊论文] 作者:张显利,万玉碧,黄家鼎,张宗铭,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2
1.本文共观察、测量了113例成人正常大网膜的位置和形态。大网膜的位置有正中、偏左、偏右三种,其中正中位最多,占81.42±3.66%。大网膜下缘位置有高、中,低三种,其中以低位居...
[期刊论文] 作者:黄家鼎,万玉碧,白永庆,马洪坤,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2
详细了解枕窦的形态,有一定实用意义。例如,从后入路进行颅后窝手术时防止损伤枕窦;在颈根部手术,采取双侧颈内静脉结扎之前,需对颅内血液回流予以估价等。国外,Das.SLJIVIC...
[期刊论文] 作者:马洪坤,万玉碧,黄家鼎,白永庆,, 来源:四川解剖学杂志 年份:1983
早在1664年 Willis 就对上矢状窦的内部结构有所描述。这类形式各异的结构(带状、隧道、尖瓣等)统称为“韦理氏索”(Chnordae Willisii),具有防止窦壁扩张和血液反流入大脑...
[期刊论文] 作者:黄家鼎,万玉碧,白永庆,马洪坤,汪立鑫,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4
在53具成人尸体上,对肾上腺静脉的腺内段和腺外段,以及与肾上腺静脉造影有关的静脉作了解剖学的形态观测。主要结果如下:左、右肾上腺静脉腺外段均为一支,左侧的恒定地汇入左...
[期刊论文] 作者:万玉碧,黄家鼎,白永庆,马洪坤,汪立鑫, 来源:中华神经科杂志 年份:1983
[期刊论文] 作者:万玉碧,黄家鼎,汪立鑫,白永庆,马洪坤,马宏敏,王敖川,孙健,王卫东, 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4
本文观察的材料为成人尸体84具(男65,女19)。在78例标本中,有3.85%胃左静脉(冠状静脉)缺如,其余的以汇入门静脉为主(60%),其次是汇入脾静脉(30.67%)和门脾静脉夹角处(9.33%)。4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