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只有具备共同基础,中西哲学比较才是可能的。基督教曾借助斯多葛主义实现其在罗马帝国的本土化,利玛窦在其《二十五言》中亦将儒家学说理解为中国式的斯多葛主义,希望借助它来实......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5
以“德”与“天命”为核心的世界观支配着儒学的生活世界,直至乡土社会瓦解之前都还适用。随着西学知识体系垄断现象的出现,儒学如何衔接现代社会就成为一个问题。固守传统的知......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11
传统儒学的治世思维模式直接影响着其解决民生问题的效力。儒学只有突破现有研究民生问题的简单模式,立足现实,才能找到关注民生问题的适当方式。囿于学术性研讨以期引起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4
“天地人”观念是《易》精神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易》的人文精神 ,也反映了儒家文化的精髓。而它反映了传统哲学对本体论特有的表述 ,这也是《易》经在传统社会一直为群经...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6
未知"隐匿"的他者,随时关注、预测着主体活动,普遍监视正成为人类生存境遇中的构成性要素,威胁着人之为人的生存根基。基于保证安全而制定的仪文形式建立了维护生存权利的秩...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9
现代伦理学基本上由自然人与戒律两个部分构成。由于缺少自然人在接受教化过程中所要实现的目的,因而始终无法摆脱道德无力的理论困境。有鉴于此,麦金泰尔独树一帜地提出“回到......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荀子礼学根源于原始宗教的瓦解和人文精神的觉醒。天代表巫筮传统,人代表理性传统。天、人内涵经历了一个从"绝地天通",到"不语怪力乱神"、"尽心知性",再到"明于天人之分"的衍化。这......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9
如何把握荀子与宋明理学的关系、看待荀子和朱熹之间的思想关系,是儒学思想道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牟宗三、李泽厚提出“荀子与朱子类似”、“朱熹是荀学”的论断。...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4
无论是儒学宗教化、儒学现代化还是民族认同、民族复兴,“中国意识”始终是一个难以回避的核心问题。然而此处的儒学信仰并不是类似于西学知识体系中的“神学”,而是儒学的生存......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2018
石介袭用“道统”以兴儒学的做法为理学家所认可。他将“中国”与“道统”视为一体的同时,突出了空间意义上“中国”的身份认同,“道统中国”亦成为其处理问题的视角。儒学在...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3
如何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关键在于梳理清楚国家与民族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其中,爱国主义中“国”的含义应该从民族国家和文化的层面来把握。权力和教化是支配......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9
人们通常重视斯多葛派伦理学的理论贡献,但受制于将伦理学视为哲学一个分支的解释框架,因而难以深入挖掘其哲学指归。诚如列维纳斯所言,伦理学是第一哲学。斯多葛派的伦理学也是......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2
早期基督教理论形态的塑造深受斯多葛主义伦理学的影响,世界城邦、顺应自然作为斯多葛主义伦理学的核心理念启发了基督教“天国生活”、“信奉上帝”诸多信条的阐释模式。主体如何才能获得拯救,这是二者共同的现实关注。理性的自足与上帝的恩典分别是斯多葛主义与......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当代儒学 年份:2018
若要了解儒学,《大学》乃人德之门。“礼记大学一篇,自朱子并中庸列入四书,八百年来之学者,盖无不重而习之。”宋明理学家通过诠释《大学》本义来阐发他们各自的义理。“唯是谓八......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6
“子不语怪力乱神”使得儒家在理解天道、鬼神问题时略有神秘主义色彩.其实,除了 “尽心 知天”的意义架构路径外,以敬畏鬼神为切入点来“知天”是儒家建构意义世界的另-种方...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7
诠释《大学》是新儒家架构义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唐君毅诠释经典的组成部分。唐君毅认为《大学》的主要贡献是以相涵相贯方式呈现了“明明德于天下”的道理,在义理上发展了《孟子......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1
性恶论如何称得上是荀子礼学的根源,这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如果将礼仅仅纠缠于“性恶”这个层面,那么荀子的礼学将会沦落为一种单纯治世的规制,丧失从人类如何存在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前沿 年份:2011
社会正义如何实现?劳动者个体如何在平等经济伦理关系中确保自身权益,享受社会正义,是其核心议题之一。对资本原则进行批判和限制,改变私有制奴役他人性质这是社会实现公平正...
[学位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4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常为人所误解.人们常以孟子作为评判儒学的标准,重视仁与心的研究,而缺乏对荀子学说有深度的分析.该文试图突破这种局限,对荀子礼学,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朱锋刚,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21
随着"朱熹是荀学"命题的提出,朱熹笔下荀子的真实思想形象值得聚焦探讨.朱熹用"参杂法家"甚至"全是申韩"的评语表达对荀子取法法家以建构学说的不满,但依然认为与韩非等法家人物相较,荀子是有救世情怀的儒家圣贤,是"大醇".朱熹沿用了程颐"论性"时性与气兼备的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