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国外外语教学 年份:2003
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强调译语文化对译者在翻译活动过程中种种抉择的影响,使我们在一个更大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重新审视译作和原作的关系。本文以庞德和林纾的翻译个案...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9
"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在长期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种思想文化体系的遮蔽下,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实施着暴力,使得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陷入不平等的状态。林...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近代晚清民国时期较为宽松的国际学术空间和出版发行环境为上海英文期刊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氛围和土壤。近代上海英文期刊以上海学术圈为轴心,聚集精英化的主编、编辑和...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中国编辑 年份:2017
近代上海英文期刊是中西交流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其在国际上的出版发行既为西方世界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提供了窗口,也催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学术场域,成为中学西传和西学...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忠实性"始终是跨文化翻译活动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但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和特质性以及译者的独立主体意识等因素,翻译活动中的误读和误译不可避免。文章以林纾和庞德的误读和误译...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6
鲁迅在意译之风盛行之时提出的直译思想长期以来都是译界争议的话题,其“硬译”和“宁信而不顺”的说法多遭批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后现代社会的全球化语境中,重新...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2014
庞德的《诗章》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标新立异的现代诗歌技巧成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典范。庞德通过意象的网络、碎片的美学、蒙太奇与全景手法以及拼贴艺术等现代主义艺术手法探究...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学术界在不断剖析鲁迅直译观的社会和文化价值时却较少论及鲁迅直译观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从直译是翻译的审美选择、其审美旨归是移情和益智、直译可满足译本读者的审美期待等...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法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媒介作用,就此问题从翻译法的媒介作用及其优势以及教学中需要翻译法介入的4种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18
中国形象的创造主体历来多为西方人而不是中国人,中国形象是"他塑"而不是"自塑"。通过对翻译文本与形象建构关系的详细论述,认为翻译文本不仅是中国形象的"自塑",也是中国形...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创造性地诠释了孔子思想中的秩序观和正名观,并将其注入到煌煌巨著《诗章》的创作中,使这部史诗弥漫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孔子的秩序观赋予《诗章...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4
运用翻译文化学派的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和勒菲弗尔"三要素"理论,对林纾和庞德译介活动中的各种翻译抉择及其误译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两位翻译家译介活动中的异同及其根源...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外国语文研究 年份:2020
内容摘要:《教务杂志》通过刊载大量儒学研究论文及儒学典籍的英译文,深入探讨儒家文化及孔子思想。连载于《教务杂志》的赫真信英译《孔子家语》系英语世界最早的英译文,通过学术性序言、阐释性注释以及显性化译文等翻译策略凸显了孔子的伦理道德典型、博学多才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2012
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在诗学和诗艺的持续嬗变中,从日本能剧中汲取了诗歌创作的灵感。能剧为庞德提供了一个时间结构概念,使他从意象主义的本能瞬间走向《诗章》复杂和延...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东方翻译 年份:2004
现代中国学者独立主办的英文月刊《天下》刊载大量的英译中国文学作品,刊物通过其遍及世界各地的发行网络,将中国文学带入西人的视野,成为西方人认识中国文学的重要途径。本...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主要表现的是小人物在现代社会中心灵世界的痛苦挣扎,他的戏剧可谓现代人的精神悲剧.从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两方面探讨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手法,及其在舞台上...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埃兹拉·庞德提出的音诗、形诗和理诗的诗歌三分法理论表现了他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独特的美学思考。庞德创造性翻译而成的《华夏集》完美再现了其诗歌...
[会议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年份:2008
鲁迅在长期的译介活动中倡导并实践着他的直译观,学术界在不断剖析鲁迅直译观的社会和文化价值时,却较少论及鲁迅直译观所蕴含的美学价值。本文从直译是翻译的审美选择、其审美......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2011
在道格拉斯信用论的影响下,庞德对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0—1940年创作的《诗章》表现出明显的经济和政治主题。庞德通过经济主题人物、对立结构、轶事和闲聊等艺术手法探究战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追问货币、价值的本质,超越了早期静态的意象主义和间接的人物......
[期刊论文] 作者:朱伊革,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主要表现的是小人物在现代社会中心灵世界的痛苦挣扎 ,他的戏剧可谓现代人的精神悲剧。从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两方面探讨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手法 ,及其在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