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本文从小说《百年孤独》的母题成分入手,分析了它们对小说主题的表现功能以及对小说在时间和空间叙事中的架构功能。通过对母题成分的经营,作者向我们传达了现实和梦幻的相通...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章从应用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阅读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介入、发展及如何加以利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两种阅读模式“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top-down和bottom-up)在阅读...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2013
汉语语篇中的话题常常标示着有定性的存在,而英语中是否存在有定性,一般由冠词和代词等手段来表示的。这种语言的差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在英汉翻译中造成问题。翻译中,必须在...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依据西方解释学,当理解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们对特定的外部世界的理解就发生了基本的改变,从而转向了对人存在的本体性思考。翻译中,理解的形成,意义的发生,就是作者的"视域"...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传统上“译文就是原文”的论调掩盖了译者的身份及其在译文中的显形。对译文语言的批评性分析使我们认识到,男女译者的性别取向往往会对组篇机制的形成过程产生干预,词汇语法层......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8
以文学翻译为语境,申明理解是意义存在的方式。然而,由于理解的历史性和意义的开放性,原文含义与作者本意往往无从找寻,使得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翻译变得异常困难。原文和原作者所......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英语教师 年份:2013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言的概念、人际和语篇三种功能在理论上形成了互相支撑的三维框架,为文学翻译的组篇机制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撑。其中表述性言语行为、施为性言语行为和成事性言......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4
从翻译哲学史的角度上看,佛教的传入除了由于它自身的特性使然之外,还与古代中国在西汉末期和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对佛教的需求和唤是密不可分的.佛学...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7
Aline Ferreira&John W.Schwieter(eds.).2015.Psycho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Inquiries into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Amsterdam:John Benjamins.vii+206pp.1....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6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对“儿童”概念的发现,而对这一观念起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的就是周作人。五四时期,他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滥觞。他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2015
比起成人文学的翻译,儿童文学的翻译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活动,因为其语言是公认地“简单易懂”。事实上,由于其文类的特殊性,儿童文学话语常常隐藏着其表面看上去意想...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15
本文尝试在翻译研究的描写框架内对图里提出的"假定翻译"概念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其背景和成分构型、理论假设,尤其是它在描写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结合文学翻译史中的案例,...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外文研究 年份:2018
语言评价理论利用描写方法,分析并建构了说话人如何调配态度资源和接受者的介入程度。把评价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Munday是较早把评价理论用于翻译研...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小组活动中出现的只有个别学生说话,而其他学生则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对它进行了语言层面上的分析,并指出造成其他学生消极被动的原因可...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12
人物话语是叙事作品在话语层面表达意义和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能影响故事层面意义的解读。在英语小说翻译过程中对小说人物言语表达方式的不同处理可以显示出译者想要达...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话语分析和语篇语言学使我们注意到了文本的细部特征可能具有的施为性和成事性言语行为效力。译者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敏感,以免翻译中导致语用文体功能的流失。文章通过描述...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鉴于口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在口译教学中引入法国释意学派的“脱离源语言外壳”的概念,通过词汇、句法和语篇等示例帮助学生在口译活动中建构话语意义,以增强学生口译中的理......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本文着重探讨了背景图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要理解所读材料的意义,背景图式充分利用了读者的先期经验,把概念思维、理解策略和背景知识......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外文研究 年份:2019
五四前后是中国文学借助翻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作为这个时期卓越的新式杂志之一,《新青年》从创刊到停刊短短十余年的翻译作品经历了急促而又隐秘的价值转型。这种转...
[期刊论文] 作者:张道振,, 来源: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原文往往是一个自足的文学体系,这种文学体系的文学性所赖以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运用主位推进模式来建构原文的连贯,并以此来表现原文及原作者的诗学意图.小说翻译中保留...
相关搜索: