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性红斑与单纯疱疹病毒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形性红斑有多种病因,但已证明的一个促发因素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形性红斑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已得到临床、免疫和病理方面研究和间接证明。近年来,用多聚酶链反应在多形性红斑皮损中发现单纯疱疹病毒的DNA,这说明单纯疱疹病毒可能是多形性红斑的促发因素目前研究发现疱疹相关的多形性红斑是机体对单纯疱疹病毒介导的免疫反应。

其他文献
报告了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IGF-Ⅱ在试管内对分离的人毛囊生长的影响。从妇女整容术中得到完整的头皮生长初期毛囊。分离出毛囊后置于500μl11.1mM葡萄糖液中,加入2mML-谷氨酰胺、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10ng/ml氢化考的松及胰岛素、IGF-Ⅰ、IGF-Ⅱ、生长激素,37℃、5%CO2中孵育,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7天。毛囊标本固定、包埋、切片
麻醉及其监护措施可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病人皮肤和粘膜损害,回顾分析一组麻醉结果,以说明这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意见。292例EB病人中32例行各种手术进行129次麻醉。年龄平均12.1岁(10月至57岁)。男15例,女17例。其中隐性遗传营养障碍性EB24例,交界性EB4例,类型未明的营养障碍性EB4例。
野生型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它的丢失或突变失活与皮肤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皮肤恶性黑素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等皮肤肿瘤中p53基因的点突变、位点转换以及免疫表达。揭示皮肤肿瘤发生发展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必将在皮肤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讨论了HIV感染者中伴发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调查地点为哈佛社区保健计划(HCHP)职员保健中心.该中心承担东马萨诸塞州285000人的保健服务.根据该中心完整的病历资料,筛选出18岁及其以上的HIV感染者684例(占总成员的0.3%)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感染者从1988年4月1日至1991年1月15日之间的完整病历记录,包括因皮肤病而就诊的次数.
微生物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粘附性的研究已引起医药学界的广泛重视。以近年的国外有关内容介绍了微生物细胞表面疏水性与其粘附性的相关性及其二者在感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适当地介绍了微生物细胞表面疏水性与微生物表面生长膜形成的实际意义。
传统的酵母分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酵母的基因组分型工作。回顾了近20年来酵母基因组分型的发展过程,对各种分类方法,如碱基组成,种特异性探针,脉冲电泳核型,重复序列及线粒体DNA和核蛋白体R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进行了比较。
莱姆病是一累及多系统的疾病,近年来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且有重要的皮肤表现。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仅凭临床表现有时很难诊断,必须借助于实验室检测方法。本文复习了用以诊断莱姆病的各项实验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蛋白印迹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皮肤或体液培养、组织病理、尿中抗原的检测和多聚酶链反应,并对它们进行了评价。
系统性硬皮病(SSc)尤其是弥漫性SSc皮肤硬化的自然病史分三期:进行性皮肤增厚期(Ⅰ期),极小变化期/平顶期(Ⅱ期)及皮肤变软或变薄期(Ⅲ期)。尽管这种顺序变化历时数年,但有关这三期病程的报导很少。本文报告了苯丁酸氮芥与安慰剂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的64例SSc患者皮肤硬化病程。
皮肤磨削术是光化性角化病、光化性雀斑样痣和光老化性皱纹的成功治疗方法,但对其特殊的生物学机制了解甚少。有报告,皮肤磨削术,真皮乳头出现表皮下新生胶原带或“修复带”,可能对皮肤磨削术后的临床改善起作用。推测此带是新合成的Ⅰ型胶原。本文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10例光老化病人(年龄48~81岁,平均59岁),临床上均有严重的面部光老化,行面部皮肤磨削术直至真皮乳头水平。
期刊
表皮细胞膜上的粘附分子不仅把细胞连接在一起,而且改变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把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钙粘素家族介导带状连接和桥粒的粘附调节角朊细胞间的粘连。细胞外钙在调节体外角朊细胞间粘连,生长和分化方面起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