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新课程研究:上旬 年份:2017
德育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的是学生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和行为的养成,这些方面的训练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源于生活,走进生活,才能使学校的德育教育有血有肉......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内蒙古教育 年份:2020
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成长为对社会的有用人才。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呢...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教育 年份:2019
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对于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法治观念及良好品德的形成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小学生对自我、家庭及集体的责任意识,从而养成对事物认真负责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2017
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含蓄、间接的教育方法,只要求学生接收暗示信息,是在没...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文理导航 年份:2015
【摘 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教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材施教”在德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只有对具体德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体性”实际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因材施......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学周刊 年份:20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利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学品德课担负着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重任.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 年份:2018
课堂有效性是每一个老师努力的方向,没效果的课堂会影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每个学科都有相应的特点,在追求课堂有效性的道路上,必须要走自己学科的路,每一个学科老师都必...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苏州教育信息化 年份:20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载体,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与观念。学生作为上网的主流群体,互联网也自然成为了他们获取信...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2017
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含蓄、间接的教育方法,只要求学生接收暗示信息,是在没有苛求、没有冷战、没有对峙、没有对抗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知识文库 年份:20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当代家庭教育 年份:2019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自主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从而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自主学习 高效 道德与法......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 年份:2016
摘 要《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使品德教育做到“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
[期刊论文] 作者:陆萍红,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20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开始不断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关注情感教育的渗透。情感教育一改传统的模式,属于情感上的交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对知识内涵的领悟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三观”。因此,有必要在小学道德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