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树民, 来源: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份:1994
副肿瘤性天疱疮陈树民综述靳培英审校自1972年Saikia[1]首次报告1例恶性淋巴瘤产生抗表皮细胞间(IC)抗体以来,天疱疮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即受到普遍关注[2,3]。...
[期刊论文] 作者:陈志强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IgA落叶型天疱疮(IgA pemphigus foliaceus)是新近认识的一种脓疱/水疱性疾病。其特点是由表皮细胞间IgA沉积和表皮内嗜中性白细胞浸润所引起的表皮脓疱/水疱。尽管不同作者对其命名和归类尚无统一意见,但所报告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表现一致,治疗方案也大致......
[期刊论文] 作者:编译,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随着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其所导致的副作用也随之出现。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儿童皮肤病时,其经皮吸收的总量约为成人的3倍。皮肤炎症越重,经皮吸收的量也越多。儿童外用皮质类固醇所致局限性副作用有皮肤萎缩、口周皮炎等。所致系统性副作用有颅内良性高压、库......
[期刊论文] 作者:林麟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临床上呈病谱状表现,皮肤损害是一个重要方面,0.04~8%的患者皮损以水疱为主[1],并有不少SLE并发水疱病[如大疱性类天疱疮(BP)、疱疹样皮炎(DH)、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的报告。......
[期刊论文] 作者:林麟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D)是近年来才逐渐认识的。其临床表现类似于大疱性类天疱疮(BP)和疱疹样皮炎(DH)。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可见,基底膜区(BMZ)有线状IgA沉积。部分病例血清中有IgA型抗BMZ抗体。然而,有关本病的病谱、抗原特征等问题尚......
[期刊论文] 作者:林麟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3
人工分离真皮与表皮是皮肤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广泛用于皮肤生理、病理、生化、细胞学、免疫学的研究中。本文介绍一些分离皮肤的方法,并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重点叙述近年采分离皮肤技术在大疱性皮肤病研究方面的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崔盘根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3
淀粉样变是由淀粉样蛋白在皮肤或内脏器官的细胞外沉积引起的疾病.本文讨论了皮肤淀粉样变的临床分型,淀粉样蛋白的可能来源,致病作用.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治疗方面的一些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屈冰心编译,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有些病毒感染,可造成麻疹样发疹。皮疹表现多不典型,单从临床角度,很难得出确切诊断。明确诊断尚需实验室检查。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的组织培养,对病毒抗原或抗体的检查以及病毒DNA检测等。本文综述了数个有麻疹样发疹病毒的实验室检测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曹元华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6
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可发生各种皮肤改变或疾病,将其大致分为三类,即妊娠后皮肤生理性改变、受妊娠影响但属非特异性的皮肤改变及妊娠的特异性皮肤改变或疾病。文中就与妊娠有关的改变或疾病进行了归纳,并重点介绍妊娠的特异性皮肤改变及几种较为少见的妊娠性皮肤......
[期刊论文] 作者:贾虹编译,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8
抗雄激素具有许多潜在的用途,它可以作用于身体的许多部位,如肾上腺、皮脂腺、毛囊等都是它的靶组织。许多皮肤病如:痤疮、多毛症等与雄激素分泌水平相关。本文概述了一些抗雄激素药物在皮肤病中的治疗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芬编译,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对胶原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皮肤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局限性硬皮病和皮肤血管炎新出现的治疗方法(包括标准治疗和替代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论。...
[期刊论文] 作者:曹元华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硬皮病是一种可累及多个器官和脏器的结缔组织病,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亦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建立合适的硬皮病的动物模型,对于阐明发病机制和遴选治疗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就应用博来霉素注射实验鼠,建立硬皮病动物模型及其应......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芬编译,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皮肤科对全反式维生素A的研究始于60年代,因其不稳定和不良反应,研究转向了其代谢产物-全反式维A酸。随着化妆品工业的发展,目前生产出了稳定的外用维生素A.临床实验证实,它可诱导表皮产生与维A酸类似的有益作用而刺激性却明显下降。......
[期刊论文] 作者:贾虹编译,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2001
羟脲原为抗肿瘤药物,但在皮肤科应用也很广泛.本文对羟脲的作用机理、适应证尤其对银屑病的应用价值、使用剂量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肝肾毒性等方面作一复习....
[期刊论文] 作者:张北川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1965年Dupont以“类似急性痘疮状苔藓样糠疹的淋巴瘤”为名描述了一种临床经过良性,但病理相符合恶性淋巴瘤的病例。1968年Macaulay对此种病例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命名为“淋巴瘤样丘疹病”(LP)。至1985年,国外已报告LP达120例以上。近年来,国外对LP的研究有了较......
[期刊论文] 作者:周云龙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0
皮肤血管炎的确切病因和有关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一种与感染、风湿病或其他过敏性疾病有关的综合征。近年来国外文献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皮肤血管炎与恶性肿瘤伴发的报告,并就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现综述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林麟编译,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血管痣分两种,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血管瘤的特点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新生儿期快速生长。血管瘤一般不威胁生命。可使用药物治疗。偶然发生后遗症时,需手术治疗。血管畸形为血管发育不良,并终生不消退。分为慢血流性(毛细血管、静脉、淋巴管)或快血流性(动静......
[期刊论文] 作者:屈冰心综述,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4
多形性红斑有多种病因,但已证明的一个促发因素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形性红斑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已得到临床、免疫和病理方面研究和间接证明。近年来,用多聚酶链反应在多形性红斑皮损中发现单纯疱疹病毒的DNA,这说明单纯疱疹病毒可能是多形性红斑的......
[期刊论文] 作者:屈冰心编译,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出现非典型的临床表现,偶尔,这两种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很难鉴别,需用实验室方法帮助诊断。实验室所用的方法可按形态学、免疫形态学、血清学及分子病毒学进行分类,每种实验各有利弊。......
[期刊论文] 作者:林麟编译,靳培英审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95
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它有几种临床类型。近年来分子遗传学技术发展,使我们能对原位表皮细胞的角蛋白微丝网被干扰的后果进行研究。在转基因小鼠中表皮基底细胞K14突变体的定向性表达,破坏10nm微丝装配和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