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金问涛,刘裕昆,魏承慈,戴自英,, 来源:上医学报 年份:1958
合霉素是由左旋霉素和右旋霉素各半所组成的消旋霉素,1949年由苏联学者氏用化学方法合成;系浅黄色或无色结晶体,不溶于冷水,稍溶于热水,但在甲酵、乙醇及醋酮中极易溶解;性...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慈,林祥通,吴鸣鹤,徐肇玥,,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81
29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分别作了TSH、T_4、T_5放射免疫测定以及~(125)I—T_5血浆结合比值测定,其中4例患者作 TRH 兴奋试验。结果血清 T_4、TSH、~(125)I-T_5血浆结合比值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连惟能,黄美玉,魏承慈,徐肇玥,徐麦玲,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89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家兔1次口服30~40mg/kg低剂量吡喹酮后24h取虫,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药物对虫体的口、腹吸盘结构无影响,但可使其皮层发生褶嵴肿胀、溃破、糜烂和剥落等严重...
[期刊论文] 作者:连惟能,黄美玉,魏承慈,徐肇玥,徐麦玲,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89
感染血吸虫病的家兔1次口服呲喹酮30~40mg/kg后24h取虫,作组织化学观察时,虫体糖原明显减少或消失,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亦明显受抑制,但其酸性磷酸酶的活力未见有明显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江家婉,钟慈声,俞永富,魏承慈,徐肇玥,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0
8只家兔1次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80±5条,4个月后可导致肝纤维化。其中4只兔感染4个月后,每日服秋水仙碱40μg/kg,连服7 wk。另4只兔为正常对照。观察秋水仙碱治疗后肝细胞...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慈,杨佩珍,徐肇玥,戴自英,宋惕仁,王建平, 来源:新医学 年份:1981
本文报道63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反应和吡喹酮治疗效果。结果示淋巴细胞转化率(淋转)显著低下、总免疫球蛋白M(IgM)显著增高、总免疫球蛋白G(IgG)多无明显异常,而抗可溶...
[期刊论文] 作者:徐佩佩, 陆明廉, 侯慧新, 李玲, 徐麦玲, 魏承慈, 徐, 来源: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本文报道一种测定人血浆游离脯氨酸的简便方法。用纸层析法分离,以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5:1:2:1)为展开剂,吲哚醌试液为显色剂,生成蓝色化合物于分光光度计608±1nm处测定...
[期刊论文] 作者:吴鸣鹤,魏承慈,杨求吉,徐肇玥,高剑峰,程振国,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3
本文报道吡喹酮门诊(或送药上门)治疗410例血吸虫病患者的结果。其中慢性早期406例,晚期4例;伴夹杂症者44例(10.7%)。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粪检均采用Kato改良法,其中210例同时用...
[期刊论文] 作者:吴鸣鹤,魏承慈,徐肇玥,袁鸿昌,陈明,王才中,张绍基,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本文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以左旋吡喹酮(Levopraziquantel,L-P)与吡喹酮(Praziquantel,P)一剂治疗粪检阳性的日本血吸虫病278例(139对配对),其中慢性早期(慢血)268例,晚期(晚血...
[期刊论文] 作者:徐佩佩,戈顺娣,陆明廉,徐麦玲,魏承慈,张晓敏,钱学海,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6
羟脯氨酸是人体胶原蛋白的特有氨基酸。在胶原蛋白代谢异常时,必然反映在血羟脯氨酸的变化上,所以测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血羟脯氨酸含量变化,对中西医结合抗肝脏纤维化治疗过...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慈,徐肇玥,宋庆礼,凌诒萍,钟慈声,黄其晶,陈颐忠,,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91
本文报告用秋水仙碱治疗晚期血吸虫病30例的临床和病理变化.结果如下:(1)治疗组病人临床征象有明显好转;(2)治疗前后5例肝活组织检查,治后光镜下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明显好...
[期刊论文] 作者:徐麦玲,马德颖,魏承慈,徐肇玥,徐佩佩,戈顺娣,陆明廉,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0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肝纤维化是不可逆转的,也无特殊抗纤维化药物。1973年以来Rojkind等陆续报告秋水仙碱治疗肝硬化有效,于是人们开始秋水仙碱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羟脯氨酸(H...
[期刊论文] 作者:徐麦玲,马德颖,魏承慈,徐肇玥,徐佩佩,戈顺娣,陆明廉,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5
观察了血吸虫病家兔感染前后、形成肝纤维化前后和吡喹酮灌胃给药前后的血清单胺氧化酶、粘蛋白、血浆游离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的动态变化。感染后血清单胺氧化酶和粘蛋白明显升...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慈,徐肇玥,贺凤凤,徐佩佩,任中鲁,李泳雪,陆明廉,,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83
本文对13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其中晚血7例,慢血6例)和4名正常人于口服吡喹酮后作药物代谢动力学观察,结果表明,患者服吡喹酮后,吸收慢、排泄差、血液中药浓度明显增高,并维持...
[期刊论文] 作者:徐麦玲,马德颖,魏承慈,徐肇玥,舒卫平,庄庆祺,梅美珍,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6
本文采用琼脂一胶原蛋白凝胶圆盘扩散法检测胶原酶活力。实验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形成肝纤维化后,接受秋水仙碱洽疗,治疗前后检测肝胶原酶活力,结果提示治疗后肝胶原酶活力...
[期刊论文] 作者:傅奇,徐肇玥,魏承慈,杨佩珍,马德颖,戴自英,朱运松,顾天爵,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84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慈,李盛昌,徐肇玥,邬义恩,束怀德,徐端正,鲁映青,管国毅,杨藻宸,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3
本文报告17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用吡喹酮(60mg/kg,2天疗法)治疗前后的肌电图检查结果和吡喹酮对大鼠骨骼肌作用的实验观察结果。 动物实验显示吡喹酮能抑制电刺激对大鼠膈肌...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慈,吴谦,杨佩珍,吴鸣鹤,唐观甜,傅奇,徐肇玥,戴自英,宋惕仁,程振国,,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1981
本文报道60例急性和28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结果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在急性患者60例中,38例的 CIC 呈阳性(63.3%),而慢性患者28例中,仅4例...
[期刊论文] 作者:魏承慈,徐肇玥,徐麦玲,许庆航,钟读敏,王多先,宋惕仁,徐佩佩,陆明廉,连惟能,黄美玉,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6
吡喹酮按总剂量40mg/kg顿服,一次冲击疗法治疗52例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服药后3~6个月粪检累计阴转率为92.3%。40mg/kg顿服的29例患者血药峰值为2.46±0.22μg/ml,35mg/kg顿服31...
[期刊论文] 作者:徐肇玥,魏承慈,徐麦玲,傅奇,戴自英,连惟能,黄美玉,徐佩佩,陆明廉,许庆航,钟读敏,王多先,宋惕仁,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86
采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各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6~12个月随访粪检阴转率:急性患者(151例)为90.9%;慢性患者(1,268例)为80.6~98.7%,粪检阴转率取决于感染的严重度和用药总量;晚期患者(10例)全部治愈。治愈患者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下降。结合动物实验虫体皮层扫描电镜观察和吡喹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