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闫俊文,白少帆,, 来源:台声 年份:2017
76岁的白少帆,离开台北老家40多年了,至今一直没回。1982年冬,他...
[期刊论文] 作者:洪永固,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84
福建省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毛滌生对前来参观访问的原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白少帆先生说,厦门经济特区从二点五Mao Dianshe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Xiamen Spe...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1
就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学发展史而言。1684年到1895年间,从初设府治而最后以一省弃让的台湾,是一块新开拓的园地,更是新创作的胜地。康熙中叶,渡海来到岛内的内地宦吏和游客,在...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1
1919年,《新青年》提倡白话文,拉开了祖国大陆新文学运动的序幕。新文学运动的兴起,是1915年开始的文化启蒙运动深入开展的根本标志。和祖国大陆的情形相同,1920年起步的台...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0
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台湾省的新文化运动,与发生在祖国大陆的新文化运动一样,是一场伟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以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反对旧道德...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自十九世纪后半叶始,台澎列岛的社会形态逐渐由移垦社会演进为与祖国大陆各省相同的文治社会。此一内地化的结果,使这东南海上的离岛与大陆本部凝聚成为一个整体,构造成为一个同质的社会。换言之,台湾的文化模式,在这时已是中国历史传统的自然部分了。举如,在宗......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1
1924年9月,正在北京求学、经受五四运动洗礼的张我军寄来《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发表在《台湾民报》2卷7期上。他指出世界各地“新道德、新思想、新制度的萌芽”,呼吁台湾...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1
击钵催诗,起于炫才斗捷。记载:“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萧文英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也。”嗣...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1
清季台湾割让之前,曾赴岛内的大陆文界名流有林琴南和谭嗣同;日据台湾时期,则有章太炎和梁启超到访。梁启超平生第一次,也是惟独一次的台湾之旅,时为宣统辛亥年(1911年)二月...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0
19世纪末中日甲午之役,清师败绩,于是《马关条约》一纸割让台湾。这时,开发不剑300年而建省仅10年的台湾,无异于一个在寒夜里被弃置的孽婴。“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失台...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1
1924年9月,正在北京求学,身受“五四”运动洗礼的张军寄来《到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发表在《台湾民报》2卷7期上。他指出世界各地“新道德、新思想、新制度的萌芽”,呼吁台湾青年以“团结、毅力、牺牲”为武器改造台湾的旧道德、旧文化与旧制度,“与其要坐而待毙,不若......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1
击钵催诗,起于炫才斗捷。记载:“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萧文英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也。”嗣后,这种充满竞赛意味、急就成章的文字游戏,至宋渐盛,明、清延继,但以中原地区为主,多行于文会吟宴场......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0
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台湾省的新文化运动,与发生在祖国大陆的新文化运动一样,是一场伟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以提倡新道德、新文学,反对旧道德、旧文学为根本标志的伟大的文化启蒙运动。  当时,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已经25年。日本在台湾......
[期刊论文] 作者:白少帆,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1
1919年,《新青年》提倡白话文,拉开了祖国大陆新文学运动的序幕。新文学运动的兴起,是1915年开始的文化启蒙运动深入开展的根本标志。和祖国大陆的情形相同,1920年起步的台湾新文化运动一直呼唤着台湾新文学运动走上历史舞台。作为台湾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台湾新......
[期刊论文] 作者:沈飞德, 来源:世纪 年份:2005
2004年11月29日上午,本刊在北京中央文史研究馆召开顾问座谈会,座谈会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世纪》杂志主编吴孟庆主持,吴空、王楚光、程毅中、杨天石、白少帆等顾问,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李魁贤,,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白少帆等四位学者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台湾文学史》,自1987年末面世以来,在国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介文章,国内诸多大学...
[期刊论文] 作者:曹惠民, 来源:华文文学评论 年份:2015
在大陆学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学者(如白少帆、古继堂、黄重添、陈公仲、刘登翰、古远清、黄万华、章亚昕等)的台湾文学史书写,或占领先机,敢于开创;或视野开阔,串联古...
[会议论文] 作者:李诠林;, 来源: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目前,中国大陆主要有如下几种版本的台湾现代文学史:白少帆先生著《现代台湾文学史》、刘登翰先生等编著的《台湾文学史·现代文学编》、公仲、汪义生先生著《台湾新文学史初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